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罗万千,其中的一个分支,便是俗话。俗话可以理解为通俗易懂,但是言简意赅的话语,俗话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古人对于日常生产生活的一种总结,有时候,看似一句通俗易懂的俗话,其背后所隐藏的信息,是极其丰富的,因为俗话来源于生活,作用于生活,因此,俗话所涉及的范围,涵盖了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古人的衣食住行,起到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建房子都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自然而然,也衍生出许多有关住宅的俗话,例如今天要讲的这一句——“大房压小房,两眼泪汪汪” 这句俗话的结构非常简单,是“告诫+结果”的形式,前半句“大房压小房”是告诫人们不可这样做,后半句“两眼泪汪汪”则是这样做会导致的结果,当然,与很多俗话一样,这句俗话中所说的结果,也有夸张的成分在,这也无可厚非,是俗话的其中一种表达手法,目的是为了增强俗话的震慑性,让人们把这句话前半句的警示,放在心上。 既然这句俗话说到了古代的建筑,那么就有必要提及到古代非常有讲究的传统建筑风格。 在生活中,有人形容一个宅男或者宅女,会用这样一句话“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其实这句话是形容古代的大家闺秀,古代女子未出阁之前,都不会抛头露面的,尤其是大家闺秀。 于是有人就纳闷了,既然说了“大门”,为何又说“二门”呢?难道古人的住房中,有两扇门? 古代的大户人家,家中确实是两扇门。 靠近古代大户人家的正门(大门)前,你会看到一堵墙制的屏障物,而它便是照壁或者影壁,也称为萧墙,为成语“祸起萧墙”中的“萧墙”,走过萧墙,便进入正门,进入正门以后,便来到前院,前院包括客厅、客房等等,这是待客接物的地方,也是家中奴仆活动的地方。 走过前院之后,还会遇到一堵墙制的屏风,而它便是内影壁,走过内影壁之后,便是整座房子的第二扇门,被称为“垂花门”,也就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中的二门。 过了垂花门,便是屋主自家人生活起居之地,外人不可轻易踏入,连自家的男仆,也不可踏入垂花门。 垂花门之后,便是整座房子建筑中,最为讲究,最为精美的部分,这里的院落被称为内院,也称为“庭院”,古人就有诗云:“庭院深深深几许”。 坐北朝南,庭院内部,北面坐落这正房,东西两边,分别是东厢房和西厢房。 以上,便是古代建筑中大致的格局分别,当然还有许多细节,总而言之,是非常之讲究。 回过头来看这句俗话:“大房压小房,两眼泪汪汪”,这里所说的“大房压小房”,指的是在建造两层楼房,因为古代的房檐向外衍生,因此第二层楼看起来比底层大,便是大房。 1、因为古代的建筑水平有限,很多是木质结构,因此大房压小房的格局不够稳定,会导致房体的坍塌,存在危险性。 2、古代的传统建筑中,房间的数目,往往是单数,通常是3、5、7。因为单数在古人眼中,被认为是阳数,而双数在房间的数目上,并不吉利,有“四六不成材”的说法,而大楼压小楼,恰巧是双数。 当然,时至今日,这句俗话已经不受用了,一来人们能够建起更加牢固的房体,二来人们也不再那么迷信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