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熊芳芳辞职事件——我们只是想按自己的想法活一次

 清风湖畔有人家 2021-09-30


今天下午,全国著名语文教师熊芳芳老师宣布辞职,外行可能不太了解,熊老师在中学语文界的的影响力,相当于篮球界的科比。因此,其辞职行为在圈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其辞职信言简意赅,“为党的教育事业奉献了31个春秋,据说还有7年光荣退休。我想将这7年赏赐给自己,按照自己的想法活一次。生命无法重来,不愿一生被人安排。”可以说,熊老师和当年写下“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顾少强老师一样有情怀,没办法,有才华的人总是那么任性。
熊老师简短的辞职信为何能够引起大家极大的关注?关键是熊老师道出了大家的心声,引起了我们强烈的情感共鸣。
人为什么要辞职?我认为主要有两点,要么是钱给的不多,要么是干得不爽。像熊老师这样的全国名师,钱应该不是什么问题,随便出去做一次报告,辛苦费至少得是五位数。因此,熊老师辞职的主要原因应是工作干得不爽,内心憋屈。
名师毕竟是名师,其辞职信中的语言艺术也是运用得非常巧妙,不说学校体制的固化,不说什么培优补差的烦恼,不说什么工作强度的加大,不说什么僵化的管理,也不说什么各种制度中的反人性化,总之,辞职信上的解释均和学校无关,因为“我”想体验一下别样的生活,这是个人的选择,与学校,与体制无关。人生短暂,无论是伟人还是庸人,上帝都给了我们一次公平的机会,因为仅有一次,所以我们的人生才显得弥足珍贵,而熊老师就是不愿憋屈自己,就是想按自己的想法为自己活一次。
可是大多数人的人生状态是怎样的呢?日出而作,日落不息,小心翼翼,战战兢兢,疲于奔命,身心俱疲,周而复始,收入微薄……,我们就像一头拉磨的老驴,围着磨盘转啊转,即使活到一百岁,生命体验也是单一的。单一的色调,单一的生活又何谈精彩呢?
生活就像是一张网,我们都被这网束缚着。“不想干,滚蛋啊!”当你表现厌恶状态时,领导大声呵斥,给你当头一棒。于是你又抬起眼皮,努力干活,因为你还要养家啊,世界之大,你还要谋求一寸立锥之地。“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浪漫潇洒如李白者也会感慨“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可熊老师就是这么任性,还有7年就可以光荣退休,领着高昂的退休金。可是现在呢,被人安排的生活并非己愿,人生宝贵,她只愿望按自己的想法活一次,而且她也有这样的能力。所以她不管不顾,管他什么北清生,管他什么升学率,管他什么课间秩序、自习秩序,我不跟你们玩了,我走还不行吗?人生是丰富的,世界是精彩的,我想去体验体验,就像那大荒山无稽崖下的顽石一般,也想去那诗礼簪缨之族,钟鸣鼎食之家,温柔富贵之乡去游历一番。这是一种真性情。熊老师说走就走,说辞就辞,是一个去实现理想的勇者,而这是大多数庸者所做不到的。
我们大多数人,在各种可实现或不可实现的恐惧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着可悲的现实生活。我们就像那杞人,整天担心天会塌下来,甚至树上掉个苹果我们都会吓一跳。慢慢的我们都成了懦夫,我们害怕生活发生改变,因为我们已经熟悉了现有的生活。 就像《肖申克的救赎》里的瑞德一样,他不知道除了监狱的生活还有其他精彩的活法,所以他逐渐丧失了走出监狱的动力和勇气。
所以,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真正为自己活过一次,我们活得憋屈,活得窝囊,照镜子时也会感到镜中的自己面目可憎。我们为熊老师点赞,其实也是厌恶对自己,厌恶自己的能力匹配不上自己的理想。
无论熊老师辞职之后会如何,我们都要为她的这片赤子之心而点赞。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熊老师,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祝您一路走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