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第192条

 新用户1258N1Wf 2021-10-02

阳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痛,翕翕如有热状,奄然发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见《论》192条)。

作者:蒋远东

本条讲了一个太阳伤寒传里引起脾约的过程。

太阳伤寒因转属阳明是一个敌进我退的过程,因为,太阳伤寒是寒邪入里,阳明病是里热外出。太阳伤寒入里的时候是表寒在往里走,是寒在进。纵观伤寒,其寒都是从下焦进入体内的,太阳伤寒因转属阳明也不例外。

当太阳伤寒初入阳明时,是寒进入足太阴脾经了,而不是寒进入足阳明胃经了。因为,太阳伤寒一开始没有影响到足阳明胃经,所以,本条讲,这个阳明病才开始的时候能食。

足太阴脾经是专门为胃输送津液的,当太阳伤寒的寒进入足太阴脾经时,即是夺了脾卦艮上面的阳爻,使整个艮卦变成一个坤卦了,就会出现了一个坤土克水,小便不利的局面;大便自调是寒没有进入足阳明胃经,当寒邪一旦进入阳明胃经、阳明内实的时候大便就不正常了。

其人骨节疼痛是脾阳与寒交争的结果,这里的骨节疼痛是寒痛,如果是热胜了骨节痛是烦痛。因为,脾阳被寒湿所困不能运化,所以,骨节与骨节之间水气不足,寒气袭入骨节之间,骨节疼痛。

翕翕如有热状是寒邪从足太阴脾经进入足阳明胃经的时候激惹了阳明经腑,是阳明经热和腑热奋起反抗的开始。在阳明经热和腑热反抗的时候其人表现出来的是奄然发狂,濈然汗出。奄然是忽然的意思;濈然是连绵不断的意思。病人忽然发狂,突然汗出不断是阳明内热外热抗击寒邪胜利的标志。

《水气篇》说,脉沉主寒,当责有水;这里的水是寒。这个寒湿和胃热都与汗一起被排除体外了,即是“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谷气指的是胃热。

紧脉类似于弦脉,弦脉状如弓弦,按之端直而劲;紧脉较弦脉粗状有力,按之左右弹(tan)指。紧脉代表的是胃气不受寒湿的控制了,胃气已经恢复了(见《辨脉法》),所以,本条讲脉紧则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