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王摇身一变成了行者,从此踏上了西行取经路。师徒二人刚上路,又遇到了一只老虎。 话说唐僧自出发以来,已经碰到了三只老虎。我们知道,老虎是“心魔”的化身,只是这三个“心魔”各有不同。 第一只老虎吃掉了唐僧两个“道心不坚”的随从;第二只老虎和镇山太保刘伯钦苦斗了半日方被杀死,靠的是勇力和忠孝;第三只老虎则比较悲催,和行者一照面,就“动也不敢动动,却被他照头一棒,就打的脑浆迸万点桃红”。吃人不成,反被行者剥了虎皮,做了衣裳。在已然归正的“心猿”面前,“心魔”自然不战而败,不但不能吃人,反而成了修行者的庇护(衣服)。 作者唯恐我们还不明白,就用了一个更形象的故事告诉我们心魔产生的缘由:六贼。 我们先来看看“六贼”的名字: 那人道:“你是不知,我说与你听:一个唤做眼看喜,一个唤做耳听怒,一个唤做鼻嗅爱,一个唤作舌尝思,一个唤作意见欲,一个唤作身本忧。”悟空笑道:“原来是六个毛贼!你却不认得我这出家人是你的主人公,你倒来挡路。” 这六个倒霉的毛贼是西天路上少见的几个非妖怪的反派角色,只是名字怪怪的,怎么都和人身上的零件相关呢? 虽说阿赖耶识又叫藏识,但是我们千万不能把它等同于普通的“记性”或者“记忆”,因为阿赖耶识远比这个概念大的多,大的不可想象。打个比方说,阿赖耶识就像云服务器,里面储藏着这个宇宙的所有数据,佛教叫“含藏万法”;我们每个人不过是无数个终端之一,我们的思想意识无时无刻地会上传到服务器里,被分门别类地贮藏起来,形成各自的“业”;不过由于第七识的“我执”,每个人都将自己和整个宇宙分割开来,因此不能获得打开所有数据的权限,而只能受到业力的左右,不断生死轮回。 凡人用心不正便成贼寇,六识妄动不宁便成六贼,如果再加上他们分别代表的喜、怒、爱、思、欲、忧,则是“七识”。至于第八识,就是自称六贼“主人公”的孙悟空了。 所以修心炼性的第一步,就是打杀六贼。唐僧不识六贼的面目,悟空却知道六贼的来历,所以当唐僧责怪悟空滥杀的时候,悟空说:“师父,我若不打死他,他却要打死你哩。”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打杀六贼,不是消灭六识,不是彻底隔绝感官和关闭思想,而是使它们不要妄动,所以书中写到悟空打杀六贼之后,“剥了他的衣服,夺了他的盘缠”,按说悟空从不贪财,剿灭妖怪后也从没有拿走战利品,这是书中的唯一一次,其实就是提示我们这一点。 六祖慧能在《坛经》里面说很明白: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修行者的六识应当是“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的,而不是“百物不思”。 老子在《道德经》里也说: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去彼取此”,即是“打杀六贼”,“无身”即是“破除我执”。 奈何肉眼凡胎的唐僧,并不能容忍悟空的这种行为,一阵数落,惹得悟空发火,撇下他走了。 观音菩萨早就知道悟空会闹这么一出,所以悟空一出走,观音菩萨就化身为一个老婆婆,给唐僧送来了一领绵布直裰,一顶嵌金花帽,外加一篇定心真言,又叫紧箍儿咒。 孙悟空走而复回,果然中计,穿戴上了这身行头,头上也就有了那一道金箍,从此唐僧就有了制服不安分“心猿”的方法——念紧箍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