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老子“上德下德”的区别,揭秘“无为而治”的充分且必要条件

 北极熊788 2021-09-28

东方既白 著

由上一节的论述我们知道,无论是“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中的“无为”,还是“下德无为而有以为”的“无为”,其本质上都是“无为”,在事物的整体发展和循环过程中都是对“无”用“为”,这是由德之体的基本属性所决定的,但因为心性修养上有无“私心杂念”的差异,即上德和下德的初心和使命的差异,才造成了在德之用层面无以为和有以为的巨大差异。为什么仅存的一丢丢“私心杂念”就能造成“上德无为而无以为”和“下德无为而有以为”的巨大区别呢?其实这和《易经》咸卦的道理一样。

众所周知,《易经》下经的第一卦就是讲人类感情的“咸”卦。所谓“咸卦”的“咸”字,就是感情的“感”字,去掉下面的“心”,说白了就是“无心之感”的意思,只有达到了真正的无心之感,没有任何目的性和功德心,才能真正感动别人,才能恒久,因此,咸卦和恒卦互为综卦。比如我们行善积德,我们做好事感化别人,甚至是做了错事,只要是“无心”之举,反而能得到别人的充分认可和谅解,否则无论是好事坏事,只要是“有心为之”,基本上也就别人“有心区别对待了”,于是就生出了分别心,功德心,就有了好坏、长短、高下的分别,就不会长久。所以用“咸”卦,一定要把“心”去掉。有心是不能真正感动任何人的,无心之感,方能感人至深。

文章图片1

无心之感,方能感人至深。感人至深,方能长久永恒!

因此我们在读《道德经》时候一定要“边界思维”的框架和“整体发展观”的理念在里面。在讲跟“道”相关的问题和无为而治、循道而行的问题时,就必须“全身心”处在混沌无极之道的层次和维度上,既包括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对无用为的时空要素,更包括施为者必须在心性修养上达到“混沌无极、无我无私、心无杂念”的上德至境,这两者缺一不可,否则就可能只达到“下德无为而有以为”的尴尬境地,这也正是前面我发明这张《宇宙大循环体系》图时书不尽言,图不尽意的地方。那具体要如何在心性修养上达到“混沌无极、无我无私、心无杂念”的上德至境呢?这正是本章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文章图片2

宇宙大循环体系图

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八章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就是在告诫我们真正的哲学智慧,必须从否定入手,一步步减损掉对外在之物占有的欲望及对功名利禄的追逐与攀援,一层层除去表面的偏见、执着、错误,穿透到玄奥的深层去。减损知、欲、有为,才能照见大“道”。“损”,是修养的工夫,是一个过程。宇宙、人生的真谛与奥秘,是剥落了层层偏见之后才能一步步见到的,我们面对一现象,要视之为表相;得到一真理,要视之为相对真理;再进而层层追寻真理的内在意蕴。

文章图片3

俄罗斯“套娃”,蕴含了“为道日损”的道理,

说白了,老子所谓的“为道日损”过程,有点类似我们打开俄罗斯“套娃”的过程,就是要求我们像下图那样,把外层六亲生克、五行生克和阴阳太极的表象损失殆尽,只剩下中心那个“其小无内”的“混沌无极”,即达到了“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的至境。

文章图片4

上士闻道,明心见性,其小无内,无我无私

具体又该如何“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其实皂先生所谓“7层障碍”的说法,不失是一个解决该问题的好方法。以前在郑州与皂先生“论道”的时候,就听他说过“7层障碍”的话,但因为我当时已经发明了这张《宇宙大循环体系》图,并通过“上兵伐谋”和“上医治未病”的案例解析论证,自洽了“无为”就是对“无”用“为”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对他这个说法一直也没当回事。

文章图片5

宇宙大循环体系图

近期在论证解读“上德无为而无以为”和“下德无为而有以为”的根本区别和原因时,才赫然发现,我当时的这张《宇宙大循环体系》图还有书不尽言,图不尽意的地方。就是要如何具体在心性修养上达到“混沌无极、无我无私、心无杂念”的上德至境后,才能真正达到“上德无为而无以为”效果问题。今天我们就尝试着以皂先生“7层障碍”的方法来解读一下,那么,具体是哪7层障碍呢?正是他所说的'自视、自见、自伐、自矜,加上'二、三、万物’这7层障碍。比如以前,中国政法大学的曹兴,西安交大的韩鹏杰等人,也曾根据《道德经》第二十四章的内容提到过'四自’的问题,但还没见过谁和“万物、三、二”合起来一起论证的提法。

老子在二十四章所谓“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视者不章,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眼中只有自己的不能得以彰显;只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最愚蠢;自我夸耀的肯定无功;自以为贤能的无法成为领导者。又所谓“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也。”,说白了就是要想真正意义达到“上德无为而无以为”的至境,必须先去掉“四自”,去掉“四自”之后,就是“其在道也”的层次和状态,“其在道也”之后,才能对“无”用“为”,循道而行,才能达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和“上德无为而无以为”的实效。

文章图片6

悟道、得道、行道的循环路径图

但是除了自视、自见、自伐、自矜,这四层“道一”的障碍之外,还有“二、三、万物”这三层“德”的障碍。那“二、三、万物”具体又以什么代指“德”的这三层障碍呢?其实老子在三十八章已经有了明确的说明,“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其中的“上仁”就是“二”,“上义”就是“三”,“上礼”就是“万物”,并和“道”、“德”合起来整体按:“故失道而后德,失德面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的转化步骤和规律演化,当然这个过程反过来也成立的。

比如孔子推行的“克己复礼”,就是为了最终的“天下归仁”,并在回答颜渊关于“仁”的问题时直抒胸臆:“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但所谓“上德近乎道”,“上德”仍旧不是“道”,因为它们之间还隔了“自视、自见、自伐、自矜”的四层障碍。故老子既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并把它们都纳入了“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整体发展过程和循环体系之中。

文章图片7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迭代精进,螺旋式上升

其实他所说的这个“为道日损”的“七层障碍”法,跟我发明的《宇宙大循环体系》图中所揭示的循环过程一致,任何人若能按照图中右边“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路径“为道日损”,从人道“万物”损到地道“三”,从地道“三”损到天道“二”,从天道“二”返回到道“一”,并在返回到道“一”的同时,损掉四层'道’的障碍:自视、自见、自伐、自矜,然后你就“其在道也”,悟道了,就可以在“道”的终极维度和层次里对“无”用“为”,“上德无为而无以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了。

看到这也许有人就要问了,即便你前面的讲的“七层障碍法”是对的,其“道、德、仁、义、礼”的转化规律和演化路径也没有问题,为什么你又能把“人道六亲生克”指“万物”,“地道五行生克”指“三”,“天道阴阳太极”指“二”呢?答案很简单,“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尚书·周书·泰誓》),人为万物之灵,统万物以法道,再合适不过,所以老子也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如何统万物以法道呢?生生不息,克己复礼,合起来就是“人道六亲生克”的两大主体活动,所以“礼”代指“万物”没有问题,“人道六亲生克”代指“万物”也没有问题。

文章图片8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接下来再说“地道五行生克”代指“三”的问题,当然老子这里“三”并不是确数那个三,而是多的意思,多了就要讲究合理与公平的问题。比如中国人自古有“地道”的说法,什么是“地道”呢?能合理公平地兼顾整个团体中每个人的利益,实现整个团体的和谐共生,就是“地道”,说白了就是讲“义气”,就是“合理的不公平”,那“五行生克”有没有这个德性呢?五行生克:和而不同,和合共生,命运与共,多方共赢,在恰当不过。所以“义”代指“三”没有问题,“地道五行生克”代指“三”也没有问题。

最后再说“天道阴阳太极”代指“二”的问题,所谓“天道分阴阳,顺生而逆亡”,阴和阳,生和死,本来就是综合辩证的对立统一体,有阴就有阳,有生就有死,既对立二分,又统一一体,而“仁”呢?也是这个道理,“仁”字拆开了看,就是“人二”的意思,所以讲“仁”的时候,一定要站在“阴阳之道”和综合辩证的对立统一性上来看。有仁就有不仁,有上仁就有下仁,道和天地都没有仁或不仁的问题,“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所以“仁”代指“二”没有问题,“天道阴阳太极”代指“万物”也没有问题。

而且以“人道六亲生克”指“万物”,“地道五行生克”指“三”,“天道阴阳太极”指“二”,更能体现《宇宙大循环体系》整体的系统性和系统的继承性问题。比如人道六亲生克,生生不息,家和万事兴,就继承了地道五行生克,和而不同,和合共生,命运与共,多方共赢的核心价值观,地道五行生克的“生克”法则,则又整体继承了天道阴阳太极,顺生逆亡的中心思想,天道阴阳太极,顺生逆亡的对立统一性中,又继承了大道混沌无极,道生万物,生生不息的主体理念。因此,人道六亲生克的“万物”中,暗含了地道五行生克的“三”;地道五行生克的“三”,暗含了天道阴阳太极的“二”;天道阴阳太极的“二”,暗含了大道混沌无极的“一”和“0”,反之亦然。

比如大道混沌无极的“一”和“0”,包含了天道阴阳太极的“二”;天道阴阳太极的“二”,包含了地道五行生克的“三”;地道五行生克的“三”,包含了人道六亲生克的“万物”。然而这些所谓的“一、二、三和万物”,又都不是一个准确的数值和状态,是介于两者或者多者之间的混合态,比如大道,既是一,又不是一,既是0,又不是0;天道阴阳太极,既是二,又不是二,既是一,又不是一;地道五行生克,既是三,又不是三,既是二,又不是二;人道六亲生克,既是万,又不是万,既是三,又不是三。因此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整体循环过程,都是一个动态的发展循环过程,而不是静止不变的某个特定状态。

文章图片9

道,动极而静;物,静极而动

言归正传,人类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路径“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之后,进而就可以再按照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整体发展观和我发明的《宇宙大循环体系》图中循环路径,按逆时针的方向进入下一轮“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整体循环过程,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以至于迭代精进,螺旋式上升。

文章图片10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迭代精进,螺旋式上升

故从'无’到'有’的过程,就是'道’发挥作用的过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弱者道之用”的过程。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所谓“道法自然”亦包含这一过程,并不是人们理解的那样,只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才是“道法自然”的过程。从“有”化“无”的过程,是“道”返回、归位的过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反者道之动”和“为道日损”的过程,亦是“道法自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章图片11

《道德经》中蕴含的《宇宙大循环体系》

“所谓“自然”,就是不加人为干涉的自然而然的生发变化过程。当事物处于'一’的范畴里,它是统一的整体;整部《道德经》核心在道,关键在“一”,没有“道”的思维推导,一切便毫无意义,“一”也就没法展现出它的整体性。得一,抱一,执一,这个“一”即是不“二”。老子在“昔之得一者”章(《道德经》39章)重点讲了“一”的重要性,另外还讲了“载营魄抱一”、“圣人执一”等,强调的都是“一”的无比重要性。在万物的呈现的“自然”图轴上,从无到有就是“有道”,如同站着不动,脚下没有自己一样,那就是“无道”。在““道”的框框里,只有“无”和“有”,此两者构成一个“一”的范畴。

在这个范畴里,“上德下德”的作用如同拦蓄大坝的两扇“门”,将“道生之物”拦蓄在“一”的范畴里,生多少就拦蓄多少,这就是“道生之,德蓄之”的含义。随着事物的持续发展,能继续留下的就是“得”,即“道”和“上德”,“漏掉”的就是“失德”,就是“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中的“失德”,都是“仁、义、礼”的“下德”范畴。佛家所言之“无漏”和“有漏”,亦是此意。

那么具体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反者道之动”的过程,人们又该如何才能进入老子“道”的大门呢?答案是把肉身留在门外,精神经过“四自”的洗礼合格之后,才可以进入“道”的大门,因为每个人都是由精神和肉身两个部分组成的,老子所言之道属于更高维度的物质意识混合态,故如果要进入老子“道”的大门,必须把精神从肉身中分离出来,把肉身留在门外,净化洗涤后的精神混合态才可以进去!这就是第十三章“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有何患”要表达的思想。借用佛家言说:唐僧把肉身抛下,才能到达灵山见佛祖。中国化的佛学,当然是中国化的表述,其道理跟老子所言之道是一致的。

因此,老子悟道之后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因为唯有以“混沌无极,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方能像老子那样谙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理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法。

文章图片12

老子从“混沌无极,无我之境”中,看到了“道生万物,道法自然”

庄子悟道之后说:“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因为唯有以“混沌无极,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方能像庄子那样“庄周梦蝶,化蝶而飞”,“鱼翔浅底,从容自乐”。

文章图片13

庄子从“混沌无极,无我之境”中,看到了“蝶之舞,鱼之乐”

慧能禅师“顿悟”之后,亦有感而发“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因为唯有以“混沌无极,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方能像慧能那样“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文章图片14

慧能从“混沌无极,无我之境”中,看到了“菩提本无树”

邵雍悟道之后说:“以物观物,性也I以我观物,情也。性公而明,情偏而暗。”,因为唯有以“混沌无极,无我之境”,方能像邵雍那样“以物观物”,“一心观万心,一身观万身,一物观万物,一世观万世。”

文章图片15

邵雍从“混沌无极,无我之境”中,看到了“先天易学,皇极经世和以物观物”

阳明先生“龙场悟道”之后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因为唯有以“混沌无极,无我之境”,“明镜之心”,“以物观物”,方能像阳明那样“心即万物之理”,进而“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文章图片16

阳明从“混沌无极,无我之境”中,看到了“心如照妖镜,万物皆现行”

但这样一个悟道的过程,看似简单,但却是宇宙的真相。如此以来就很好解释老子《道德经》所要表达“无为而治”的中心思想了和其中很多章节百思不得其解的内容了,比如: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等等所不胜数的地方都能一通百通,为什么“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因为“无心”。为什么:“不尚贤,使民不争;……常使民无知无欲”,就可以“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还是因为“无心”。否则就是“有心而为”,就是“下德无为而有以为”的层次和境界了。

如此也就很好解释《易经》中咸卦和“无妄卦”的问题了,无心之感,方能至感,无妄之心,方是无心,如此才能像“恒卦”那样“恒久”,像“大蓄卦”那样“德行充沛”,“上德不德”。故“无心而为,对无用为”,就是老子“无为而治”的充分且必要条件。因为只有您悟道之后,才能循道而行,无为而治,没有达到“道”和“上德”的相应维度和层次,对“无”用“为”,只能“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所谓大道至简,大道同源,如此,也就能很好理解《礼记·礼运篇》讲:“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的真正原因了,“混沌无极”方能“无我无私”,“无我无私”方能“天下为公”,“天下为公”方能“大道之行”,“大道之行”方能“天下大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第三十八章就是整部《道德经》承上启下的关键题眼,因为其中关于“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的区别对待,蕴含了老子《道德经》“无为而治”核心思想的充分且必要条件,既要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把握时机,对“无”用“为”,更要求施为者在心性修养上达到“混沌无极、无我无私、心无杂念”的上德至境,这两者缺一不可,否则就可能只达到“下德无为而有以为”的尴尬境地,故“下德无为而有以为”,是最关键的一句,是老子论说社会衰落的第一环,是《道德经》回应社会精英周公德教为何衰落的质疑的核心理论依据。也正是当前我们世界混乱不堪的真正原因,更为我们解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困局,提供了一剂切实可行的灵丹妙药。

英国哲学大师罗素说:“老子的睿智将救赎西方文明,人类的希望在中国”。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也在《历史研究》这本书中提出:“人类的希望在东方,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人的世纪,中华文明必将成为世界主流”。就连美国最有名气的预言家珍妮·狄克逊也说:“人类的希望,在东方中国”。其原因正如庄子对《道德经》哲学所做的总结:“无用者,正所以为大用也;有用者,其用有尽,无用之用,其用无穷,故能成为大用。”,所以我们中华数千年文化所追求的“以道统术,以术得道,以术证道,道正术正”总体性规律,就是宇宙万物“无中生有,有中化无”发展过程的总体规律,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目标。

文章图片18

美国预言家珍妮·狄克逊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虽然我们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也一直在用无数次的盛世之治来成功践行这一点,但世界文明沿这个发展的进程并不会畅通无阻、一帆风顺。然“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所以我们中华文化和中国人始终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总体高度,以无限的大局观认为西方的科学理论和东方的人文理论相互结合,才是人类前行的正确方式。这是我们中华文化与生俱来的“无用之大用”,也是我们中国人的历史使命和伟大担当。

下一节我们就来讲讲“法儒道层级管理”的出处和应用模式。

Ps:以上“七层障碍法”部分内容,参照了皂先生和华夏问道的部分相关思路,欢迎两位同道好友前来指导斧正,谢谢。

作者 | 东方既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