分享

唯有把这些工作落实到位,生产现场管理才算到位

 管理简单有效化 2021-09-26

唯有把这些工作落实到位
生产现场管理才算到位

每个生产管理人员都想把自己负责的区域理顺管好:
1.充分展现自己的工作能力,赢得领导的认可与好感;
2.稳固在领导心目中的位置,为自己的职场未来打基础;
3.赢得团队成员的信服,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助力实现团队奋斗目标;
4.提升自己在团队心目中的威严与威信,增强团队的向心力;
5.……。

01


班前现场管理人员

作为生产现场管理人员,通常要比作业人员提前半个小时到达工作岗位,目的就是给自己预留充分的准备时间,确保提前将各项工作确认到位。

1.生产计划确认到位
对生产现场管理人员来说,每天首要任务就是要清楚地知道当班的生产任务安排,包括品种、规格、产量、工艺、质量等,务必在正式开产前搞得一清二楚,严禁存在任何模糊不清或模棱两可的情况,导致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影响团队的生产绩效和利益。

每天到达工作岗位后,第一时间就是到直属领导处领取当班的《生产排产单》,确认《生产排产单》的各项内容,确保《生产排产单》的各项内容都要理解明白准确。

2.人员组织调配到位
作为生产现场管理人员,务必要根据当天的生产任务安排、工艺操作复杂性、团队成员的实际情况等因素将人员调整分配到位,每个人都有自己合适的操作岗位,以确保生产流动顺畅均衡、不堵塞;过程产品质量的符合性、过程安全生产的符合性和现场的工作纪律。

3.接班工作要接到位
生产现场管理人员之所以需要提前到岗,目的就是为了与上一班做好充分的交接班工作,不仅要在《交接班记录》上确认,更要到现场与交班负责人当场确认清楚,以免因为接班确认不到位导致接班后出现影响不期望的异常情况,影响当班的工作效率、质量、安全和团队成员的情绪。

4.作业基准确认到位
生产现场管理人员之所以需要提前到岗,就是要根据当班的《生产排产单》确认现场的作业基准书是否匹配适应,必要时予以申领更新到位,确保生产开产后作业人员能准确执行到位,确保过程产品的质量符合性。

5.物料领用安排到位
生产现场管理人员要根据当班的《生产排产单》核算所需领用的生产物料总量,结合上一班剩余的物料,提前填写好相应的《物料领用记录》并指定人员到仓库领取合格的生产物料。

备注:在某些公司,规定是上一班为下一班领用物料

6.班前会上提醒到位
为了确保本班的工作精神面貌和工作士气,通常由现场管理人员在正式开产前10-15分钟组织召开生产班前会。

召开生产班前会的目的:
①整理整顿生产队伍,提振生产队伍精神状态;
②总结上一班的工作情况,肯定取得的成绩,鞭策存在的不足,避免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
③讲解本班的生产任务、注意事项和特殊要求;
④提醒生产队伍过程安全生产注意事项,提高生产队伍的安全生产保护意识和警惕心。
 



02

班中作业人员

1.设备点检确认到位
正式开机生产前,作业人员务必要严格按照设备始业点检的要求认真点检各对应的部位,确认正常后方可开机生产,并规范填写《设备始业点检记录》。

2.物料用前检查到位
各生产工序务必要对即将投入使用的物料状态进行确认,确保不用不合格的物料、不错误使用物料,以确保过程产品质量的符合性。

3.首件质量确认到位
根据生产过程《首件质量确认规范》的要求,对首件产品的质量进行检查确认,完全符合要求后方可进入批量生产,同时要规范填写《首件质量确认记录》。

4.标准规范操作到位
生产过程中,质量事故、安全事故往往是因为违规(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导致的,所以,作业人员务必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开机操作,包括操作顺序、手势、劳动防护用品、站位、工作状态等都要符合要求,严禁出现任何的违规违纪现象。

5.工序记录填写到位
工序记录是工序操作符合与否的证据以及在有可追溯性的要求下实现可追溯性,查清责任,整改到位,防止同样或类似的错误再次发生,所以作为作业人员务必要严格按照现场的管理人员定时规范、准确、如实、清晰填写《工序记录》,确保记录的内容真实、清晰、完整。

6.工作自检自查到位
作为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务必要严格按照现场的管理要求或《作业基准书》的要求,定时对设备的运行情况、半成品的质量进行自检自查,确保设备的运行状态、半成品的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同时将自检自查的结果登记到《工序记录》中。

7.异常反馈报告到位
生产作业过程中出现任何的异常,务必要在第一时间内反馈报告给现场管理人员,以便在现场管理人员的正确指导下及时处理解决,避免异常情况的进一步扩大化和严重化,导致生产过程中浪费加大、成本上涨、事故严重、业绩下降等不期望的情况。


03

班中管理人员

生产现场管理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就是:监督检查、提醒纠正、制止违规、扶正引导,以实现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分析问题、根治问题,消除跑冒滴漏、杜绝违规违纪、排查安全隐患等异常现象,确保质量安全、现场运转顺畅、现场安全得以保证、劳动纪律得以符合。

1.监督检查到位
生产现场管理人员同样要严格按照现场管理规章制度的要求定时到各工序监督检查,尤其是关键岗位(特殊岗位)更要作为现场监督检查的重点部位。

检查的内容包括人员的工作状态与行为、设备的运行状态、物料的状态与使用情况、操作的符合性、工作环境的符合性。

生产现场管理人员务必要做到眼明、耳聪、手勤、嘴勤、腿勤,善于发现异常,敢于指出异常,大胆纠正异常。

生产现场管理人员到现场监督检查务必要做到:查看作业人员容易忽略的部位

生产现场管理人员到现场监督检查切忌七不:
不吭声;
不理人;
不看设备;
不看物料;
不看产品;
不看操作;
不看现场。

走形式、走过程、匆匆而过,导致什么问题都发现不了,一定要谨记“发现不了问题的管理人员就是最大的问题”。

所以,作为现场管理人员要珍惜每一次的现场检查,要尊重每一次的现场检查,为自己、为团队。
 
2.安全提醒到位
作为现场管理人员最怕的就是嘴贵,不敢说、不想说、不愿说或者乱说、胡说、瞎说,其实就是在应付现场的工作检查,应付的工作行为其实就是安全生产八不伤害的一种伤害——伤害他人。

所以,作为现场管理人员每次到现场检查,要敢说、要大胆地说、要大声地说、要准确地说、要清晰地说,通过说以引起作业人员的注意和警惕心,要为自己的说避免质量事故、安全事故的发生而感到自豪与荣耀,尤其是发现存在有安全风险的工序更要着重提醒,不遗漏任何一个部位、不落下任何一个工序,唯有如此,才能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得以保障。

3.异常处理到位
作为现场管理人员,对于生产过程出现的各类异常,一定要及时处理到位,奔着先治标再治本的思路,及时止损,防止异常的扩大化、严重化。

作为现场管理人员,解决生产过程出现的各类异常,务必要严格遵循三现原则,切忌在办公室内高谈阔论。

同时要根据异常的严重程度和影响大小采取适宜的整改思路,对于比较严重的异常或重复发生的异常务必要严格遵守七不放过的原则,让异常得到彻底的整改。


04

下班前作业人员

1.余料清点核数到位
下班前务必要对余料清点核数,确保数量准确、分类清晰、标识醒目,该退仓的一定要按照《仓库管理规定》办理退仓手续,不需要退仓的整齐摆放指定的位置,以便现场管理人员与接班的班组进行交接。

2.现场清洁卫生到位
下班前务必要确保作业区域的卫生清洁到位,包括地面、工作台、设备外观、墙壁、内窗台等要及时整理清洁,严禁出现任何的异物、脏污、油污、虫害等影响清洁卫生的现象。

3.工具设施归位到位
下班前务必要对当班使用的工具设施数量清点核对,确保状态符合,及时归位到指定的位置,摆放整齐,朝向一致,外观清洁。

4.工序报表整理到位
要将当班操作记录整理排序提交给现场管理人员确认,严禁将记录报表乱放、乱丢。

5.废物清理清场到位
对于本班产生的废物垃圾要整理分类放入指定的不同袋子中,扎口密封带出生产现场,存放到公司指定的废物堆放场所,严禁滞留于生产现场,或严禁混合混放丢到废物堆放场所。


05

下班前管理人员

1.管辖区域复查到位
作为现场管理人员要对管辖的区域清洁卫生、工具设施、废物清理等结果进行复查确认,防止出现任何不到位的情况给接班的班组工作带来麻烦。

复查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通知作业人员正式下班,有序离开生产现场。

2.交班工作要交到位
作为现场管理人员现场复查确认符合后,要做好与下一班的工作交接,规范、认真填写《工作交接班记录》,尤其是异常的事项或特别需要交待的工作事项,务必要填写完整、清楚、清晰,按照以下七不原则将交班工作做好做到位:
接班人员不到岗不交班;
接班人员不签署不交班;
接班人员不去现场确认不交班;
接班人员精神状态异常不交班;
接班人员有疑问不清楚不交班;
接班人员不认真看记录不交班;
双方有争执未达成共识不交班。

06

班后管理人员

1.当班工作总结到位
作为现场管理人员务必要对当班的生产情况及时总结分析,形成《生产总结报告》提交直属领导审查确认。

2.批记录整理确认到位
按照工艺流程前后顺序对于当班的工序生产记录进行整理排序,装订成本,做好标识,审查确认准确无误一致、无疑问后及时存档备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