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叶 本品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干燥叶, 是蚕的日常食物, 又名家桑、荆桑、桑葚树、黄桑叶等。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以江苏、浙江一带为多。10-11月间霜后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处方用名】桑叶、霜桑叶、冬桑叶、蒸桑叶、蜜炙桑叶。 【炮制加工】(1)桑叶:拣去杂质,搓碎,缀去梗,筛去泥屑。(2)蜜桑叶:取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淋入净桑叶片中拌匀,闷润,用文火炒至表面深黄色,微有光泽,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桑叶每100kg用炼蜜25kg。 【功效及用法用量】苦、甘,寒。归肺、肝经。属解表药中发散风热药。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之功效。主治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发热头痛,汗出恶风,咳嗽胸痛;或肺燥干咳无痰;咽干口渴;风热及肝阳上扰;目赤肿痛等症。霜桑叶以入冬经霜者良,未经霜者服之可引起呕恶等副作用;蒸桑叶多蒸后入药,疏风清热力逊,多用于清肝明目、止盗汗;蜜炙桑叶增强润燥养肺之力,用于温燥咳嗽者。 常用剂量:5~9g。内服:煎汤;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大剂量单药应用经验】 1.杨士瀛经验:治大肠脱肛。黄皮桑树叶三升(90g),水煎过,带温罨纳之。(《仁斋直指方》)2.治咽喉红肿,牙痛经验:桑叶15~25g,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3.治小儿渴经验:桑叶不拘多少,用生蜜逐叶上敷过,将线系叶蒂上绷,阴干,细切,用水煎汁服之。(《胜金方》)。 【大剂量配伍及名方应用经验】 1.董西园经验:治阴虚日久。治肝阴不足,眼目昏花,咳久不愈,肌肤甲错,麻木不仁。嫩桑叶(去蒂,洗净,晒干,为末)500g,黑胡麻子(淘净)200g。将胡麻擂碎,熬浓汁,和白蜜500g,炼至滴水成珠,入桑叶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钱(6g),空腹时盐汤、临卧时温酒送下。(《医级》桑麻丸)2.冯松杰经验:《神农本草经》中最早提及桑叶:“除寒热,出汗”。《石室秘录》中治贫苦人大汗方中,桑叶十四片,治大汗亡阳,甚至在遏汗丸中用桑叶500g,列为首药,用量非常大。冯师应用桑叶止汗,犹如沸汤泼雪,起效迅速,且不论自汗盗汗,寒热虚实均可使用,用量宜大,每剂30g起用,视病情轻重加减,往往需加量至60~90g时见效显著,最多达120g,一般低于30g止汗效果欠佳。冯师曾治疗一位胁痛、自汗,证属肝郁气滞,兼有血虚者,用自拟疏肝养血方(柴胡10g,白芍15g,当归10g,玄参15g,熟地黄15g,制大黄10g,麦冬15g,丹参15g,牡丹皮15g,金银花15g,川芎5g,防风10g,桑叶45g),方中桑叶用至45g,复诊时加量至90g,服药一月后复诊,症状消失,未再复发。然需注意结核病引起的汗证禁用桑叶,且遇到脾气虚弱、肾元亏虚、热毒内郁证时,当辨证施治,治病求本,方可取效。(《河南中医》,2013年第2期)3.徐玥瑾、万迎新经验:放射线为“火热毒邪”,易损伤气阴,而肺为娇脏,更易受损。燥热、燥邪伤肺,治以清燥救肺汤加减,临床用清燥救肺汤治疗放射性肺炎,方中桑叶用量为20g。桑叶质轻性寒,走肺络而宣肺气,以清透肺中燥热之邪,体现了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的学术思想;由于桑叶入肺、肝二经,古人称之为“肺家肝药”,兼有清肝热的作用,能够防止在肺的气阴两虚时,遭到肝木的反侮,是为君药。(《世界中医药》,2014年第11期)。 【注意事项】 1.不良反应机制:桑葚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致使肠道内的消化酶不能破坏C型产生荚膜杆菌B毒素,而引起出血性肠炎。桑葚含脂肪酸,过量食用对消化道可产生刺激症状。 2.不良反应:过量服用中毒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胀、大便呈果酱样,皮疹、风团、喉咽肿胀,胸闷不适,伴有烦躁不安、精神倦怠、面色青灰、口唇干燥、四肢发凉,严重时因出血性肠炎导致血压下降、脱水、休克而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