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读《手推车大作战》

 成都书语 2021-09-29

ABOUT

让一切成为可能

相信改变的力量

《手推车大作战》的封面(不是在腰封)赫然写着这样的推荐语——相信改变的力量,让一切成为可能。

是这样吗?真的只是这样吗?

对于一本历经半个多世纪而不衰的儿童文学,被多次改编为电视剧、广播剧、舞台剧和音乐剧,被美国权威儿童文学评论杂志《学校图书馆》评为“塑造21世纪的100本书”之一,美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简·梅里尔近30部创作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品,岂是那样一句轻飘飘、不痛不痒的推荐语就能道尽的伟大经典。

每次读这本《手推车大作战》,总是会想起《红楼梦》中的开篇语——“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作者是在胡说八道——手推车贩用豌豆枪射大卡车轮胎的战争,让人觉得荒谬可笑。作者刻意在写上推荐序和自序,真实的地名,足以迷惑读者,恍若真的历史事件,当看到落款的时间却又哑然失笑,又被作者“玩”了。

作者却在一本正经——在荒谬的战争故事中浓缩了经济/政治/社会学等各个话题,讨论了战争的起源,庞大与弱小,媒体的谎言,领导统治的真谛,阶层的对立与反抗,税收在商业和政治中的影响,官商勾结与商业贿赂,普通民众的努力和追求,垄断与微型商业形态的关系,孩子与女性的社会角色、一枝独大和多样化的矛盾,等等。

这本书可梳理几条线出发进行讨论。多样的文本形式可以凭借为讨论的一条线:

  • 电话黄页中的暗示

  • 演说稿中的逻辑谬论

  • 卡车司机日记中的独立意志与妥协、客观与矛盾

  • 警察询问笔录中局长的层层设套和马克西的机智反应对比

  • 清洁女工速记中的商业和政治黑洞

  • 卡车司机集体宣言引发的政治经济的生态变化

  • 民众写给媒体信件中的众生相

从战争出发讨论也是一条线,这场非真实的战争涵盖了战争的基本元素。

战争的导火索,关键事件,双方的战争领袖,作战策略,战争的转折点,正面战场,舆论战文字战等全数淋漓尽致展现。藉由这样一场战争的讨论结束,去理解分析历史,即便复杂如一战二战也定会如庖丁解牛般毫无障碍。

如果愿意,我们当然可以进一步讨论战争的诱因。是因为信息不对称,或是沟通不顺畅,或是历史遗留问题,或是为争夺有限资源,还是文化习俗的差异等等。

但我还不愿仅止于此,如前文所述,我还想聊聊媒体在其间扮演的角色,政治统治中使用经济杠杆时的智慧与偏颇,孩子和女性的推动力量,普通民众的弱小与强大……

“大卡车”和“手推车”在现实生活中具体又会是什么呢?他们之间的“战争”在现实世界中的体现又是怎样呢?你我是手推车还是大卡车呢?抑或在不同的维度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呢?!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解读。

这样的书,值得每个人,反复,一直读下去!

文/萌晗(彩虹)      编/阿流

书语荐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