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骆曜:汉末三辅地区也曾传我名号

 秉笔春秋吕书生 2021-10-04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开篇依然提醒大家假期出行时要注意防护呀。汉末乱世战乱频仍,在此期间有些人济世安民,有些则选择浑水摸鱼,也产生了诸多神奇的记载。本篇就来聊聊骆曜。

其实关于骆曜的记载就几句话,案《三国志·张鲁传》引注的《典略》,骆曜在汉灵帝熹平年间就已经活跃在历史舞台了,黄巾之乱的爆发尚在其后,这个时间点张角与太平道还处在积蓄实力阶段,毕竟《后汉书》中提及他们十余年间就发展了数十万信徒,而骆曜造成的影响远不及张角。

“熹平中,妖贼大起,三辅有骆曜”——《三国志·张鲁传》注引《典略》

“角因遣弟子八人,使于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转相诳惑。十余年间,众徒数十万”——《后汉书·皇甫嵩传》

骆曜主要活动范围在三辅地区,汉末时期“三辅”指的是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骆曜可能也是籍贯在三辅地区的人士,身在熟悉的地域更有利于他施展自身的影响力。所幸骆曜没赶上李郭之乱那一阵,三辅地区被祸害得民不聊生,天子要饿肚子,百姓更是出现了人相食的惨剧,在这种情况下人身安全都成问题。

骆曜唯一的事迹就是“教民缅匿法”,这个“缅匿法”没有具体解释,从字面上理解大抵是神奇的“隐身术”或者步法。骆曜凭借这种“缅匿法”在三辅地区扬名,《典略》记载的“妖贼大起”中就包含了骆曜,显然他也鼓动了不少百姓。

“骆曜教民缅匿法,角为太平道,脩为五斗米道”——《三国志·张鲁传》注引《典略》

《典略》这段提到了三个人:骆曜、张角、张脩,张角、张脩分别关联了太平道与五斗米道,唯独就骆曜只伴随着缅匿法,这也说明骆曜发展的信徒们没有一个统一的宗旨,全靠骆曜这个人来联系。不像张角、张脩这样有着一系列的准备,太平道要依靠符水,将其与疾病关联在一起。张脩也有着类似的方法,他让患者待在静室内思过,治好了就收五斗米,能不能好全靠病人自身体质......

“太平道者,师持九节杖为符祝,教病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得病或日浅而愈者,则云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则为不信道”——《三国志·张鲁传》注引《典略》

再继续对比,太平道起事时设立了各方渠帅以及他们自称的将军,五斗米道有一系列“鬼卒”、“奸令祭酒”、“师君”,而这些在骆曜那里都没有看到,这可能也是太平道、五斗米道动辄流传几十载的原因之一,此后就没有关于骆曜的记载了。

如有疏漏,还望指正。

鲍出:鲍出:游侠有心,孝烈之至

綦毋闿:綦毋闿:荆州学宫落成,我也有出力

黄琬诗词:黄琬:谁曾想词人更关注幼年巧对

                         看官如感兴趣,关注下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