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治通鉴人物列表

 新用户51182016 2021-09-27

1、资治通鉴人物列表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跳转到: 导航, 搜索这是一个未完成列表。欢迎您积极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资治通鉴编者是古代中国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书名为宋神宗所定,是一部编年体的史书,共294卷,跨古代中国16个朝代,共1362年。本列表指本书中包括的传记人物名称及概述,详细请参加具体人物条目。目录 隐藏1 周纪 1.1 卷一 1.2 卷二 1.3 卷三 1.4 卷四 1.5 卷五 2 秦纪 2.1 卷六 2.2 卷七 2.3 卷八 3 汉纪 3.1 卷九 3.2 卷十 3.3 卷十一 3.4 卷十二 3.5 卷十三 3.6 卷十四 3.7 卷十五 3.8 卷十六 3.9 卷十七 3.。

2、10 卷十八 3.11 卷二十五 3.12 卷二十六 3.13 卷二十七 3.14 卷二十八 3.15 卷二十九 3.16 卷三十一 3.17 卷三十四 3.18 卷四十 3.19 卷四十一 4 魏纪 4.1 卷六十九 4.2 卷七十 4.3 卷七十一 4.4 卷七十二 4.5 卷七十三 4.6 卷七十四 4.7 卷七十五 4.8 卷七十六 4.9 卷七十七 4.10 卷七十八 5 晋纪 5.1 卷七十九 5.2 卷八十 5.3 卷八十一 5.4 卷八十二 5.5 卷八十三 5.6 卷八十四 5.7 卷八十五 5.8 卷八十六 5.9 卷八十七 5.10 卷八十八 5.11 卷八十九 5.12。

3、 卷九十 5.13 卷九十一 5.14 卷九十二 5.15 卷九十三 5.16 卷九十三 5.17 卷第一百 5.18 卷第一百一 5.19 卷第一百二 5.20 卷第一百三 5.21 卷第一百四 5.22 卷第一百五 5.23 卷第一百六 5.24 卷第一百七 5.25 卷第一百一十一 5.26 卷第一百一十二 5.27 卷第一百一十三 5.28 卷第一百一十八 6 宋纪 6.1 卷一百一十九 6.2 卷一百二十 6.3 卷一百二十一 6.4 卷一百二十二 6.5 卷一百二十三 6.6 卷一百二十四 6.7 卷一百二十五 6.8 卷一百二十六 6.9 卷一百二十七 6.10 卷一百二十八 6。

4、.11 卷一百二十九 6.12 卷一百三十 6.13 卷一百三十一 6.14 卷一百三十二 6.15 卷一百三十三 6.16 卷一百三十四 7 齐纪 7.1 卷一百三十五 7.2 卷一百三十六 7.3 卷一百三十七 8 梁纪 8.1 卷一百四十五 8.2 卷一百四十六 8.3 卷一百四十七 8.4 卷一百四十八 8.5 卷一百四十九 8.6 卷一百五十 9 陈纪 9.1 卷一百六十七 9.2 卷一百六十八 9.3 卷一百六十九 9.4 卷一百七十 10 隋纪 10.1 卷一百七十七 10.2 卷一百七十八 10.3 卷一百七十九 10.4 卷一百八十 11 唐纪 11.1 卷一百八十五 11.。

5、2 卷一百八十六 12 后梁纪 12.1 卷二百六十六 12.2 卷二百六十七 12.3 卷二百六十八 12.4 卷二百六十九 12.5 卷二百七十 12.6 卷二百七十一 13 后唐纪 13.1 卷二百七十二 13.2 卷二百七十三 13.3 卷二百七十四 13.4 卷二百七十五 13.5 卷二百七十六 14 后晋纪 14.1 卷二百八十 14.2 卷二百八十一 14.3 卷二百八十二 14.4 卷二百八十三 14.5 卷二百八十四 14.6 卷二百八十五 15 后汉纪 15.1 卷二百八十六 15.2 卷二百八十七 15.3 卷二百八十八 15.4 卷二百八十九 16 后周纪 16.1 卷。

6、二百九十 16.2 卷二百九十一 16.3 卷二百九十二 16.4 卷二百九十三 16.5 卷二百九十四 17 附录 编辑 周纪编辑 卷一魏斯: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赵籍:献子生籍,是为烈侯。 韩虔:韩康子生武子,武子生虔,是为景侯。 智宣子:初,智宣子将以瑶为后。 智果:智果别族于太史为辅氏。 赵简子:赵简子之子,长曰伯鲁,幼曰无恤。将置后,不知所立。乃书训戒之辞于二简,以授二子曰:“谨识之。” 尹铎:简子使尹铎为晋阳。请曰:“以为茧丝乎?抑为保障乎?”简子曰:“保障哉!”尹铎损其户数。 赵襄子 豫让:智伯之臣豫让欲为之报仇。 乐羊 田子方:魏文侯以卜子夏、田。

7、子方为师,每过段干木之庐必式。 李克:李克出,见翟璜。翟璜曰:“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克曰:“魏成。” 吴起:吴起者,卫人,仕于鲁。齐人伐鲁,鲁人欲以为将,起取齐女为妻,鲁人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大破齐师。 燕湣公 智瑶:智宣子将以瑶为后。智果曰:“不如宵也。 智宵 赵伯鲁 韩康子:智襄子为政,与韩康子、魏桓子宴于蓝台。 魏桓子 段规:智伯请地于韩康子,康子欲弗与。段规曰:“智伯好利而愎,不与,将伐我;不如与之。彼狃于得地,必请于他人;他人不与,必向之以兵。然则我得免于患而待事之变矣。” 任章:智伯又求地于魏桓子,桓子欲弗与。任章曰:“何故弗与?” ?疵:?疵谓智伯曰:“韩、魏必反矣。

8、。” 张孟谈: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曰:“臣闻唇亡则齿寒。今智伯帅韩、魏而攻赵,赵亡则韩、魏为之次矣。” 代成君:襄子为伯鲁之不立也,有子五人,不肯置后。封伯鲁之子于代,曰代成君, 赵浣:襄子卒,弟桓子逐浣而自立, 赵桓子 韩武子 子夏 段干木 魏击: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 任座: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 翟璜 魏成 西门豹:君内以邺为忧,臣进西门豹; 屈侯鲋:君之子无傅,臣进屈侯鲋。 曾参:起始事曾参,母死不奔丧,曾参绝之。 燕僖公;燕湣公薨,子僖公立。 周威烈王 周安王姬骄:王崩,子安王骄立。 楚。

9、声王:盗杀楚声王,国人立其子悼王。 楚悼王 韩景侯:韩景侯薨,子烈侯取立。 韩烈侯 赵武侯:赵烈侯薨,国人立其弟武侯。 秦简公:秦简公薨,子惠公立。 秦惠公 姬定:王子定奔晋。 驷子阳:郑人杀其相驷子阳。 侠累:三月,盗杀韩相侠累。 严仲子:侠累与濮阳严仲子有恶。 聂政:轵人。严仲子乃使政刺侠累。 聂嫈:韩人暴聂政尸于市,购问,莫能识。其姊嫈闻而往哭之, 郑繻公:郑驷子阳之党弑繻公,而立其弟乙,是为康公。 郑康公 宋悼公:宋悼公薨,子休公田立。 宋休公 晋烈公:晋烈公薨,子孝公倾立。 晋孝公 田常:初,田常生襄子盘,盘生庄子白,白生太公和。是岁,田和迁齐康公于海上,使食一城,以奉其先祀。 田盘。

10、 田白 田和 齐康公 田文:魏置相,相田文。 公叔:魏相公叔尚魏公主而害吴起。 秦出公:秦惠公薨,子出公立。 赵敬侯:赵武侯薨,国人复立烈侯之太子章,是为敬侯。 韩文侯:韩烈侯薨,子文侯立。 赵朝:赵公子朝作乱,出奔魏,与魏袭邯郸,不克。 秦献公:秦庶长改逆献公于河西而立之;杀出子及其母,沉之渊旁。 田午:齐太公薨,子桓公午立。 楚肃王:楚悼王薨,贵戚大臣作乱,攻吴起,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起,并中王尸。既葬,肃王即位。使令尹尽诛为乱者,坐起夷宗者七十馀家。 齐威王:齐桓公亦薨,子威王因齐立。 晋靖公:晋孝公薨,子靖公俱酒立。 子思:子思言苟变于卫侯 公丘懿子:子思曰:“以吾观卫,所。

11、谓君不君,臣不臣者也。”公丘懿子曰:“何乃若是?” 鲁穆公:鲁穆公薨,子共公奋立。 鲁共公 韩哀侯:韩文侯薨,子哀侯立。 周烈王:王崩,子烈王喜立。 赵成侯:赵敬侯薨,子成侯种立。 燕辟公:燕僖公薨,子辟公立。 宋桓公:宋休公薨,子桓公立。 卫慎公:卫慎公薨,子声公训立。 卫声公 韩懿侯:韩严遂弑哀侯,国人立其子懿侯。 韩廆:初,哀侯以韩廆为相而爱严遂,二人甚相害也。 魏罃:魏武侯薨,不立太子,子罃与公中缓争立,国内乱。 公中缓 即墨大夫: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 阿大夫:召阿大。

12、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 楚宣王:楚肃王薨,无子,立其弟良夫,是为宣王。 子剔成:宋辟公薨,子剔成立。 周显王:王崩,弟扁立,是为显王。 王错:魏大夫王错出奔韩。 公孙颀:公孙颀谓韩懿侯曰:“魏乱,可取也。” 编辑 卷二秦献公:秦献公败三晋之师于石门,斩首六万。王赐以黼黻之服。 公孙痤:秦、魏战于少梁,魏师败绩;获魏公孙痤。 卫声公:卫声公薨,子成侯速立。 卫成侯 燕桓公:燕桓公薨,子文公立。 燕文公 秦孝公:秦献公薨,子孝公立。 公孙鞅:公孙鞅者,卫之庶孙也。

13、,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痤. 公叔痤 景监:卫鞅既至秦,因嬖臣景监以求见孝公,说以富国强兵之术。 公子虔: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公孙贾 韩懿侯:韩懿侯薨,子昭侯立。 韩昭侯 齐威王:齐威王、魏惠王会田于郊。 魏惠王 檀子:威王曰:“寡人之所以为宝者与王异。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吾臣有盼子者,使守高唐,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吾吏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徙而从者七千馀家;吾臣有种首者,使备盗贼,则道不拾遗。此四臣者,将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 盼子 黔夫 种首 景舍:。

14、魏惠王伐赵,围邯郸。楚王使景舍救赵。 田忌:齐威王使田忌救赵。初,孙膑与庞涓俱学兵法。 孙膑 庞涓:魏庞涓伐韩。韩请救于齐。 昭奚恤:楚昭奚恤为相。江乙言于楚王. 江乙 申不害:韩昭侯以申不害为相。申不害者,郑之贱臣也,学黄、老、刑名,以干昭侯。 赵成侯:赵成侯薨,公子緤与太子争立。緤败,奔韩。 赵緤 赵范:赵公子范袭邯郸,不胜而死。 大夫牟:齐杀其大夫牟。 鲁康公:鲁康公薨,子景公偃立。 鲁景公 嬴少官:秦孝公使公子少官帅师会诸侯于逢泽以朝王。 田婴:齐因起兵,使田忌、田婴、将之,田盼孙子为师,以救韩,直走魏都。齐王封田婴于薛,号曰靖郭君。 田盼 魏申:魏人大发兵,以太子申为将,以御齐师。 。

15、邹忌:成侯邹忌恶田忌,使人操十金,卜于市, 魏卬:卫鞅将兵伐魏。魏使公子卬将而御之。 楚宣王:楚宣王薨,子威王商立。 楚威王 秦惠文王:秦孝公薨,子惠文王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之。 赵良:赵良见商君,商君问曰:“子观我治秦,孰与五羖大夫贤?” 祝欢:君又杀祝欢而黥公孙贾。 孟轲:邹人孟轲见魏惠王。 子思:孟子师子思,尝问牧民之道何先。 屈宜臼:韩昭侯作高门,屈宜臼曰:“君必不出此门。” 姒无强:越王无强伐齐。 韩宣惠王:韩高门成,昭侯薨,子宣惠王立。 苏秦:苏秦为从约长,并相六国,北报赵,车骑辎重拟于王者。 赵肃侯:赵肃侯大说,厚待苏秦,尊宠赐赉之,以约于诸侯。 犀首:会秦使犀首伐魏。

16、,大败其师四万馀人,禽将龙贾,取雕阴,且欲东兵。 龙贾 张仪:张仪者,魏人,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纵横之术,苏秦自以为不及也。 齐宣王:齐威王薨,子宣王辟疆立;知成侯卖田忌,乃召而复之。 燕易王:燕文公薨,子易王立。 卫平侯:卫成侯薨,子平侯立。 楚怀王:楚威王薨,子怀王槐立。 子剔成:宋公剔成之弟偃袭攻剔成。剔成奔齐,偃自立为君。 子偃 嬴华:秦公子华、张仪帅师围魏蒲阳,取之。 嬴繇:张仪言于秦王,请以蒲阳复与魏,而使公子繇质于魏。 赵武灵王:赵肃侯薨,子武灵王立。置博闻师三人,左、右司过三人,先问先君贵臣肥义,加其秩。 肥义 卫嗣君:卫平侯薨,子嗣君立。 燕文公夫人:苏秦通于燕文公之夫人,。

17、易王知之。 周显王:王崩,子慎靓王定立。 周慎靓王 姬哙:燕易王薨,子哙立。 田文:靖郭君有子四十馀人,其贱妾之子曰文。靖郭君卒,文嗣为薛公,号曰孟尝君。 公孙戌:孟尝君门人公孙戌 编辑 卷三魏襄王:魏惠王薨,子襄王立。 孟子:魏惠王薨,子襄王立。孟子入见而出。 申差:秦败韩师于脩鱼,斩首八万级,虏得韩将貘、申差于浊泽。 苏秦:齐大夫与苏秦争宠,使人刺秦,杀之。 张仪:张仪说魏襄王。 鲁景公:鲁景公薨,子平公旅立。 司马错:司马错请伐蜀。 苏代:苏秦既死,秦弟代、厉亦以游说显于诸侯。 陈贾:陈贾曰:“王无患焉。” 齐宣王:齐宣王薨,子湣王地立。 庄豹:秦右更疾伐赵。拔蔺,虏其将庄豹。 屈丐:春。

18、,秦师及楚战于丹杨,楚师大败,斩甲士八万,虏屈丐及列侯、执圭七十余人。 郭隗:昭王为隗改筑宫而师事之。 乐毅:乐毅自魏往,剧辛自赵往。 剧辛 韩宣惠王:韩宣惠王薨,子襄王仓立。 孟贲:夫战孟贲、乌获之士以攻不服之弱国,无异垂千钧之重于鸟卵之上,必无幸矣。 乌获 公孙衍:又有魏人公孙衍者,号曰犀首,亦以谈说显名。 周最:其余苏代、苏厉、周最、楼缓之徒,纷纭遍于天下,务以辩诈相高,不可胜纪。 扬雄:扬子法言。 甘茂:秦王使甘茂诛蜀相庄。 赵武灵王:赵武灵王纳吴广之女孟姚。 吴广 樗里疾:秦初置丞相,以樗里疾为右丞相。 向寿:秦王使甘茂约魏以伐韩,而令向寿辅行。 樗里子:甘茂攻宜阳,五月而不拔。樗里。

19、子、公孙奭果争之。 公孙奭 秦武王:秦武王好以力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 任鄙 孟说 魏冉:秦宣太后异父弟曰穰侯魏冉,同父弟曰华阳君芈戎;王之同母弟曰高陵君、泾阳君。 高陵君 泾阳君 孟尝君:孟尝君来入秦,秦王以为丞相。 楼缓:秦王乃以楼缓为相,囚孟尝君,欲杀之。 平原君:赵王封其弟胜为平原君。 公孙龙:有公孙龙者,善为坚白同异之辩,平原君客之。 孔穿:孔穿自鲁适赵,与公孙龙论臧三耳,龙甚辩析。 编辑 卷四楚怀王:楚怀王亡归。 赵主父:赵主父在代,赵人不敢受。 鲁平公:鲁平公薨,子缗公贾立。 鲁缗公 魏襄王:魏襄王薨,子昭王立。 白起:秦大良造白起、客卿错伐魏,至轵,取城大小六十一。。

20、 淖齿:楚使淖齿将兵救齐,因为齐相。 编辑 卷五黄歇:楚以左徒黄歇侍太子完为质于秦。 燕惠王:燕惠王薨,子武成王立。 蔺相如:赵蔺相如伐齐,至平邑。 赵奢:赵田部吏赵奢收租税,平原君家不肯出。 田单:齐安平君田单将赵师以伐燕。 王龁:秦左庶长王龁攻上党,拔之。 赵括:赵王遂以赵括代颇将。 燕武成王:燕武成王薨,子孝王立。 华阳夫人:秦太子之妃曰华阳夫人,无子;夏姬生子异人。 嬴异人 吕不韦:阳翟大贾吕不韦适邯郸。 编辑 秦纪编辑 卷六王稽:河东守王稽坐与诸侯通,弃市。 郑安平:王临朝而叹,应侯请其故。王曰:“今武安君死,而郑安平、王稽等皆畔,内无良将而外多敌国,吾是以忧。” 蔡泽:燕客蔡泽闻之。

21、,西入秦。 闳夭:闳夭、周公,岂不亦忠且圣乎? 周公 荀卿:楚春申君以荀卿为兰陵令。 陈嚣:陈嚣问荀卿。 燕孝王:燕孝王薨,子喜立。 燕王喜:燕王喜使栗腹约欢于赵,以五百金为赵王酒。 鲁仲连:鲁仲连乃为书,约之矢以射城中。 魏安厘王:魏安厘王问天下之高士于子顺。 子顺 郑国:韩欲疲秦人,使无东伐,乃使水工郑国为间于秦。 李牧:赵王以李牧为将,伐燕,取武遂、方城。 杨端和:杨端和伐魏,取衍氏。 王翦:赵人伐燕,取狸阳。兵未罢,将军王翦、桓齮、杨端和伐赵,攻邺,取九城。 桓齮 杨端和 卫元君:卫元君薨,子角立。 魏景湣王:魏景湣王薨,子假立。 燕太子丹:燕太子丹怨王,欲报之,以问其傅鞠武。 傅鞠武。

22、 荆轲:太子闻卫人荆轲之贤,卑辞厚礼而请见之。 秦舞阳:以燕勇士秦舞阳为之副,使入秦。 编辑 卷七李信:燕王及太子率其精兵东保辽东,李信急追之。 王贲:王贲伐楚,取十余城。 蒙恬:李信攻平舆,蒙恬攻寝,大破楚军。 陈余:魏人陈余谓孔鲋曰:“秦将灭先王之籍,而子为书籍之主,其危哉!” 孔鲋 编辑 卷八周章:周章出关,止屯曹阳,二月余,章邯追败之。 章邯 周文:周文自刎,军遂不战。 吴叔:吴叔围荥阳,李由为三川守,守荥阳,叔弗能下。 李由 田臧:楚将军田臧等相与谋 李归:田臧乃使诸将李归等守荥阳。 李良:赵李良已定常山,还报赵王。 秦嘉:陈人秦嘉、符离人朱鸡石等起兵,围东海守于郯。 朱鸡石 司马欣。

23、:二世益遣长史司马欣、董翳佐章邯击盗。 董翳 张贺:又进击陈西张贺军。陈王出监战。张贺死。 张耳:赵张耳、陈余收其散兵,得数万人,击李良。 公孙庆:公孙庆曰:“齐不请楚而立王,楚何故请齐而立王!且楚首事,当令于天下。”田儋杀公孙庆。 田儋 张良:张良亦聚少年百余人,欲往从景驹,道遇沛公,遂属焉。 英布:英布既破秦军,引兵而东。 武信君:武信君引兵攻亢父,闻田荣之急,乃引兵击破章邯军东阿下,章邯走而西。 田荣 郦食其:高阳人郦食其,家贫落魄,为里监门 杨熊:三月,沛公攻开封,未拔。西与秦将杨熊会战白马,又战曲遇东,大破之。 陆贾:使郦食其、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 编辑 汉纪编辑 卷九贾谊:贾谊论。

24、曰: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权,招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然后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 萧何: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府图籍藏之。 樊哙:樊哙谏曰:“沛公欲有天下耶,将为富家翁耶?凡此奢丽之物,皆秦所以亡也,沛公何用焉!” 项伯: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周勃:汉王怒,欲攻项羽,周勃、灌婴、樊哙皆劝之。 灌婴 韩信:初,淮阴人韩信,家贫,无行。 郑昌:项王以故吴令郑昌为韩王,以距汉。 秦王子婴:沛公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 黥布:项羽召黥布、蒲将军计曰:“秦吏卒尚众,其心不服,至关不听,事必危。不如击杀之,而独与章邯、长史欣、都尉翳入秦。” 于是楚军夜击坑秦卒。

25、二十馀万人新安城南。 蒲将军 章邯 司马欣 董翳 曹无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 范增 项伯: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项庄 编辑 卷十郑忠:汉王得韩信军,大振。欲与楚战。郎中郑忠说止。汉王听其计,使二万人,入楚地,烧楚积聚。 编辑 卷十一编辑 卷十二编辑 卷十三编辑 卷十四编辑 卷十五编辑 卷十六编辑 卷十七编辑 卷十八郑当时:大司农。魏其侯客因酒忤丞相。魏其论救,上令辨之。郑是魏其不坚。上怒。如当时治水策,人以为便。 编辑 卷二十五郑昌:涿郡太守郑昌上疏定律令。 郑吉:侍郎会稽郑吉破车师,抗匈奴。击莎车,攻拔其城。诸国悉平,威振。

26、西域。郑吉为卫司马,使护鄯善以西南道。 编辑 卷二十六郑昌:谏大夫郑昌上书讼宽饶冤。上不听。 郑吉:降日逐,威震西域,遂并护车师以西北道,故号都护。都护之置,自吉始焉。 编辑 卷二十七郑吉:解去乌孙围公主之兵。分二乌孙。 编辑 卷二十八郑朋:萧望之知其倾邪,绝不与通。结行污秽待诏华龙。荐太原太守张敞。天子使使者征敞,欲以为左冯翊,会病卒。 郑弘:右扶风郑弘为御史大夫。 编辑 卷二十九郑弘:认同东郡京房梁人焦延寿之易说。后坐与房善,免为庶人。 编辑 卷三十一郑躬:广汉男子郑躬等六十余人攻官寺,篡囚徒,盗库兵;自称山君。为广汉太守原河东都尉赵护所平。 编辑 卷三十四郑祟:因谏阻封太后从父弟,触怒太。

27、后。被尚书令赵昌佞,崇死狱中。 郑恽:封傅太后同母弟郑恽子业为阳信侯。 编辑 卷四十郑兴:隗嚣以郑兴为祭酒。 编辑 卷四十一张禹:孝殇皇帝延平元年(丙午,公元一零六年) 春,正月,辛卯,以太尉张禹为太傅,司徒徐防为太尉,参录尚书事。 徐防 刘胜:封皇兄胜为平原王。 梁鲔:癸卯,以光禄勋梁鲔为司徒。 刘庆:三月,丙戌,清河王庆、济北王寿、河间王开、常山王章始就国; 刘寿 刘开 刘章 刘祜:庆子祜,年十三,太后以帝幼弱,远虑不虞,留祜与嫡母耿姬居清河邸。 耿姬:耿姬,况之曾孙也; 张显:四月,鲜卑寇渔阳,渔阳太守张显率数百人出塞追之。兵马掾严授谏曰: “前道险阻,贼势难量,宜且结营,先令轻骑侦视之。

28、。”显意甚锐,怒,欲斩之,遂进兵。愚虏伏发,士卒悉走,唯授力战,身被十创,手杀数人而死。主簿卫福、功曹徐咸皆自投赴显,俱殁于陈。 严授 卫福 徐咸 邓骘:丙寅,以虎贲中郎将邓骘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骘弟黄门侍郎悝为虎贲中郎将,弘、阊皆侍中。 邓悝 郑兴:劝止隗嚣称王。 编辑 魏纪编辑 卷六十九编辑 卷七十曹真:春,正月,曹真使张郃击破吴兵,遂夺据江陵中洲。 张郃 曹仁:曹仁以步骑数万向濡须,先扬声欲东攻羡溪,朱桓分兵赴之。 朱桓 吴贺齐:吴贺齐袭蕲春,虏太守晋宗以归。 雍闿:初,益州郡耆帅雍闿杀太守正昂,因士燮以求附于吴,又执太守成都张裔以与吴,吴以闿为永昌太守。 吕凯:永昌功曹吕凯、府丞王伉。

29、率吏士闭境拒守,闿不能进,使郡人孟获诱扇诸夷,诸夷皆从之。 朱褒:牂柯太守朱褒、越巂夷王高定皆叛应闿。 高定 邓芝:汉尚书义阳邓芝言于诸葛亮曰:“今主上幼弱,初即尊位,宜遣大使重申吴好。” 徐盛建:吴安东将军徐盛建计,植木衣苇,为疑城假楼,自石头至于江乘,联绵相接数百里,一夕而成;又大浮舟舰于江。 编辑 卷七十一孟达:春,正月,司马懿攻新城,旬有六日,拔之,斩孟达。 夏侯楙:初,征西将军夏侯渊之子楙尚太祖女清河公主 马谡:初,越巂太守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深加器异。 编辑 卷七十二编辑 卷七十三编辑 卷七十四编辑 卷七十五编辑 卷七十六编辑 卷七十七赤舄:夏,四月,庚戌,赐大将军昭衮冕。

30、之服,赤舄副焉。 司马望:帝常与中护军司马望、侍中王沈、散骑常侍裴秀、黄门侍郎钟会等讲宴于东堂,并属文论,特加礼异,谓秀为儒林丈人,沈为文籍先生。 王沈 裴秀 编辑 卷七十八廖化:汉大将军姜维将出军,右车骑将军廖化曰:“兵不戢,必自焚,伯约之谓也。智不出敌而力少于寇,用之无厌,将何以存!” 濮阳兴:吴主以濮阳兴为丞相,廷尉丁密、光禄勋孟宗为左右御史大夫。 丁密 孟宗 嵇康:谯郡嵇康,文辞壮丽,好言老、庄而尚奇任侠,与陈留阮籍、籍兄子咸、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琅邪王戎、沛人刘伶特相友善,号竹林七贤。 阮籍 荀勖:司马昭患姜维数为寇,官骑路遗求为刺客入蜀,从事中郎荀勖曰:“明公为天下宰,宜杖正义以伐。

31、违贰,而以刺客除贼,非所以刑于四海也。” 编辑 晋纪编辑 卷七十九纪陟:春,三月,吴主使光禄大夫纪陟、五官中郎将洪璆与徐绍、孙彧偕来报聘。 洪璆 孙彧 何曾:戊子,以魏司徒何曾为晋丞相;癸亥,以骠骑将军司马望为司徒。 司马望 编辑 卷八十郑袤:春,正月,辛酉,密陵元侯郑袤卒。 段灼:议郎敦煌段灼上疏 邓朗:乃以艾(邓艾)孙朗为郎中。 编辑 卷八十一编辑 卷八十二编辑 卷八十三编辑 卷八十四张轨:春,正月,以散骑常侍安定张轨为凉州刺史。 孙弼:初,平南将军孙旗之子弼、弟子髦、辅、琰皆附会孙秀,与之合族,旬月间致位通显。 司马臧:癸酉,杀濮阳哀王臧。 编辑 卷八十五宗岱:朝廷遣荆州刺史宗岱、建平太。

32、守孙阜帅水军三万以救罗尚。 孙阜 编辑 卷八十六张方:夏,四月,张方废羊后。 编辑 卷八十七山简:以尚书左仆射山简为征南将军、都督荆、湘、交、广四州诸军事,镇襄阳。 编辑 卷八十八靳冲:汉镇北将军靳冲、平北将军卜珝寇并州;辛未,围晋阳。 编辑 卷八十九编辑 卷九十编辑 卷九十一编辑 卷九十二编辑 卷九十三编辑 卷九十三编辑 卷第一百编辑 卷第一百一杨俊:仇池公杨俊卒,子世立。 阳骛:二月,上庸王评为太傅,阳骛为太保,慕舆根为太师,参辅朝政。 慕舆根 刘卫辰:匈奴刘卫辰遣使降秦,请田内陆,春来秋返;秦王坚许之。 编辑 卷第一百二郗愔:春,三月,大司马温请与徐、兖二州刺史郗愔、江州刺史桓冲、豫州刺。

33、史袁真等伐燕。 编辑 卷第一百三编辑 卷第一百四王蕴:谢安欲以王蕴为方伯,故先解冲徐州。 编辑 卷第一百五吕光:春,正月,秦吕光发长安,以鄯善王休密驮、车师前部王弥窴为乡导。 编辑 卷第一百六慕容盛:慕容盛年十三,谓慕容柔曰:“夫十人之长,亦须才过九人,然后得安。今中山王才逮人,功未有成,而骄汰已甚,殆难济乎!” 编辑 卷第一百七朱序:春,正月,乙巳,以朱序为青,兖二州刺史,代谢玄镇彭城。 编辑 卷第一百一十一编辑 卷第一百一十二编辑 卷第一百一十三徐道覆:春,正月,卢循使司马徐道覆寇东阳。 编辑 卷第一百一十八姜纪帅:扬威将军姜纪帅从归之,建节将军彭完都弃阴密奔还长安。 彭完都 宋繇:凉公皓。

34、寝疾,遣命长史宋繇曰:“吾死之后,世子犹卿子也,善训导之。” 编辑 宋纪编辑 卷一百一十九司马国璠:魏淮南公司马国璠、池阳子司马道赐谋外叛,司马文思告之。 司马道赐 司马文思 傅亮:傅亮讽晋恭帝禅位于宋,具诏草呈帝,使书之。 徐广:甲子,帝逊于琅邪第,百官拜辞,秘书监徐广流涕哀恸。 编辑 卷一百二十编辑 卷一百二十一编辑 卷一百二十二编辑 卷一百二十三编辑 卷一百二十四沮渠无讳:夏,四月,沮渠无讳将万馀家,弃敦煌西就沮渠安周。 编辑 卷一百二十五刘提:魏吐京胡及山胡曹仆浑等反;二月,征东将军武昌王提等讨平之。 沮渠昭仪:魏主大怒,赐沮渠昭仪死,并诛其宗族,唯沮渠祖以先降得免。 牧犍犹:又有告牧。

35、犍犹与故臣民交通谋反者,三月,魏主遣崔浩就第赐牧犍死,谥曰哀王。 刘义恭:录尚书事江夏王义恭建议,请以大钱一当两。 胡籓:冬,十月,壬午,胡籓之子诞世杀豫章太守桓隆之,据郡反,欲奉前彭城王义康为主 编辑 卷一百二十六尹弘:太子石卫率尹弘言于上曰:“六夷如此,必走。” 王玄谟:江夏王义恭以碻磝不可守,召王玄谟还历城;魏人追击败之,遂取碻磝。 编辑 卷一百二十七刘义宣:春,正月,戊寅,以南谯王义宣为司徒、扬州刺史。 编辑 卷一百二十八何尚之:甲辰,以尚书令何尚之为左光禄大夫、护军将军,以左卫将军颜竣为吏部尚书、领骁骑将军。 编辑 卷一百二十九柳元景:己丑,以骠骑将军柳元景为尚作令,右仆射刘遵考为领。

36、军将军。 编辑 卷一百三十乙浑:显祖时年十二,侍中、车骑大将军乙浑专权,矫诏杀尚书杨保年、平阳公贾爱仁、南阳公张天度于禁中。 杨保年 贾爱仁 张天度 陆丽:侍中、司徒、平原王陆丽治疾于代郡温泉,乙浑使司卫监穆多侯召之。 编辑 卷一百三十一刘休若:癸巳,征会稽太守寻阳王子房为抚军将军,以巴陵王休若代之。 邓琬:邓琬称说符瑞,诈称受路太后玺书,帅将佐上尊于晋安王子勋。 薛安都:徐州刺史薛安都、冀州刺史清河崔道固皆举兵应寻阳。 沈文秀:上征兵于青州刺史沈文秀,文秀遣其将平原刘弥之等将兵赴建康。 庾业:帝召寻阳王长史行会稽郡事孔觊为太子詹事,以平西司马庾业代之。 编辑 卷一百三十二张永:春,正月,张永。

37、等弃城夜遁。会天大雪,泗水冰合,永等弃船步走,士卒冻死者太半,手足断者什七八。 编辑 卷一百三十三邢祐:三月,辛酉,魏假员外散骑常侍邢祐来聘。 胡莫寒:魏主使殿中尚书胡莫寒简西部敕勒为殿中武士。莫寒大纳货赂,众怒,杀莫寒及高平假镇将奚陵。 编辑 卷一百三十四陆定国:二月,魏司空东郡王陆定国坐恃恩不法,免官爵为兵。 编辑 齐纪编辑 卷一百三十五萧嶷:春,正月,甲辰,以江州刺史萧嶷为都督荆、湘等八州诸军事、荆州刺史,尚书左仆射王延之为江州刺史,安南长史萧子良为督会稽等五郡诸军事、会稽太守。 萧道成:太傅道成以谢朏有重名,必欲引参佐命,以为左长史。 萧长懋:丙辰,以给事黄门侍郎萧长懋为雍州刺史。 褚。

38、渊:司空兼太保褚渊等奉玺绶,帅百官诣齐宫劝进;王辞让未受。 编辑 卷一百三十六柳世隆:春,正月,乙亥,以后将军柳世隆为尚书右仆射;竟陵王子良为护军将军兼司徒,领兵置佐,镇西州。 范缜:范缜盛称无佛。 编辑 卷一百三十七邢产:甲午,魏遣兼员外散骑常侍邢产等来聘。 编辑 梁纪编辑 卷一百四十五席阐文:春,正月,齐和帝遣兼侍中席阐文等慰劳建康。 萧昺:己亥,以宁朔将军萧昺监南兖州诸军事。 王亮:己酉,以大司马长史王亮为中书监,兼尚书令。 编辑 卷一百四十六夏侯道迁:初,谯国夏侯道迁以辅国将军从裴叔业镇寿阳,为南谯太守,与叔业有隙,单骑奔魏。 杨灵珍:先是,魏仇池镇将杨灵珍叛魏来奔,朝延以为征虏将军、。

39、假武都王,助戍汉中,有部曲六百余人,道迁惮之。 编辑 卷一百四十七编辑 卷一百四十八编辑 卷一百四十九编辑 卷一百五十编辑 陈纪编辑 卷一百六十七王琳:诏以王琳为司空、骠骑大将军,以尚书右仆射王通为左仆射。 编辑 卷一百六十八编辑 卷一百六十九编辑 卷一百七十章仇太翼:帝将避暑于仁寿宫,术士章仇太翼固谏。 编辑 隋纪编辑 卷一百七十七鲁世真:鲁广达之子世真在新蔡,与其弟世雄及所部降于擒虎,遣使致书招广达。 编辑 卷一百七十八何妥:国子博士何妥与尚书右仆射邳公苏威争议事,积不相能。 苏夔:威子夔为太子通事舍人,少敏辩,有盛名,士大夫多附之。 编辑 卷一百七十九李英林:春,二月,熙州人李英林反。 。

40、史万岁:史万岁出塞,至大斤山,与虏相遇。 编辑 卷一百八十编辑 唐纪编辑 卷一百八十五李密:王世充既得东都兵,进击李密于洛北,败之,遂屯巩北。 赵元楷:江都郡丞赵元楷掌供酒馔,帝与萧后及幸姬历就宴饮,酒卮不离口,从姬千余人亦常醉。 司马德戡:虎贲郎将扶风司马德戡素有宠于帝 编辑 卷一百八十六胡演:八月,薛举遣其子仁果进围宁州,刺史胡演击却之。 编辑 后梁纪编辑 卷二百六十六吕师周:黑云都指挥使吕师周与副指挥使綦章将兵屯上高,师周与湖南战,屡有功,渥忌之。 编辑 卷二百六十七王景仁:八月,吴越王镠遣宁国节度使王景仁奉表诣大梁,陈取淮南之策。 编辑 卷二百六十八罗周翰:三月,乙酉朔,以天雄留后罗周。

41、翰为节度使。 编辑 卷二百六十九徐温:十二月,吴镇海节度使徐温、平卢节度使朱瑾帅诸将拒之,遇于赵步。 朱瑾 周德威:庚午,晋王以周德威为卢龙节度使,兼侍中,以李嗣本为振武节度使。 编辑 卷二百七十桑弘志:秋,七月,庚戌,蜀主以桑弘志为西北面第一招讨,王宗宏为东北面第二招讨。 唐文扆:蜀飞龙使唐文扆居中用事,张格附之,与司徒、判枢密院事毛文锡争权。 躬乂:初,唐灭高丽,天初,高丽石窟寺眇僧躬乂,聚众据开州称王,号大封国,至是,遣佐良尉金立奇入贡于吴。 编辑 卷二百七十一石敬瑭:左射军使石敬瑭与梁人战于河堧,梁人击敬瑭,断其马甲,横冲兵马使刘知远以所乘马授之,自乘断甲者徐行为殿;梁人疑有伏,不敢追。

42、,俱得免,敬瑭以是亲爱之。 刘知远 王建:大封王躬乂,性残忍,海军统帅王建杀之,自立,复称高丽王,以开州为东京,平壤为西京。建俭约宽厚,国人安之。 编辑 后唐纪编辑 卷二百七十二卢质:河东节度判官卢质为之首,质固辞 编辑 卷二百七十三孔谦:孔谦复言于郭崇韬曰:“首座相公万机事繁,居第且远,租庸簿书多留滞,宜更图之。” 编辑 卷二百七十四李绍琛:戊戌,李绍琛至利州,修桔柏浮梁。 王宗弼:王宗弼至成都,登大玄门,严兵自卫。 编辑 卷二百七十五李彦卿:李彦卿等恸哭而去,左右皆散,善友敛庑下乐器覆帝尸而焚之。 编辑 卷二百七十六段凝:流段凝于辽州,温韬于德州,刘训于濮州。 孔循:丙寅,以枢密使孔循兼东。

43、都留守。 编辑 后晋纪编辑 卷二百八十马胤孙:三月,丙午,以翰林学士、礼部侍郎马胤孙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编辑 卷二百八十一安重荣:诏以前北面招收指挥使安重荣为成德节度使,以秘琼为齐州防御使。遣引进使王景崇谕琼以利害。 秘琼 王景崇 范延光:初,天雄节度使兼中书令范延光微时,有术士张生语之云:“必为将相。” 编辑 卷二百八十二张从恩:春,正月,辛亥,以澶州防御使太原张从恩为枢密副使。 编辑 卷二百八十三赵莹:丙寅,以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赵莹为侍中,以杜重威为顺国节度使兼侍中。 编辑 卷二百八十四石赟:二月,甲辰朔,命前保义节度使石赟守麻家口,前威胜节度使何重建守杨刘镇,护圣都指挥使白再荣守马家。

44、口,西京留守安彦威守河阳。 编辑 卷二百八十五和凝:丙寅,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和凝罢守本官。 编辑 后汉纪编辑 卷二百八十六安叔千:左卫上将军安叔千独出班胡语,契丹主曰:“汝安没字邪?汝昔镇邢州,已累表输诚,我不忘也。”叔千拜谢呼跃而退。 杨承勋:戊子,执郑州防御使杨承勋至大梁,责以杀父叛契丹,命左右脔食之。 高勋:高勋诉张彦泽杀其家人于契丹主,契丹主亦怒彦泽剽掠京城,并傅住儿锁之。 编辑 卷二百八十七冯道:五月,乙酉塑,永康王兀欲召延寿及张砺、和凝、李嵩、冯道于所馆饮酒。 编辑 卷二百八十八史弘肇:三月,丙辰,史弘肇起复,加兼侍中。 侯益:侯益家富于财,厚赂执政及史弘肇等,由是大臣争誉。

45、之。 编辑 卷二百八十九赵晖:春,正月,丁未,加凤翔节度使赵晖兼侍中。 王万敢:密州刺史王万敢请益兵以攻唐。 编辑 后周纪编辑 卷二百九十李太后:汉太后下诰,授监国符宝,即皇帝位。汉李太后迁居西宫,己巳,上尊号曰昭圣皇太后。 杨邠:杨邠、史弘肇、王章等皆赠官, 史弘肇:帝命史弘肇亲吏上党李崇矩访弘肇亲族, 王章 李崇矩:崇矩言:“弘肇弟弘福今存。” 史弘福:弘肇使崇矩掌其家赀之籍,由是尽得其产,皆以授弘福。 后周太祖 王彦超:以前复州防御使王彦超权武宁节度使。 刘勋:开封尹兼中书令刘勋卒 王峻:加王峻同平章事。 刘皞:以卫尉卿刘皞主汉隐帝之丧。 刘崇:河东节度使兼中书令刘崇闻隐帝遇害,欲举兵南。

46、向。刘崇即皇帝位于晋阳,仍用乾祐年号 后汉隐帝:为汉隐帝举哀成服,皆如天子礼。 刘赟:戊寅,杀湘阳公于宋州。 李骧:太原少尹李骧阴说崇 巩廷美:巩廷美、杨温闻湘阴公赟失位,奉赟妃董氏据徐州拒守 杨温 董氏 刘词:会汉亡,安国节度使刘词送其使者诣大梁 朱宪:帝遣左千牛卫将军朱宪报聘 王殷:以宁江节度使、侍卫亲军都指挥使王殷为邺都留守、天雄节度使、同平章事 慕容彦超:慕容彦超遣使入贡,帝虑其疑惧,赐诏慰安之 郑珙:以节度判官郑珙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赵华:观察判官荥阳赵华为户部侍郎,同平章事。 刘承钧:以次子承钧为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太原尹, 李存瑰:以节度副使李存瑰为代州防御使, 张元徽:裨将武。

47、安张元徽为马步军都指挥使, 陈光裕:陈光裕为宣徽使。 李光美:客省使河南李光美尝为直省官,颇谙故事,北汉朝廷制度,皆出于光美。 冯道:以太师冯道为中书令, 窦贞固:加窦贞固侍中, 苏禹圭:苏禹圭司空。 潘聿撚:契丹主北归,横海节度使潘聿撚弃镇随之 编辑 卷二百九十一编辑 卷二百九十二编辑 卷二百九十三后周世宗:上行视水寨,至淝桥,自取一石。 赵匡胤:太祖皇帝赵匡胤乘皮船入寿春壕中。 张琼:牙将馆陶张琼遽以身蔽之。 孙晟:唐主复以右仆射孙晟为司空, 王崇质:遣与礼部尚书王崇质奉表入见。 林延遇:南汉甘泉宫使林延遇,阴险多计数。 龚澄枢:延遇病甚,荐内给事龚澄枢自代。 何超:光、舒、黄招安巡检使、。

48、行光州刺史何超以安、随、申、蔡四州兵数万攻光州。 张绍:超奏唐光州刺史张绍弃城走, 张承翰:都监张承翰以城降。 郭令图:行舒州刺史郭令图拔舒州。 李福:唐蕲州将李福杀其知州王承巂,举州来降。 王承巂 齐藏珍:遣六宅使齐藏珍攻黄州。 李彦頵:彰武留后李彦頵,性贪虐,部民与羌胡作乱,攻之。 王审琦:铁骑都指挥使洛阳王审琦选轻骑夜袭舒州 马希崇:马希崇及王延政之子继沂皆在扬州,诏抚存之。 王延政 王继沂 刘仁赡:上遣中使以孙晟诣寿春城下,示刘仁赡,且招谕之。 李德明:唐主使李德明、孙晟言于上,请去帝号 唐中主:李德明盛称上威德及甲兵之强,劝唐主豁江北之地,唐主不悦。 安弘道:上遣供奉官安弘道送德明等。

49、归金陵 宋齐丘:宋齐丘以割地为无益 陈觉:枢密使陈觉、副使李征古素恶德明与孙晟 李征古:枢密使李征古复以铠仗之朽蠹者给之。 吴程:吴程攻常州,破其外郭 赵仁泽:执唐常州团练使赵仁泽,送于钱唐 钱弘俶:仁泽见吴越王弘俶不拜 元德昭:元德昭怜其忠,为傅良药,得不死。 李弘冀:以宣、润大都督燕王弘冀年少,恐其不习兵,征还金陵。 赵铎:部将赵铎言于弘冀 柴克宏:龙武都虞候柴克宏,再用之子也 陆孟俊:唐主乃以克宏为右武卫将军,使将兵会袁州刺史陆孟俊救常州。 朱匡业:以神卫统军朱匡业代之。 鲍修让:鲍修让、罗晟在福州,与吴程有隙 罗晟 乔匡舜:唐主遣中书舍人乔匡舜使于吴越 李廷圭:蜀主以捧圣控鹤都指挥使李。

50、廷圭为左右卫圣诸军马步都指挥使 吕彦琦:以武定节度使吕彦琦等为使 赵廷隐:廷圭总之,如赵廷隐之任。 田頵:自田頵、王茂章、李遇相继叛,后人无敢治之者。” 王茂章 李遇 路彦铢:由是路彦铢攻之不克 编辑 卷二百九十四后周世宗 王汉璋:右龙武将军王汉璋奏克海州。 韩令坤:以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韩令坤权扬州军府事。 尹日就:先是帝遣左谏议大夫长安尹日就等使吴越, 章九龄:蜀右补阙章九龄见蜀主,以九龄为毁斥大臣,贬维州录事参军。 后蜀后主:蜀主问奸佞为谁,指李昊、王昭远以对。 王昭远 张彦卿:唐楚州防御使张彦卿固守不下。 郑昭业:彦卿与都监郑昭业犹帅众拒战 高保融:高保融遣指挥使魏璘将战船百艘东下会伐唐,。

51、至于鄂州。 魏璘 易文赟:唐以天长为雄州,以建武军使易文赟为刺史。 司超:黄州刺史司超奏与控鹤右厢都指挥使王审琦攻唐舒州,擒其刺史施仁望。 王审琦 施仁望 杨廷璋:建雄节度使真定杨廷璋奏败北汉兵于隰州城下。 孙议:时隰州刺史孙议暴卒, 李谦溥:廷璋谓都监、闲厩使李谦溥 李景遂:唐太弟景遂前后凡十表辞位 李景达:齐王景达亦以败军辞元帅。 李弘冀:立弘冀为皇太子,参决庶政。 慕容延钊:遣殿前都虞候慕容延钊将步骑 宋延渥:命武胜节度使宋延渥以水军巡江。 李重进:上遣李重进将兵趣庐州。以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李重进领淮南节度使, 唐中主李璟:唐主避周讳,更名景 陈觉:乃遣兵部侍郎陈觉奉表,请传位于太子弘冀 。

52、邵可迁:吴越奏遣上直都指挥使、处州刺史邵可迁 路彦铢:秀州刺史路彦铢以战舰四百艘、士卒万七千人屯通州南岸。 刘承遇:觉请遣其属合门承旨刘承遇如金陵 钱弘俶:赐钱弘俶犒军帛三万匹 赵匡赞:以右龙武统军赵匡赞为节度使。 徐辽:唐主遣其临汝公徐辽代己来上寿。 张永德:命镇宁节度使张永德将兵备御北边。 赵匡胤:以太祖皇帝赵匡胤领忠武节度使 安审琦:徙安审琦为平卢节度使。 郭崇:成德节度使郭崇攻契丹东城 冯延己:左仆射、同平章事冯延己罢为太子太傅 严续: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严续罢为少傅、枢密使 常梦锡:翰林学士常梦锡屡言延己等浮诞,不可信,唐主不听。 冯延鲁:始命太仆卿冯延鲁、卫尉少卿钟谟使于唐 钟谟:礼。

53、部侍郎钟谟请铸大钱。 李筠:昭义节度使李筠奏击北汉石会关,拔其六寨。 留从效:唐清源节度使兼中书令留从效 蔡仲赟:留从效遣牙将蔡仲赟衣商人服,以绢表置革带中,间道来称籓。 李征古:唐主以枢密副使、工部侍郎李征古为镇南节度副使。 袁从范:昭庆宫使袁从范从景遂为洪州都押牙 南汉中宗刘晟:南汉中宗殂,长子卫王继兴即帝位,更名鋹,改元大宝。 刘鋹 龚澄枢:鋹年十六,国事皆决于宦官玉清宫使龚澄枢及女侍中卢琼仙 卢琼仙 曹彬:命西上阁门使灵寿曹彬使于吴越。 殷崇义:唐主复遣吏部尚书、知枢密院殷崇义来贺天清节。 高防:以户部侍郎高防为西南面水陆制置使, 李玉:右赞善大夫李玉为判官。 许文稹:左监门卫上将军许。

54、文稹、右千牛卫上将军边镐、卫尉卿周廷构于唐。 边镐 周廷构 李昊:蜀主命李昊草书,极言拒绝之。蜀主以李昊领武信节度使, 艾颍:诏左散骑常侍须城艾颍等分行诸州,均定田租。 王彦超:李玉牒永兴节度使王彦超,索兵二百 李承勋:蜀归安镇遏使李承勋据险邀之。 赵崇韬:蜀主以右卫圣步军都指使赵崇韬为北面招讨使, 孟贻业:以奉銮肃卫都指挥使、武信节度使兼中书令孟贻业为昭武、文州都招讨使, 赵思进:左卫圣马军都指挥使赵思进为东面招讨使,讨使。 韩保贞:山南西道节度使韩保贞为北面都招 宋齐丘:唐太傅兼中书令楚公宋齐丘多树朋党。 陈乔:唐主心愠,即命中书舍人豫章陈乔草诏行之。 高彦俦:蜀以峡路巡检制置使高彦俦为招。

55、讨使。 安友进:平卢节度使、太师、中书令陈王安审琦仆夫安友进与其嬖妾通,谋杀审琦。 安守忠:后数日,其子守忠始知之,执友进等。 窦俨:乃命窦俨讨论古今,考正雅乐。 王朴:王朴素音律,帝以乐事询之。 袁彦:命步军都指挥使袁彦浚五丈渠东过曹、济、梁山泊。 孙行友:命义武节度使孙行友扞西山路, 吴廷祚:以宣徽南院使吴廷祚权东京留守、判开封府事, 张美:三司使张美权大内都部署。 王洪:契丹宁州刺史王洪举城降。 韩通:以韩通为陆路都部署, 终廷晖:契丹守将终廷晖以城降。 姚内斌:契丹守将姚内斌举城降。 刘楚信:契丹莫州刺史刘楚信举城降。 高彦晖:契丹瀛州刺史高彦晖举城降。 刘重进:趣先锋都指挥使刘重进先。

56、发,据固安。 李在钦:擒契丹易州刺史李在钦。 陈思让:义成节度留后陈思让为雄州都部署。 张丕:昭义节度使李筠奏击北汉,拔辽州,获其刺史张丕。 李从善:唐主遣其子纪公从善与钟谟俱入负。 符皇后:立皇后符氏,宣懿皇后之女弟也。 柴宗训:立皇子宗训为梁王,领左卫上将军,梁王宗训即皇帝位。 柴宗让:宗让为燕王,领左骁卫上将军。立皇弟宗让为曹王,更名熙让; 魏仁浦:上欲相枢密使魏仁浦,议者以仁浦不由科第,不可为相。 王溥:加王溥门下侍郎,与范质皆参知枢密院事。 范质 张昭:上尝问大臣可为相者于兵部尚书张昭,昭荐李涛。 李涛 李浣:涛与弟浣俱以文学著名。 王著:上以翰林学士单父王著幕府旧僚,屡欲相之。 向。

57、拱:以山南东道节度使、同平章事向拱为西京留守。拱,即向训也。 唐镐:惟枢密副使、给事中唐镐劝之。 韩熙载:中书舍人韩熙载请铸铁钱。 李起:右补阙李起上言。 柴熙谨:熙谨为纪王,熙诲为蕲王。 柴熙诲 张洎:句容尉全椒张洎上言,擢洎为上元尉。 阎式:乃荐其所善阎式为司议郎,掌百司关启。 李德明:李德明之死也,唐镐预其谋。 张峦:谟与天威都虞候张峦善, 李从嘉:唐主欲方其母弟郑王从嘉,寻徙从嘉为吴王、尚书令、知政事,居东宫。 钟允章:南汉主以中书舍人钟允章擢为尚书右丞、参政事。 许彦真:内侍监许彦真望之曰:“此谋反也!”。 李托:彦玉清宫使龚澄枢、内侍监李托等共证之, 薛用丕:命宦者与礼部尚书薛用丕杂治之。 钟邕:但恨邕、昌幼,不知吾冤。 钟昌 何敬洙:以武清节度使何敬洙为南都留守, 陈继善:以兵部尚书陈继善为南昌尹。 徐及甫:都官郎中徐及甫自负才略,仕不得志, 王令仪:谋奉前蜀高祖之孙少府少监王令仪为主以作乱, 窦仪:端明殿学士、兵部侍郎窦仪使于唐。 荆罕儒:契丹主遣其舅使于唐,泰州团练使荆罕儒募刺客使杀之。 编辑 附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