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军为何能和蒙古血拼多年却输给了八旗军 铠甲上的差距就是关键

 思明居士 2021-09-29
文章图片1

明军PK时间最长的敌人是蒙古人,从明朝开国到明朝即将灭亡明军一直在和各路蒙古强人对战,在整个明朝蒙古人进攻的总次数达到了1080次,战争次数达到了明军作战的一半以上,就连著名的明、蒙友好人士朱祁镇也和蒙古人PK了37次。蒙古骑兵难对付,蒙古首级的赏金长期冠绝明朝花红榜,但最后夺取明朝天下的却是满清八旗军,这里面铠甲的因素非常重要。

文章图片2

明代的蒙古人在大部分时间内都非常缺乏铠甲,蒙古人的披甲率甚至只有元朝鼎盛时期的十分之一。元朝时期蒙古骑兵有山西、河北等地的汉人工匠提供铠甲,披甲率高达六成,重骑兵的人数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明军收复了山西、河北后,还不断北伐,缴获了大量装备,蒙古骑兵的披甲率就连年暴跌。

文章图片3

到永乐年间,蒙古人的分支鞑靼人已经被明军打成了骑射轻骑兵。蒙古人能打造一些简单的铁器,也有一定的铠甲铸造能力,但他们缺乏铸造大量铁器的能力。蒙古的铁价非常昂贵,就连不专业的明军士兵也能用一小块铁从蒙古人手中换取整条羊腿改善生活,在明朝初年蒙古鞑靼部的铠甲价格已经达到了一副铠甲换九头大牲口的地步。

文章图片4

瓦剌人因为连年对新疆和中亚用兵,取得过对察合台汗国、哈萨克人的连年大胜,掌握了草原和西域的贸易通道,手中并不缺乏中亚风格的铠甲。因此瓦剌骑兵普遍外穿全身札甲,内穿锁子甲和布面铁甲,部分瓦剌重骑兵还有板札式腿甲、护臂甲和胫甲,瓦剌骑兵的战马也披着突厥风格的金属铠甲。在土木堡之战后,明军至少留下了头盔9000多个,品相完好的铠甲5000多副,这些铠甲按照明朝的标准在20多斤到40多斤之间,但不差铠甲的也先并不在乎,带着大军急冲冲跑到宣府和大同要提款。

文章图片5

明朝时期的蒙古人中还有一个铠甲土豪,那就是俺答汗。俺答汗的部队拥有数万装备精良的骑兵,明军对他部下的描述是马“铁马金 戈,明光耀目 ”, 八角盔兜、镀金钢盔各种铠甲等武器也频繁出现在当时蒙古军中。俺答汗部队铠甲多的原因主要是有白莲教教徒带路,帮助蒙古骑兵夺取汉人工匠,“虏师五十骑到堡, 索我木工、画工、铁工, 往丰州盖”等字样频繁出现在明军的战报中,被蒙古骑兵掳走的汉人工匠被俺答汗安置在板升城中,俺答汗和也先军队披甲率是蒙古人之冠,对明军的威胁自然也最大.

文章图片6

也先和俺答汗在明朝在蒙古强人中算是非主流,到17世纪初蒙古人的铠甲价格已经上涨到90头羊牛羊换一副铠甲的地步,蒙古骑兵披甲率进一步下降,卫拉特联盟规定40户人家每年要集资两幅铠甲。

文章图片7

而在17世纪初八旗军的铠甲已经超过了明军,13副铠甲起家的八旗军在辽东抢走了大量汉人工匠,打造出了青出于蓝的八旗铠甲。徐光启就说:“贼兵所带盔甲面具臂手,悉皆精铁,马亦如之……而无可奈何者,甲坚故也。我兵盔甲,无如略彷赫连氏之制,而即于军中制造,既皆荒铁,胷背之外,有同徒袒,贼于五步之内,专射面胁,每发必毙,谁能抵敌?”,要求明朝打造和八旗军一样的铠甲,徐光启甚至还报了每副铠甲12两的银子要吃回扣。当时明军装备布面甲每副造价是4。5两银子左右,而八旗军的铠甲造价已经达到到了八两银子。

文章图片8

八旗军铠甲的技术脱胎于明军,但舍得用料,也用心保养,在质量上明显超过了明军,更远远超过了蒙古人。铠甲是冷兵器时代最重要的装备,单靠它打不了胜仗,但缺乏它后果却很严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