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沙《落花流水纹考》

 liangdatushu 2021-10-02

华 强

(常州大学书画艺术研究院,教授,研究方向:美术理论。 )

华 沙

(上海东华大学服装与设计院,博士,研究方向:设计史论。)

内容摘要:《中国纹样词典》等文献对“落花流水纹”都是这样解释的:产生于宋代,又称“曲水纹”、“紫曲水”。为什么又称“曲水纹”、“紫曲水”没有解释,而对宋代曲水纹的实物,却又认为与落花流水纹没有关系,这又与解释相矛盾。所举宋徽宗书《后赤壁赋画卷》包首所用“落花流水”锦的材料也系无中生有。《中国纹样史》虽对曲水纹有解释,但有逻辑错误,也没弄明白。为此,就落花流水纹的产生、名称及形式的发展演变等做一些考证与探讨。

关键词:落花流水纹;曲水纹;紫曲水;具象形式;抽象形式;

在现有的两部重要文献《中国纹样词典》和《中国工艺美术大词典》中,关于落花流水纹的解释基本是一致的:落花流水纹最早产生于宋代,是成都蜀锦工匠根据唐人诗句“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和宋人词“落花流水红”等含意创作而成。这种宋代颇为流行的织锦装饰纹样又称曲水纹、紫曲水,是以单朵或折枝形式的梅花或桃花等,与水波浪花纹组合装饰的织锦,即称为“落花流水”锦。故宫博物院藏宋徽宗书《后赤壁赋画卷》包首“梅花曲水锦”就是这种锦的代表作。(没有附图)元明以来,“落花流水”纹由一种发展演变为十余种,并为其它工艺品的装饰所广泛采用,统称“落花流水”纹。[[1]]两部词典所附宋代的落花流水锦图也是一样的,(图1)(但都没注明出处,纹样是否为宋代存疑)[[2]]而且都提到“落花流水纹”又称曲水纹、紫曲水,但都没有解释为什么“落花流水纹”又称曲水纹、紫曲水。

图1  宋代织锦 落花流水纹 (采自《中国纹样词典》和《中国工艺美术大词典》)

两部词典关于故宫博物院藏宋徽宗书《后赤壁赋画卷》包首“梅花曲水”锦,就是落花流水锦的代表的举例与事实不符,因为故宫博物院根本就没有宋徽宗书《后赤壁赋画卷》这幅画卷,只有宋高宗赵构草书题写后赤壁赋,马和之画《后赤壁赋画卷》,画卷包首所用锦上也不是“落花流水纹”,而是“凤凰云纹”,纹样中凤凰纹样织的虽不是很清晰,但依稀可见。[[3]](图2)在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宋画全集》中也没有宋徽宗书《后赤壁赋画卷》这幅作品。两部词典中所用故宫博物院藏宋徽宗书《后赤壁赋画卷》包首所用“落花流水”锦的举证材料实际并不存在,系无中生有,以讹传讹。

图2  宋高宗书《后赤壁赋画卷》包首锦帛上的凤凰云纹(采自《宋画全集》)

《中国纹样史》一书倒是对曲水纹做了解释,说“曲水纹是用十字向四周顺向曲折成卍字形,再互相联结成网状的一种纹样,故称卍字曲水,又因其上多饰花朵,所以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所记宋御府所藏名画锦裱所用织锦中,有一种'紫曲水’一名,并注'俗呼落花流水’。今人多以落花流水称之,并成为著名纹样之一。……宋代工艺美术的装饰中,汲取文学题材或直接由文人画家参与,故多产生诗意纹样。在纹样的发展变化中,曲水纹由原来的卍字变为水波,由桃花变为梅花,则另有一番新意。”[[4]]说曲水纹是由卍字变为水波,因其上多饰花朵,所以元代陶宗仪并注俗呼落花流水,今人多以落花流水称之。这种解释显然也是有问题的,因为宋代的曲水纹的形成、形态与作者解释的根本不是一回事。(这个问题在后详解)落花流水纹是如何产生、发展演变的?为什么落花流水纹又称曲水纹、紫曲水?宋代曲水纹、紫曲水到底是什么样的?本文试考证如下以求教于方家。

一、落花流水纹的产生

“落花流水”语出唐代诗人李群玉《奉和张舍人送秦炼师归岑公山》诗:“兰浦苍苍春欲暮,落花流水怨离襟”句。落花与流水有多重喻意,落花随流水是在荣华和消逝中显示出不同的美。暮春时节,桃花随风飘然而下,落入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虽然景色很美,但落花流水春去也,繁华瞬间即逝,好景难再,世事无常,使人不免惋惜、伤感。喻意美好时光象流水一样,飘然消逝。落花流水常出现在古代诗词中,如李白的《山中问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诗境蕴意幽邃。五代南唐李煜《浪淘沙》词:“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表达了作者的惋惜、哀怨、留恋和无奈。宋代欧阳修《夜行船》词:“催行色、短亭暮春,落花流水草连云,看看是、断肠南浦。”在有些宋词、元曲中“花落水流红”还有暗喻男女爱情的意思。“落花流水”一词虽最早出现与唐代,但“落花流水”的绘画作品、纹样却是产生于宋代。在宋《宣和画谱》卷十八,花鸟四,宋崔白(御府所藏二百四十有一),记有“落花流水图四”。[[5]]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十三书记载,宋御府所藏名画锦裱所用绫帛中,有一种“紫曲水”锦,并注“俗呼落花流水”。[[6]]虽然没有发现宋代的落花流水锦实物,但在宋代耀洲窑青釉瓷碗上发现有落花流水纹实物,[[7]](图3)纹样是装饰在碗内中部,水纹与莲花以二方连续的形式排列。陕西历史博物馆也藏有一个北宋青釉落花流水纹碗,纹样是适合纹样的形式,装饰在碗内底部,是一折枝花,花的四周是旋转起伏的水纹,线条流畅,生动优美。文献和实物遗存都证实了落花流水纹最早产生于宋代,应是宋代的画家、工匠从唐宋诗意及落花流水的景色、流水的形态中获得灵感创造出“落花流水”纹。并广泛用于丝织品、瓷器等的装饰。

图3宋代耀洲窑青釉瓷碗上的落花流水纹

二、落花流水纹为什么又称曲水纹、紫曲水

“落花流水纹”又称曲水纹、紫曲水,这句话应与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十三,所记宋御府所藏名画锦裱所用锦帛中,有一种“紫曲水”锦,“俗呼落花流水”。[[8]]有关。由于陶宗仪在书中既没附图也没有解释“紫曲水”为什么又俗呼“落花流水”。我们无法知道陶宗仪所说“紫曲水锦”是什么样的,但从记载可以知道“紫曲水”纹与”落花流水”一定有关。

在宋代李诫《营造法式》卷十四,五彩遍装,琐文有六品中有关于“曲水纹”文图的详细记录:“一曰琐子;联环琐、玛瑙琐、叠环之类同。二曰簟文;金铤、方环之类同。三曰罗地龟文;六出龟文,交脚龟文之类同。四曰四出;六出之类同。以上宜于橑檐方、榑柱头及料内;其四出、六出,亦宜于拱头椽头、方、桁相间用之。五曰剑环;宜于料内相间用之。六曰曲水。或作王字及万字。或作料底及钥匙头,宜于普柏方内外用之。”[[9]](图4)从纹样看,曲水纹与流水纹、水波纹、漩涡纹等水纹纹样不同,是与卍字、工字、王字、天字、丁字、香印、料底或匙头等结合形成的抽象几何纹样,纹样中并没有花的形象,命名为曲水纹可谓准确生动,名副其实。这是宋代关于曲水几何纹的详细图文记载。

图4李诫《营造法式》卷十四的各种曲水纹

《营造法式》中的簟纹、龟纹、曲水纹等图案在宋元关于丝绸的文献中也有所见,其图案和用于建筑装饰的纹样基本相同。从宁夏西夏王陵区出土的工字纹绫和江苏金坛南宋周瑀墓中出土的矩纹纱看,(图5—6)应该都属于曲水几何纹类纹样。[[10]]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卷二十三中所说“紫曲水锦”也应该包括这类曲水纹。

图5西夏王陵出土的工字曲水纹绫    

图6金坛南宋周瑀墓出土的矩形曲水纹纱

但在《中国纹样词典》和《中国工艺美术大词典》中对宁夏西夏王陵区出土的工字纹绫和江苏金坛南宋周瑀墓中出土的矩纹纱解释,与曲水纹、落花流水纹没有关系。[[11]]赵丰先生在《中国丝绸艺术史》中也认为《营造法式》对曲水的图解与落花流水纹完全没有关系。[[12]]但这种断定又与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十三“紫曲水”又称“落花流水”的记录不符。俗称的“俗”有风俗、习俗的意思。是指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或某种事物是由大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即约定俗成,是大众化的,最通行的。大众对“紫曲水”俗称“落花流水”,绝非无缘由,陶宗仪的记录也绝非无缘无故。从《营造法式》和《南村辍耕录》的记载及宋代的纹样实物看,宋代的落花流水纹实际有具象与抽象两种形式,都叫落花流水纹或曲水纹。这是因为抽象的曲水纹是由具象的落花流水纹经过概括、简化、规整等艺术处理演变而来,当时的人们知道这个演变过程,所以对抽象的曲水几何纹依然也称呼落花流水。这就是陶宗仪说“紫曲水”又俗呼“落花流水”的缘故。“紫曲水”是指纹样的色彩,即紫色的曲水纹锦。春秋时,孔子崇尚正色、纯色,贬间色、杂色,正色为贵,间色为贱,紫是由红与蓝混合而成的间色,所以他厌恶紫色,“恶紫之夺朱也。”(《论语·阳货》)意思是邪不能压正、贱不能犯贵、下不能犯上。但到秦汉时期,紫色地位开始上升,汉代紫绶已成公、侯、将军等高官的标志,到唐代紫色仅次于黄色,是最高一级官员的服色,服紫成了封建士子的追求。紫色在宋代依然是尊贵色,首相的礼服是紫色,紫色逐步变为尊贵色,吉祥色。于是紫色的物品、纹样也变得尊贵。在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十三记载宋御府所藏名画锦裱所用锦帛大多是紫色的,如:紫宝阶地、紫大花、紫小滴方胜鸾鹊、紫鸾鹊、紫百花龙、紫龟纹、紫珠焰、紫龙凤、紫曲水、紫汤荷花、紫滴珠龙团等。

之所以认为抽象的曲水纹与落花流水纹没关系,是因为具象、抽象两种纹样形式的巨大差异,想象不出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以具象的思维去看落花流水纹,认为落花流水纹应该有水、有花,这其实是思维与认识的误区。变自然形态为艺术形态,具象形态为抽象形态,是古代纹样图案创作的基本手法,名称是具象的,而纹样则是抽象的,在中国纹样史中并不罕见。新石器时代彩陶上的许多抽象的几何纹:三角形、菱形、旋纹、圆点、条纹、云雷纹等都源于自然界的动植物及其它景物,如新石器时代彩陶上几何形的植物纹、花卉纹、鸟纹、鱼纹、蛙纹等,都是经过概括、简化、规整、秩序等艺术手法,由自然形态演变为抽象的几何形态的,也就是说几何纹是抽象的结果。李泽厚在《美的历程》远古图腾中通过对彩陶几何纹样的分析,认为“仰韶、马家窑的某些几何纹样已比较清晰地表明,它们是由动物形象的写实而逐渐变为抽象化、符号化的。”“由写实的、生动的、多样化的动物形象演化而成抽象的、符号的、规范化的几何纹饰这一总的趋势和规律,作为科学假说,已有成立的足够根据”[[13]]这一时期抽象的几何纹尤为丰富,中国许多抽象的几何纹样都产生在这一时期,说明中国古代先民是有很强的抽象思维和抽象表现能力的。宋代也是几何纹样的大发展期,宋代的几何纹样理性规范,结构严谨、组织细密,如宋代的曲水纹(落花流水纹)、方棋纹、簟纹、锁子纹、金铤、银铤、方环、联环、四出、六出、七巧、八达晕、球路纹、龟背纹等,都具有这样的特征,与宋代谨慎、內敛、严肃的审美风尚是一致的。

所以,宋代的曲水纹(落花流水纹)有具象、抽象两种形态是很自然的,不足为奇。有能看到流水、花朵的具象落花流水纹样,同时也有根据具象落花流水纹经过概括、简化、规整演变出的抽象落花流水(曲水)几何纹样,象万字、工字、丁字、天字、匙头等曲水纹,就是根据文字字形和其它物体的特征创造出的曲水几何纹样。而今天的人们面对这些曲水几何纹样已看不出,也已想象不出它们与具象的落花流水纹之间会有什么关系,从而得出抽象的曲水几何纹与具象的落花流水纹没有关系的错误结论,但在对落花流水纹的解释中,却又说落花流水纹也称曲水纹、紫曲水的矛盾解释。

我们考察了解过宋代落花流水纹的产生及名称的由来后;看过《营造法式》卷十四的曲水纹的文图描述;看过宁夏西夏王陵区出土的工字纹绫和江苏金坛南宋周瑀墓中出土的矩纹纱;看过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关于“紫曲水”又俗呼“落花流水”的记录,就知道《中国纹样史》一书对曲水纹的解释显然是有问题的。首先,曲水纹不是由卐字演变而成变为水波纹的,而是由唐宋诗意、落花流水的自然景色、流水的形态、具象的落花流水纹并结合文字字形等演变出万字、丁字、工字、天字、钥匙头、四斗底、香印等不同的抽象曲水几何纹样。其次,如果说曲水纹是用十字向四周顺向曲折成卍流水字形,再互相联结成网状的一种纹样,那又如何解释丁字、工字、天字、四斗底、香印等不同的曲水形态,这说明《中国纹样史》的作者并没有弄清楚宋代落花流水(曲水纹)的来龙去脉。再次,宋代并没有发现卍字变为波形联缀成四方连续的互相联结成网状的寓意绵延不断,富贵永远的卍字流水、卍字不断头纹样,也没发现卍字流水作地上饰各类花卉的纹样。(图7—8)[[14]]这类纹样是明代中后期才出现的,与落花流水(曲水纹)的寓意已完全不同。把宋代《营造法式》上的卐字曲水纹与明清时期的卍字流水纹进行比对,可以看出纹样的区别还是非常明显的,用明中期以后才出现的卍字流水纹去解释元代陶宗仪所记宋御府所藏名画用的“紫曲水”锦,又俗呼“落花流水”的原因,有违史实和逻辑。

图7明代卍字流水纹

图8 明代卍字流水荷花纹

三、落花流水纹的发展与演变

落花流水纹虽然产生于宋代,但宋代传世的具象落花流水的绘画、织锦,只见记载中,实物行迹罕见,仅在宋代耀洲窑瓷器青釉碗上发现有具象的落花流水纹。抽象的曲水几何纹不仅在文献中有记载,而且纹样实物在宋代的建筑及丝织品装饰中也都有遗存发现。通过对宋代落花流水纹的文献的记载及实物遗存的研究,可以认定宋代具象落花流水(曲水)纹与抽象落花流水(曲水几何)纹是并存的,落花流水纹的发展是由具象向抽象发展,抽象落花流水(曲水几何)纹与卍字、丁字、工字、天字等文字结合,演化出多种曲水几何纹,渐渐失去了落花流水纹原来的寓意,成为一种纯装饰性的纹样。

落花流水纹在元代的纺织品及瓷器上也有应用,但落花流水纹纺织品实物尚没有发现,只有元青花落花流水纹瓷器的实物遗存,纹样是具象的,形式较为单一。

落花流水纹的大发展是在明中晚期及清代,尤其是明中晚期,落花流水纹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明代的落花流水纹主要是具象的纹样,落花流水纹种类很多,形式多样,广泛用于丝织品、瓷器、漆器等工艺品的装饰,用于丝织品上的落花流水纹尤其多,成为具有明代特色的纹样之一。明代的落花流水纹的水纹形态非常丰富,从纹样看有微波荡漾型和巨浪型之分,以桃花、梅花、荷花等花卉点缀其中,纹样中水纹或回旋交错,或跌宕起伏,或微波荡漾,或巨浪翻滚,花卉的形态有花朵,也有折枝花,大小规整、统一,又以有规律和秩序的四方连续、二方连续的形式展开,使得落花流水纹有着很强韵律感和节奏感,完美地体现了重复与节奏、对称与平衡、多样与统一的形式美法则,生动地表现了“桃花尽日逐流水。”“独有梅花落,飘荡不倚枝。”“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的种种意境及心境。(图9—12)

明代还有在落花流水纹中添加鲤鱼,称为落花流水鲤鱼纹,(图13)[[15]]添加飞马,称为落花流水飞马纹,这些变体创新的新纹样,丰富了落花流水纹的种类与寓意。

图9明代落花流水纹

图10 明代落花流水纹

图11明代落花流水纹

图12明代落花流水纹

图13明代落花流水鲤鱼纹

明代的曲水几何纹并不多见,除卍字曲水外,仅在常州明代王洛家族墓出土的四季花绫折裥单裙上发现一个几何形曲水几何纹,(图14)[[16]]此纹样非常独特,以前从未见过,从形态上看应是曲水几何纹,它和宋代的曲水几何纹不同,与常见的流水纹、波浪纹、水波纹、漩涡纹等水纹也不一样,是由一组几何纹样进行正反、上下交错的四方连续的形式排列,纹样有水的动感和美感,虽然是抽象的几何纹,但我们仍能感受到水波的荡漾。不过此纹样虽是抽象的曲水几何纹,但与落花流水的寓意并没有关系;与卐字流水、卐字富贵不断头的寓意也没关系,应是纯装饰的几何纹样。

图14明代的曲水几何纹 (采自常州明代王洛家族墓出土丝织品)

落花流水纹在清代也有发展,与明代多用于丝织品装饰不同,清代的落花流水纹多用于瓷器装饰,由于多装饰在盘、碗、罐、瓶等不同形状的瓷器上,所以落花流水纹的适合和二方连续的形式比较多,在适合纹样中,水纹、花朵等多以对称的形式安排画面,丰富了落花流水纹的艺术形式。

结 语

通过对落花流水纹的文献记载、纹样实物的比对和纹样的命名考证,清楚了落花流水(曲水)纹产生、发展演变的来龙去脉,也就明白了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十三中,“紫曲水”锦,“俗呼落花流水”记载的缘由。需要强调的是:在宋代,由于抽象的落花流水纹(曲水几何)纹是由具象的落花流水纹抽象、演变而来,在早期具象与抽象的落花流水纹(曲水几何)纹的名称寓意是相同的,但以后抽象曲水几何纹的落花流水的寓意渐渐消失。在明清时期常见的卍字流水、卍字富贵不断头纹以及以卍字流水作地上饰各类花卉,或饰四合如意云纹、如意、蝙蝠、寿字等,寓意万方合一、万事如意、万福、万寿、福寿永远等,与宋代的落花流水(曲水几何)纹图形与寓意已没有关系,不能把明清时期装饰有花朵的卐字流水,卐字不断头几何纹看作落花流水(曲水)纹,更不能用这类纹样去解释宋代的曲水纹又称落花流水纹的原因。

落花流水纹虽然产生于宋代,却是在明代中后期发扬光大的,发展演变出几十种样式。由于纹饰优美,富有诗意,深受大众喜爱,广泛运用在丝织品、瓷器等工艺品的装饰上,是我国重要的传统纹样之一。

注释:

[[1]]郭廉夫、丁清、诸葛铠主编:《中国纹样词典》,天津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1页。吴山主编:《中国工艺美术大词典》,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95页。

[[2]]赵丰:《中国丝绸艺术史》(文物出版社2005年版,第165页。)一书中说并没有发现宋元时期此类落花流水锦。由于两部词典都没注明此图的出处,而且不是织锦原图,所以此图是否为宋代的落花流水锦,是令人怀疑的。

[[3]]图2采自《宋画全集·第3册故宫博物院藏画》,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2页。

[[4]]田自秉,吴叔淑生、田青主编:《中国纹样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79页。

[[5]]清孙岳颁、王原祁等:《佩文斋书画谱》卷九十六,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年版。第3057页。

[[6]]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十三,中华书局, 1959年版。第276页。

[[7]]图片3采自张柏主编:《中国出土瓷器全集陕西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1页。

[[8]]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十三,中华书局, 1959年版。第276页。

[[9]]宋李诫《营造法式》卷十四,中华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76页。

[[10]]参见赵丰著:《中国丝绸艺术史》,文物出版社,2005年版,第164-165页。图片5、6也采自此书的第165页。

[[11]]吴山主编:《中国工艺美术大词典》,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10-111页。

[[12]]赵丰著:《中国丝绸艺术史》,文物出版社,2005年版,第165页。

[[13]]李泽厚:《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第18页,第25页。

[[14]]图片7采自高春明著:《锦绣文章——中国传统织绣纹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版,第438页。图片8采自张道一主编:《中国图案大系——第八卷,元明时代》台湾美工图书社,1995年版。第294页。

[[15]]图片9、10、12、13采自吴山编著:《中国纹样全集·宋、元、明、清卷》,山东美术出版社 2009年版。

[[16]]图片11、14采自常州明代王洛家族墓出土丝织品(武进博物馆藏)。

原文发表于《中国美术研究》2018年第25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