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牛!中国农大这11人获国家级重磅表彰!

 昵称37581541 2021-10-03

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中国农业大学作为国家“一流大学”建设 A 类名单中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建校百年以来,始终心系国家前途和民族未来,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先后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十万多名各级各类人才。其中,很多中农学子扎根奋斗在各行各业,并作出重要贡献,他们走进人民大会堂,接受来自党中央、国务院的光荣表彰。本期推送,小编就带大家一睹中农学子的风采!

何中虎

图片

    何中虎,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小麦改良中心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小麦亲本创制与新品种选育团队首席科学家。1980年9月至1989年7月在中国农业大学攻读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何中虎带领团队完成的'中国小麦品种品质评价体系建立与分子改良技术研究'获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CIMMYT小麦引进、研究与创新利用'获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小麦品质遗传改良团队'获2011年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奖。数十年如一日,何中虎校友坚守在农业科研的最前线。2020年11月,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李小云

图片

    李小云,二级教授,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讲席教授、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名誉院长。1982年3月至 1987年7月获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博士学位。自2015年起,李小云教授深入云南省勐腊县瑶族村庄展开深度性贫困综合治理模式创新研究。不仅改变了河边村的贫困面貌,也初步摸索出了以主导产业拉高穷人收入为特点、以复合型产业为核心的深度性贫困综合治理的创新路径。河边实践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被国务院扶贫办领导评价为“扶贫的中国案例”,获得主流媒体广泛报道。2021年2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李小云教授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苏英顺

图片

   苏英顺,现任福建省漳州市农业农村局扶贫开发科科长。1997年本科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园艺专业。

    从事扶贫工作四年,苏英顺不怕苦、不怕累、不攀比,甘当“老黄牛”,主动放弃周末双休。在全省还未启动缓解相对贫困人口政策时率先在漳州市开展试点工作,之后在全市推行,145户537个相对贫困人口得到有效帮扶,防止新增新的贫困。在2021年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苏英顺校友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郭锋

图片

    郭锋,现任毕节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织金县委副书记(挂职),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扶贫与社会服务部扶贫工作处处长。1999年本科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专业。

   2015年以来,郭锋校友全程参与“万企帮万村”行动的方案设计并具体推进行动的落地实施,提出并落实“上下联动纵深动员”“对标台账聚焦精准”“支持服务广聚合力”等一系列有力有效的工作举措,为10.95万家民企参与、帮扶12.71万个村、惠及1564.5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成绩作出重要贡献。在2021年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苏英顺校友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朱有勇

图片

朱有勇,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省科协党组副书记、主席,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2000年获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学位。

2015年,已至花甲之年的朱有勇院士主动请缨到深度贫困的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开展扶贫,把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在当地建立“科技小院”,创办院士科技扶贫指导班,立足农村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精准有效的科技扶贫之路。5年时间,他走遍澜沧村村寨寨、跑遍田间地头,与少数民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受到各族群众真心爱戴和社会各界高度赞扬,被亲切地称呼为“农民院士”。2019年,中央宣传部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2021年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向文胜

图片

向文胜,博士,现为东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黑龙江学者”特聘教授。2001年博士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

曾荣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2015)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黑龙江省青年奖1项、大北农科技奖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2019年8月,拟被表彰为“全国模范教师”。2019年9月5日,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 2020年11月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向文胜校友入选2020年“全国先进工作者”。

曾晓芃

图片

曾晓芃,博士,主任技师,硕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心党委副书记。2002年博士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

主要从事病媒生物防制专业,参与了奥运会等重大公共卫生保障,主持了多项科技部“十五”和“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和支撑计划等课题研究与国家标准的制定,共发表40余篇专业论文,主编3部专著。曾获“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优秀科技工作者”“首都劳动奖章”“奥运卫生保障先进个人”“首都十大健康卫士”等荣誉称号,荣获2020年“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陈瑞爱

图片

陈瑞爱,肇庆大华农生物药品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科学家,动物疾病防控技术研究和疫苗研究专家,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2010届中国农业大学微生物专业博士。

2002年,陈瑞爱校友创立了肇庆大华农生物药品有限公司,一直兢兢业业奋战在动物疫病防控的最前线,带领团队从事动物重大疫病防控技术及动物疫苗的研究,不断攻克行业技术难题,成功应对了几次禽流感和猪蓝耳病危机。她先后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广东省劳动模范等称号;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荣获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中国青年科技奖、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等。2020年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蒋齐

图片

蒋齐,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九三学社宁夏回族自治区委会副主任委员,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2004年获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学位。

34年扎根黄土高原、干旱风沙区从事林业与草地生态、荒漠化治理、资源保育等方面的研究与示范工作,主持30余项科研课题的研发,组建了首批自治区“荒漠化防治与沙旱生资源植物利用创新团队”和省级“防沙治沙与水土保持重点实验室”,成果累计新增产值15多亿元。先后荣获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员创新人才奖、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10年荣获自治区先进工作者,2015年被授予宁夏“塞上英才”称号。享受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和国务院特殊津贴。2020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何培雄

图片

何培雄,2010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现任黑龙江省红卫农场农业科科长,农机工程师。全国农业劳动模范、黑龙江省第十二届劳动模范、全国农村致富带头人。

在红卫农场工作近10年来,他结合垦区水稻生产实际,先后进行了6项发明创造和8项技术改装,取得专利3项,转化科技成果12项,推广农业农机新技术20余项,每年累计为种植户节本增收近300余万元。任管理区主任期间带领种植特色订单水稻4万余亩,每亩为种植户增收近100元,登上央视'点赞中国'栏目。2020年,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吴翠云

图片

吴翠云,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园林系主任、教授。2016年获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学位。

吴翠云校友扎根边疆30年,潜心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构建基于边疆建设的“一体两翼”型园艺卓越人才培养模式。选育早熟梨新品种,探索形成适于新疆盐旱区的红枣直播密植高效优质栽培理论与技术体系,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巾帼标兵”“自治区三八红旗手”“自治区教学能手”“兵团屯垦戍边劳动奖章”“兵团优秀科技特派员”“2020年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招生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