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归的季节

 致于雪 2021-09-27

回归的季节

 

中秋过后的这段日子,黔地的天际始终灵净空旷,月色的皎洁姿态一直从月中延续到月底,尽管还不到霜降,愈发金黄的大地每晚都会迎来一轮轮银霜洗礼。

每天的清晨依旧是由几缕阳光唤醒,只是和盛夏相比,如今的朝阳早已没有了迫不及待的热情,相反变得沉着淡定,天色泛白时,阳光才慢条斯理地从天边勾开一道缝隙,远远望去,缝隙四周竟还布着一圈泛红的光晕,乍看之下,光晕也拥有着和彩虹一样的绚丽。

这个时节的湖面和盛夏相比,越来越端庄宁静,大多时候一概沉默不语,除了偶尔会露出躁动的蛛丝马迹,清晨,宁静的湖水会趁着裂缝缓慢扩张时,从水面慢慢升起一层浓雾,那是初升的朝阳从水面带走的水蒸气,整个湖像是被烧开了一样,呈现出一片雾气腾腾的景象,在这一片朦胧中,除了几只早起觅食的鸭子外,偶尔还能看到一两条略微探头的鱼。

小镇街道两旁的梧桐树,叶子开始缓缓凋零,一层层地铺在地上的草坪,一旁的桦树此刻也没了生气,褪去了活力的外衣,裸露着身体的每一寸肌体,千疮万孔的伤痕仿佛像一个经历沧桑的老者,淡然地看着岁月流逝的痕迹。

“自古逢秋悲寂寥”,自古以来,每逢深秋时节,人们便喜欢“胡思乱想”,尤其是奔波在外的人,时而失落,时而彷徨,时而阵阵惆怅,但更多的时候,思念才是占据内心阵地的主要“魔障”。“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这个时节,人们会思念故乡;“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个时节,人们会思念友人;“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这个时节,人们会思念过往;“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个时节,人们还会思念魂牵梦萦的爱慕对象。

然而无论是思念也好,哀愁也罢,人们之所以习惯在深秋时节衍生情绪,归根究底,是因为人们渴望驻足,经过大半年劳作的人此刻早已疲惫不堪,茁壮生长的生灵也在盛夏耗光了气力,因此无论是人还是其他生灵,都需要一段时间来修生养息。

此外,四季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春天充满生机,夏天兼具活力,冬天象征蛰伏,而秋天则代表着回归,一旦到了深秋时节,万物都想方设法地放松身心,活力四射的太阳,早已安耐不住脚步,开始向南半球的方向走去;漫山的树叶愈渐枯黄,它们承载着盛夏的活力,即将回归土壤;田间的稻谷,已然圆润饱满,它们承载着播种的希望,即将置身粮仓;瓦檐下的燕子,幼鸟已经茁壮成长,它们怀揣着繁衍的使命,即将奔赴另一个家乡,那些需要冬眠的动物们,此刻也玩起了捉迷藏,暗自享受着静谧和安详。因此在这万物俱归且特色鲜明的季节,人又怎么可能完全静下心。

我总是暗自疑心,在这世界初成之时,季节就曾悄悄地和万物进行过约定,不然这万事万物怎会井然有序地自我运行,春去秋来,寒过暑往,季节的脚步总是年复一年地如期而至,当然到了时间也会及时离去,唯一不同的,每个轮回过程中的旅客们会世代更迭,在这场沧海桑田的巨变中,一代一代的生灵就在这样的轮回中相安无事地生存着,在季节变迁中不断行走着,从未停歇。

但我知道,养精蓄锐并不代表懒惰,而是为了蓄势待发,重换生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凋零的树叶会化成养分,来年继续滋养新叶;收取谷物是为了给人提供能量,使人得以拥有源源不断的精力继续劳作;南归的燕子是为了换一个地方生养后代,在来年的春季,它会携带更多家眷回归。

生生不息,生息相辅相成,生与息之间是一次轮回,这份轮回,是每个生命的轮回,亦是世界万物的轮回,生命就是在这种重复不断的轮回中得以繁衍。能不分昼夜不知疲倦忙着运转的,只有没有血液的机器,但我们不行,我们有血有肉,会感知,会疲惫,因此我们在全力面对生命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小憩。此外,如果季节不再轮回,哪一年都固定在某一个季节不变,我们眼前的风景岂不是一成不变,毫无惊喜,那我们又如何得以体会四季变迁的不同魅力。

“岁月静好心淡然,该静则静。”季节的变迁是为了让我们放缓脚步,而不是愁肠满结,春来赏花,夏来观雨,秋来抚叶,冬来看雪,生活需要顺其自然的心态,也需要宁静淡泊的心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