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悲伤无法衡量、理解无法互通,有多少人不是《82年生的金智英》

 昵称8Z856hqm 2021-09-28

本公众号作者:任彧——专注13年的文字匠人。喜欢看电影聊人生。

作家,北京作协会员,影评家

本人新书悬疑惊悚小说《熔炉》已经上市啦,跪求大家多多支持


昨天很愉快地去看了张静初主演的《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可今儿早上就得到一个噩耗,英国演员肖恩康纳利去世了,非常喜欢他演的电影,尤其那部讽刺美国政府的《勇闯夺命岛》,还有和超级大美女凯瑟琳泽塔琼斯演的《偷天陷阱》。

老爷子一路走好。

前些日子参加一个画家朋友的画展,被主持人叫上去发言,接着之前有一位老师提起的话题,画家的称谓,为什么男画家就是画家,女画家就是女画家,然后他又说了一下北京80万剩女的问题,我就跟着这个性别歧视的主题也发表了一些看法。

华曼君的画主要是玫瑰。

80万剩女这个事,我当时听到这个新闻的时候就觉得没什么意义,为什么?就算从纯数学角度出发,中国现在男比女多不少,80万剩女也就代表了更多的剩男,为啥大家没人说说剩男的问题?

我前些日子也听过一个关于分析彩礼问题的视频,里面的UP主说了一个很有道理的话,叫社会歧视女性,但无视男性。

现在搜这个新闻也蛮多的

毕竟男人结不了婚都会被归结于自己无能,谁会关心无能的人呢?

当时发言的时候,我就说,有一天我们不再莫名其妙非得关注女性结不结婚这个问题的时候,大概就是我们真的男女平等的时候。

因为结不结婚、生不生孩子都是人家的自由,人家经历过什么,人家什么想法,其他人都不知道,非要用一种观念把别人拴住,把别人变成和自己一样的人,确实是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最喜欢干的,所以科比才有那么一句名言嘛,“这就是我的人生,谁也不要期望我怎么活。”

今年是人类史上灾难的一年.......太多的人死去了,科比也只是其中之一。

扯得有点远了,说回《82年生的金智英》这部电影,电影讲述的东西很简单,就是韩国社会对女性的摧残,用一个极为固化的观念将女性拴在家庭生活当中,充满了歧视与偏见,导致女主角金智英郁郁寡欢,最终精神上出了一点点问题。

电影情节其实并不跌宕起伏,但如果你是一个“明白”人,相信看电影的时候心情会是跌宕起伏的,因为整个电影就是在讲述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慢慢渗入骨髓的歧视与悲哀。

这两天看到一句话,其实正好能形容这部电影的主旨之一,“其实真正能击垮你的,往往不是那些突如其来的灭顶之灾,而是压在你心底,那些看似不值一提日积月累的心事,在某一瞬间,使你彻底崩溃,成为压垮你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都忘了我哪篇文章说来着,是《何以为家》吧?说了选择的权力才是区分我们人与动物的基本条件之一,毕竟动物的思维简单,服从于本能,生存与交配就是他们唯一的目的。可像《82年生的金智英》里演绎的,如果女性天生就是为了家庭而活,她们选择别的生活方式就要受到多方抨击,多方指责,那这些指责的人其实原始的动物又有什么区别的呢?

我以前在文章里也说过,其实不光男人,女生更容易歧视女生,我们可以看到电影,男方的母亲,也就是婆婆这个角色有多么的令人绝望,充斥了最严重的歧视,并且还是掌握着女性自身最大的弱点来攻击女性,属于句句扎心。

婆婆的颐气指使。

但好在女主角金智英的老公还算是个明白人,知道是因为自己的原因,金智英才走到逐渐抑郁的,就算牺牲事业也想要努力帮助自己的老婆。但说到这里,我们其实倒转立场看一下,如果一个男人完全不顾事业而去顾家,导致事业一落千丈,家庭收入骤减,那女人是否真的能理解?相信这里又是一个比例问题……一部分会,一部分不会。

所以男女相互理解起来,有多困难,就显而易见了,尤其在东方三国凸显得最严重,除了中国,也就是受中华文化影响最深的日本和韩国了。

这当然不是说欧美没有,我之前写过《廊桥遗梦》的影评,其实那里面女主角为什么会出轨,就跟固化的家庭有关,整个家庭中,除了女主之外所有人都有家庭以外的圈子,他们可以关注自己的圈子,也可以在圈子里谋求关注,所以他们每个人都轻视家庭这个圈子,而女主恰恰只有家庭这一个圈子,所以女主唯一可以获取关注与情感的地方就是家庭,但偏偏大家都和她不一样,所以她的苦闷就没人能理解了。

最后说个轶事,据说这个电影在韩国上映时,评价非常两极分化,当然也不难理解,就是男性全打低分,女性全打高分。

实际上,如果我们抛开性别歧视,这部电影里更多讲述的是一种寻找自我,因为当一个人完全失去自我,被社会和家庭观念所裹挟成为了一个跟自己想象中完全不一样的人时,那这个人所面对的将是无尽的虚无和无法理解的生命的含义。

所以,任何人都该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力,而不是被社会那些古老而守旧的教条所限制,最终让自己成为一个完全的空壳。

有再好的老公,也需要有选择的权力。


最后给自己打个广告。

我的旧书小说《熔炉》(其实也不是新书了,去年的了),年底将推出英文版,其中涉及了病毒的感染,不过我这里讲述的更多是精神与人格上的一种变异以及融合,并非单纯肉体上的灾难。

就像这次疫情期间,出现了不少群魔乱舞的情景,病毒是很可怕,但更可怕的是我们因为病毒而惊恐,导致去歧视,去作恶,而去变成另外一个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