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菩提祖师为何神秘失踪?给猴哥留下一副对联,解读后发现惊人秘密_孙悟空

 12345csdms 2021-10-02

2021-09-07 20:20

西游记中身份最神秘的人物毫无疑问,就是菩提祖师。可在孙悟空下山后,菩提祖师就神秘消失了,就像这个人存在都不曾存在过一样。不仅如来对此闭口不谈,就连玉帝、太上老君等人也都装作不知此人存在,他究竟是谁,到底小时候去了哪里?原来,立在当年方寸山门口的一座石碑,给出了答案。

在方寸山门口立有一座石碑,上边有一副对联“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对此,不少人将前一部分解读为“灵山”,意思就是说菩提师祖是佛教众人。而后五个字所谓的“三星”认为就是“心”字的三个点,而斜月则是意为心自己的那一个“弯钩”。简单的说,就是菩提祖师去了佛教的灵山“休息”去了,可这种解释真的靠谱吗?从个人角度,我并不认同这种解释,原因很简单,菩提祖师的做派到掌握的学识早就超过了佛教本身。

在往期的文章中我们也聊过菩提祖师的身份。菩提为佛,祖师为道,而他所传授的道法,从佛教到道教、甚至可以说连墨家的雏形都存在,而做派更是儒家风范。由此可见,他的教学可谓是有教无类,什么都讲,不做局限。不过他却不是封神榜里的通天教主,更不是如来的师弟。结合当时吴承恩写西游的背景映射来看,其实菩提祖师和封神榜中的鸿钧都是同样的设定,甚至我认为晚于西游记出现的封神榜中的鸿钧原型,就是仿照菩提祖师设定的,即此人就是“道”的化身,而映射到现实中其实就是代表着无上皇权的皇帝。

在西游中,菩提祖师明面上是告诫孙悟空不可提及自己,其实也是告诫包括如来、玉帝、太上老君诸人都不可以提及自己,否则后果严重。如此口吻,怎么会是如来的师弟?要知道佛教在西游中的设定,其实是借助玉帝的权势、半依附半合作的状态,所以说菩提祖师真正的身份其实就是虚设的一个人物,一个凌驾于所有“大佬”之上,不管具体事物,但订立游戏规则的那么一个人物。

那菩提祖师后来去哪里了,而门口那副对联又有什么含义呢?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这幅对联中,其实和我们所熟悉的另一幅对联很像,那就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台”其实是指心所在,“方寸”其实是指山的大小,寓意山很小。整句话的解释其实是虽然山只有方寸大小,却拥有灵台,乃是有心、问心所在。而“斜月三星洞”则是月挂三星之地,什么意思呢?三星洞其实可以理解为三心洞,即初心、本心、执念心(你也可以理解为未来心)。在真假美猴王中曾出现二心,而猕猴王其实代表的就是孙悟空的初心。当时的猕猴王其实代表的乃是执念心(未来心)。别看孙悟空乃是保唐僧取经,其实保唐僧一事,依旧是一种执念,持有的是执念心。

那又为何叫斜月三星洞,斜月又指代什么?斜月其实这里指的是残月。所谓斜月三星洞,其实暗喻三心者并不圆满。整个对联实际上说的是菩提祖师对“道”的理解,这里的道不是代表道教也不代表佛教,而是超出两教的存在。那这个对联能否告诉我们,菩提祖师去哪里了吗?答案可能出乎诸位的意料,其实菩提祖师之所以消失,是因为到了消失的时候,但同时他又成功的“驻进”了所有人的心里,这也是为何明明菩提祖师只是出现了短短的几年,却影响到了包括猴哥、如来、玉帝、太上老君等无数人在后来对孙悟空一事的态度上。

后来孙悟空重新回到方寸山时,竟见到方寸山如此破败,当时伤感又无奈。心中困扰,想念着菩提祖师时,却真的见到了菩提祖师。可见,后者一直在他心里,也一直关注着他。到了孙悟空想见之时,也适合相见之时,就出现了。所有说,菩提祖师确实消失了,但又无处不在,进驻所有人的心里。这,其实就是对联的含义,“山虽小,有灵台。斜月残,应三心。不在此,在心里。”而且还有菩提对道的理解,让孙悟空受益匪浅。对此,你是怎么看待菩提祖师的身份,以及他那副对联呢?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