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篆刻欣赏」“苏东坡赏心十六雅事”,王燕云主题篆刻作品欣赏

 mengk4fz0yyf5h 2021-09-27

赏心雅事,主题篆刻作品

这个时代太喧嚣,把很多人卷走了。我们每天忙忙碌碌,可曾问过自己的内心,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毫无疑问,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快乐的生活。历史上真有这样一个人,一直以最简单的方式行走于尘世,孤独却不落寂,恬淡但不虚无。他,便是苏东坡,他传给世人的诗词,像茶,像晨,让人冷静,清醒,淡然,道尽了人生各种滋味。

文章图片1
文章图片2

今日推荐

古人有人生四大乐事之说: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苏东坡则认为,人生赏心乐事很多,不单只有四件,而有十六件:

清溪浅水行舟;微雨竹窗夜话;

暑至临溪濯足;雨后登楼看山;

柳阴堤畔闲行;花坞樽前微笑;

隔江山寺闻钟;月下东邻吹萧;

晨兴半炷茗香;午倦一方藤枕;

开瓮勿逢陶谢;接客不着衣冠;

乞得名花盛开;飞来家禽自语;

客至汲泉烹茶;抚琴听者知音。

人生缘何少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今天让我们走进篆刻艺术家王燕云先生“苏东坡赏心十六雅事”主题篆刻作品,欣赏王燕云先生的篆刻艺术,感受苏东坡的快意人生。

文章图片3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文章图片7
文章图片8
文章图片9
文章图片10
文章图片11
文章图片12
文章图片13
文章图片14

作品感悟

不管是清溪浅水行舟、微雨竹窗夜话,还是暑至临溪濯足、雨后登楼看山,或者说客至汲泉烹茶,每一句都是才思,都可以看到苏东坡寄情于山水,随缘自适的乐观心态。发现生活的美妙,更能发现生活的趣味,苏东坡的快意人生,不是消极的避世,而是超然物外的洒脱,宠辱不惊的淡泊,是为人处世的机智,看透人生的智慧,更是有趣不泯灭的灵魂。苏东坡的人生十六雅事,经王燕云先生的篆刻技艺,更是难得的艺术精品,让我们在欣赏之中,去体会诗人和艺术家这种积极乐观,潇洒脱俗心态,不管有什么样的境遇,也能活得自然,活得通透,活出了最有趣的模样和最高的境界。

文章图片15
文章图片16

艺术家介绍

文章图片17

王燕云,1963年北京生人。自幼喜爱绘画与雕刻,年长后专攻篆刻。本科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雕塑系。八十年代末留学日本,获国立香川大学教育学部雕塑专业硕士学位。在日研修期间,坚持篆刻创作,作品颇受日本文化人士赏识,曾应约举办书法篆刻授研班。回国后从事外企管理,虽工作繁忙,仍“刀耕”不辍,利用业余时间研习篆刻艺术。后得到故宫博物院篆刻大师刘玉老先生的指点与教授,受益良多。

近年来,深入研究汉印和齐白石篆刻艺术,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不断丰富学识。他的篆刻强调疏密,空间分割大起大落,单刀切石,大刀阔斧,横冲斜插,猛利狂悍,痛快淋漓,有一种写意篆刻的独特风格。

其作品又颇有吴昌硕所称“刀拙而锋锐,貌古而神虚”之感,可谓博采众长,兼容并收。篆法体势遒劲且圆转,刀法峭拔,高峻淳古。雄浑大气中不失精美,古朴典雅中又不失新意。方寸与红白之间凸显其对艺术和人生的领悟。作品不仅受到诸多业余爱好者的追捧,还得到一些专业人士的赞许。

王燕云先生不善言辞,却也幽默诙谐,为人厚道仗义,有股子“北京爷们儿”的味道,自谑为“皇城根儿下一俗人”。

生活与活动剪影

文章图片18
文章图片19
文章图片20
文章图片21
文章图片2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