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邦47岁前还一事无成,却在七年后成开国之君,历史为何选择他?

 脑洞趣味历史 2021-09-28

公元前202年,54岁的刘邦在山东定陶登基称帝,定国号为汉,定国都为“洛阳”。别看他如今意气风华,很难让人相信的是,就在七年前,刘邦还是因私放骊山徒役而被迫隐蔽在山泽之中的通缉犯。

七年,能做些什么?

对于孩子,可以从小学升到初中;

对于情侣,可以从恋人发展成夫妻;

……

人生纵有无数种可能,但若是有一个通缉犯站在你面前告诉你:他能在秦朝末年只用7年时间,就成为大汉王朝的开国之君,你多半会认为他在吹牛吧?

刘邦的履历就是那种夸张到不论怎么看,只要换个名字,就会让人认为是吹牛的级别。

这样的人,我们一般称呼其为:天命之子。

在大家的印象中,天命之子一般都是那种废柴流、退婚流,再不济也带个金手指、老爷爷的形象,怎么看也不像刘邦这样前47年几乎一事无成的类型吧,那么他有什么出彩的地方,能够得到历史的青睐呢?

一、刘邦比别的诸侯更擅长协调各方的利益:出身基层的刘邦,比起其他起义的诸侯们更深知人民的诉求,他在协调社会各方的矛盾时,也更懂得如何获得民众的支持;

两千多年来,古今中外的学者们对于刘邦为何能取得楚汉之争最终胜利的原因分析,从未停止过。

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要数毛主席对刘邦的点评,他老人家的点评从本质上区分了刘邦和项羽、陈胜他们的区别。

众所周知,毛主席很喜欢读史,他一边读还会一边对历史人物的行事作风进行点评,以警醒自己以史为鉴,毛主席在提到刘邦的时候,说了这一番话:“能够打败项羽,是因为刘邦和贵族出身的项羽不同,比较熟悉社会生活,了解人民心理。”

正因为刘邦比其他诸侯们更懂得老百姓的生活环境,更了解老百姓的心理诉求,所以他在处理各阶层的利益矛盾时,也就比其他人做得更加让人满意。

打个比方,某年某地粮食歉收,需要朝廷拨款赈济,这时让刘邦和项羽来处理这件事,刘邦很容易便可以依据当地土地的肥沃程度和人口数量推导出农民家中的存粮,从而给出合适的赈济额度,而贵族出身的项羽,他更在意贵族阶层的利益,显然无法做到像刘邦对老百姓那么贴心细致,高下立判。

在刘邦刚统治天下的时候,构成他势力的三大基本盘是:

1、协助他打赢过楚汉之争的六十万底层“军吏卒”;

2、六大加盟诸侯王为代表的军功阶级;

3、构成社会的主体——老百姓们。

刘邦面临的难题就是如何设计一套,能够让大家都满意的制度,来维持刚建立起来的秩序的稳定性。

一言以蔽之,即如何分配社会财富、如何分配权力、如何解决民生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有多难,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平时管理十几个人时,手底下有那么一两个刺头,管理起来是多么困难,而刘邦需要管理的是以千万为单位的人口基数,其中的难度更是超出想象。

我们先来谈六十万底层“军吏卒”的安置问题,随着大汉朝的建立,天下逐渐趋于稳定,如果还接着维持着这么庞大的军力,以当时的生产力而言,这是非常巨大的一笔开支,所以刘邦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同时保证退伍军人的利益和在职军人的利益。

汉高祖五年五月,刘邦下达了一条关于解散军队,令其归家的诏令,其中提到了给军人分配田地房屋和他们退休后的基本社会待遇:

“五月,兵皆罢归家。诸侯子在关中者复之十二岁,其归者复之六岁,食之一岁。”

按照历史学家李开元在《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中的推算,六十万底层“军吏卒”加上他们的家庭,这一次社会财富再分配所涉及到的人口达到了三四百万人,应授予的耕地总量为3亿亩、住宅总面积为1500万亩。

这个数字结合刘邦下达的命令,里面提到了很有意思的一点:如果归属六国的士卒肯留在关中,那么就给你们免除徭役十二年,待遇从优,如果想回家乡的话,就免除徭役六年,并发放粮食供养一年,直到明年他们种出粮食自给自足为止。

那个时代,能从战场上存活下来的军人,普遍都是青壮年,刘邦想要借着解散军队发放福利的做法将原属六国故地的士卒留在关中地区,此举,很显然就是想削弱诸侯盟友的势力,并且将大量青壮劳动力留在自己的基本盘关中地区上,用来推动关中地区的经济开发。

从这条先拿兵权的政策,咱们就能看出来刘邦在跟诸侯盟友们分配权力这件事上,是抱着压制警惕的态度。

可以说,从一开始刘邦的想法就和诸侯们不一样,诸侯们向往回到春秋战国时期诸侯雄踞一方的时代,而刘邦心中的目标只有一个:加强中央集权。

在刘邦的心中,无论是秦始皇的郡县制,还是项羽想重走的分封制,都是存在缺陷的,君不见秦二世而亡?君不见项羽称霸王时意气风华,却最终众叛亲离的场景吗?

所以,在刘邦的计划里,从一开始就没有异姓王的位置,他更愿意将封王的资格控制在刘姓皇室手中,至于立下大功劳的功臣们封侯拜相就够了。

二、汉朝建立之前,整个社会长期受战争的影响,经济、文化、政治都处于混乱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刘邦并不是第一个尝试用自己理念去治理国家的人,但其他的人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失败了,刘邦能成为汉朝的开国之君,足以说明他的过人之处。

比起刘邦对诸侯们的严格要求,他作为开国之君在处理老百姓利益这方面,做得是相当不错的。

如果说在封建社会发展比较成熟的时期,君王是士大夫阶层利益的代表人,那在中央专制集权还未根深蒂固的时候,刘邦的做法还保留着他在基层时期培养出来的“亲民”的特质。

公元前206年,刘邦在进入咸阳之前,他和秦朝老百姓的立场本来是相互敌对,可刘邦硬是凭借着约法三章逆转了自己的形象,使得本应敌对的双方竟然成了能够一起喝酒吃肉的朋友:秦民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享军士。沛公让不受,曰:“仓粟多,不欲费民。”民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汉书·高帝纪》)

这是什么概念?这只反映出一件事情,那就是在当时老百姓眼里,刘邦是比秦二世更加值得信任的人。

能够做到这个地步,可不仅仅是光靠说几句好听的话就能办到的,老百姓都是务实的人,你只有真切让对方感受到你的诚意,才能打动对方,这至少说明刘邦具有非凡的管理能力。

在汉朝立国后,刘邦的做法,更是深深打动了老百姓的内心。

《汉书·食货志》记载,刘邦刚建立汉朝的时候,百废待兴,人民生活非常困苦:“汉兴,按秦之敝,诸侯记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为了让国民都能够安居乐业,刘邦给民众分配了房屋和田地,其中“民受田:上田夫百亩,中田夫二百亩,下田夫三百亩。(《汉书·食货志》)”

为了不让农民的田地、房屋被商人兼并,刘邦还下达了一条很特殊的命令:“欲益买宅,不比其宅,勿许。”

翻译过来,就是房子只能卖给邻居,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有人炒房,导致民众无家可居的情况。

相比于陈胜吴广起义后只顾自己利益、项羽任人唯亲而言,刘邦的大局观要高出他们一个档次。

刘邦上台后,为了稳定社会,他做出了一个特殊的决定:

“在地方上选择年龄在五十岁以上、有声望有品德的人,担任三老。三老可以协助当地县令管理政事,起到出言献策和监督的作用。”

在通讯和交通不便的古代社会,中央对县以下的区域管理能力非常弱,三老制度就相当于是对郡县制的补充,刘邦希望借助地方名人的影响力来协助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保证地方的稳定性。

受宗法制的影响,古代乡村普遍是以家族为核心聚居生存,一位有名望的老人基本也是自己家族里的掌权人,刘邦拉拢了他们,也就基本上完成了对大汉朝基层社会的管理工作。

今天我们或许很难感受到这一切对整个社会带来的冲击力,但在当时他确实就靠着这一系列的手段,将零散的社会联结为了一个整体,而这恰恰是,陈胜、吴广、项羽和楚义帝熊心等等都没有解决好的问题。

如果说项羽是一名优秀的将领,那刘邦就是一名优秀的政治家,他具有非凡的才能和实干精神,可以在不断的失败中吸取教训,并将其转换成自己成长的养分,一步步推动自己走向成功。

三、刘邦比项羽更善于利用人才:年长的刘邦,性格比项羽更加沉稳,处理起人际关系来,也更懂得听取他人意见的重要性;

历史上从来不缺少说大话的人,但能够把说过的大话变成现实的人,却寥寥无几,刘邦就是这样一个能把自己吹过的牛逼变成现实的男人。

刘邦和项羽都说过不少名言,但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他们见到秦始皇时,刘邦那句“大丈夫当如是”,以及项羽那句“彼可取而代也”。

两句话反映出了刘邦和项羽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也决定了刘邦和项羽不同的结局。

作为一个摸着石子过河的人,刘邦比项羽更知晓顺势而为和沉稳的重要性,我们看刘邦的履历会发现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年轻的时候,刘邦的理想是当游侠,于是他出发去寻找当世豪杰信陵君,打算加入对方门下做门客;

起义的时候,刘邦先是投靠了楚王景驹,等项梁杀死景驹时,刘邦又毫不犹豫投靠了项梁……

这种种都反映出,刘邦是一个非常懂得灵活变通的人,他的所有行为都是为了扩大自身的利益,甚至于这种特性在他后来屡屡失败后,成为了激励他奋勇拼搏的重要力量。

历史上从来不缺少某方面很出众的天才,放在当时的环境里,刘邦虽然很出色,但各方面都算不上顶尖。而刘邦的性格,恰恰为他填补了这些问题:我不会,那么我就重用会的人。

我们来看一下诸侯们推举刘邦为皇帝的时候说的话,讲得非常有意思:

“先时,秦为亡道,天下诛之。大王先得秦王,定关中,于天下功最多。存亡定危,救败继绝,以安万民,功盛德厚。又加惠于诸侯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地分已定,而位号比拟,亡上下之分,大王功德之著,于后世不宣。昧死再拜上皇帝尊号。”(《汉书·高帝纪》)

把这段话拆分一下,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刘邦在平定秦朝和项羽时,立下的功劳最大,理所应当立为皇帝;

第二层含义,刘邦在平定天下后,将地盘分给诸侯们,使他们能够位列王侯,如果刘邦和他们爵位相同的话,不足以衬托出刘邦的恩德,只有皇帝尊号才配得上刘邦的身份。

他们说这话,很显然,就是不满先前项羽分封诸侯王时任人唯亲的做法,如今刘邦给了他们领地,那就是对他们有大功德的恩人啊,说句衣食父母也不过分了。

在刘邦未崛起之前,他们巴结的对象是项羽,如今却站在了刘邦的身边,分享着击败项羽得来的战利品,这就很有意思了。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很容易被人忽视:

“团结少部分人可以依靠情感,而团结大部分人最好依靠利益。”

项羽想把利益都握在自己手里,这显然是不行的,刘邦在这方面就很有魄力,当初韩信威胁他要好处的时候,刘邦很果断就加量满足了韩信的要求。

这不起眼的细节,却成了项羽手底下的人才不断流失的关键,项羽不知道,权力是需要通过分配来稳固的,人不可能把所有的好处都一个人独享了。

后记

刘邦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拍成电影的话,就是一部经典的励志电影。

但比起皇帝的身份而言,在他漫长的人生里,“游侠”才是贯穿他一生的梦想。年轻的时候,他仰慕信陵君的风采,差点投入信陵君的门下,后来在得知信陵君去世的消息后,他每次经过大梁时都会去祭奠信陵君。

公元前195年,刘邦在击败黥布,从前线归来后,又特地去祭祀了一下信陵君,当时自知时日无多的他,明白自己恐怕再也没有来祭奠信陵君的机会了。

于是,刘邦便在大梁安排了五户人家迁到信陵君坟墓附近,专门看守信陵君的坟墓,并要求他们世世代代一年四季都要祭祀信陵君。(《史记·魏公子列传》)

这一幕,让我想起了刘邦曾经高声演唱的那首《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也只有心怀苍生的人,才能写下这样悲凉又充满豪气的句子了。

文/脑洞趣味历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