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人美貌妻子要以身相许,宋代名医如何度过情色关

 西医也在学中医 2021-10-06

病人美貌妻子要以身相许,宋代名医如何度过情色关

原创2021-10-06 07:35·史记通古今

医者仁心,自古就被医生们所推崇,我们不妨去看一看,古代那些妙手回春的医生们,是如何淋漓尽致展现他们大美医德的吧:

唐介庵甘愿做赔钱的医生

古代有一个不爱钱而又甘愿赔钱的名医唐介庵。

清黄退庵《友渔斋医话》载:清代乾嘉年间,浙江嘉善县的名医唐介庵,因善用大黄,被大家誉为“大黄先生”。他胸怀仁慈,性情厚道。他给穷人治病,只要请一次,下次就自己登门。

他出诊时,几里地之内,就步行而去,从不坐船。还经常带着纸墨笔砚和一些钱,诊完病人,写出药方,不再使病家向邻居求借笔墨。实在贫穷的病人不仅不收费,他还要搭上药费。

曾有一个病家,深秋季节还睡在竹席上,唐先生问:“现在睡竹席不适宜了,何不换上草席?”那人说没有钱买。唐先生回到家里就派人送去了草席。

又有一个病人,依靠手艺生活,好不容易积攒了十两白银,时常放在睡处。

有一天,忽然不见了白银,病人卧病在床,丢了银子寝食不安,请唐先生给他医治服药,竟毫无效果。后来,唐先生了解了内情,就在自己衣袖里带去了十两白银,借诊病之机,暗地放在病人枕头底下。一天早晨,病人发现白银还在,喜出望外,病情也随之好了。

这家人知道了是唐先生做的好事,病家把钱还给了他,而唐先生始终不带让人感恩报德的神色。

唐介庵为人治病,任劳任怨,不辞劳苦,还能舍药舍钱,救济贫苦病人,的确是人品至上、医者仁心。而下面的名医葛可久为友谊而来不受礼的故事同样感人。

明徐祯卿《异林》载:元代著名医家朱丹溪,曾给浙中一位女子治疗劳瘵病,也就我们今天所说的肺结核,疾病即将痊愈,但两侧面颊的红晕斑点始终不去,朱丹溪毫无办法,便对主人说:“要想消除病人面颊的红晕,必须请苏州名医葛可久先生前来。但葛先生性格豪放,不受拘束,你们是请不来的,我给他写信你们带去,他必定会来。”

主人听了十分高兴,制备了带帐幔的小船前去迎接。葛先生看完了书信,没有与家里的客人告辞,便立即登船前来。

葛先生来到病家以后,朱丹溪详细介绍了病人的情况,并叫出女子让葛先生诊视,葛先生说:“这病可以针刺两乳房。”主人听了感到十分为难。

葛可久说:“针刺时可以穿着内衣。”于是拿起针来刺入乳房上的腧穴。说也奇怪,病人两颊上的红晕斑点也随即消失了。

主人非常感谢,拿出丰厚的礼物予以赠送,葛可久笑着说:“我是为朱先生的友谊而来的,哪里是让你来报答的呀!”因此,一点礼物也没有接受。他们的境界,今天看来,依然闪闪发光。

何澄作风正派过得了情色关

在钱财诱惑面前,考验了人的品质,尤其是医家的医德。

那么如果在情色面前,也会经得住考验吗?古代还真有那么一位柳下惠式的名医。

据宋代张杲《医说》载:宋徽宗宣和年间,有位名医叫何澄,医术高明。

有一位读书人,患病多年,多方治疗不见好转,家里也因此贫困潦倒。患者的妻子却长得貌美如花。

一天,读书人的妻子把何澄把他请到家中,又领到隐蔽处说:“我因丈夫得病日久,家产物品早已典卖一空,无法支付医药费用,情愿用身体酬谢医生。”

何澄听后,非常严肃地说:“夫人怎么说出这样的话来?请你尽管放心,我尽力为你丈夫调治,使他痊愈,万万不能以这样的行为对我进行污辱,如果这样做,就算没人来惩罚,也必有鬼神对我问罪。”

经过何澄治疗,她的丈夫病痊愈了,何澄也没有收她家一分钱。

此后的一天,何澄做了一个梦,梦见菩萨把他招入神祠,神祠中的判官对他说:“你为人治病有功,不在病人困难之际搜罗钱财、不贪女色,菩萨将保佑你升官发财。”

几天后,东宫太子有病,朝中御医治疗无方,皇帝下令,征召天下民间医生。何澄应诏进宫,太子服药后病就好了。皇帝很高兴,立即赏钱,并封作太医丞。

何澄是位精究医术的医生,他不仅甘愿免费给贫穷患者治病,更主要的是他能严于律己,保全自己的节操,真实体现了医生这个职业的道德本色。

像何澄这样清廉正派的行医作风,一直是历代医家所尊崇的准则。

在南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的医书中,就强调医生要品行端正,医风正派。明代陈实功在《医家五戒十要》的“五戒”的二戒中规定:凡视妇女及孀尼僧人等,必候侍者在旁,然后入房诊视,倘旁无伴,不可自看。

范彬治病救人不分贵贱

古代医生在救人时,会不分贵贱,而且毫不含糊。就再来说一个名医冒死救农妇的故事。

据明代黎澄《南翁梦录》载:有一个名医叫范彬,家中世代行医,被陈英王任命为自己王府的太医令,掌管王府的医药诊病。也就是陈英王聘用的专职医生。

一天,一个农民敲他家的门急请他出诊,说:“我家妇人生孩子突然发生血崩,出血如流水,面色都发青了。”范彬听后二话没说,拿着药箱就出门,救命要紧吗!

正巧,刚出大门,陈英王也派人来到,说:“英王的贵妃病发寒热,叫你入宫诊治。”而范彬却说:“贵妃的病不算危急,现在有个民妇病危,生命顷刻难保,我需要赶紧去救她,一会就回来。”

宫中来人生气地说:“你要救别人的命,就不顾惜自己的命吗?”范彬说:“我这样做固然有罪,但也是实在没有办法,若不急去抢救民妇,那妇人就会顷刻死去,她的生命就没有希望了,一个家庭就完了。至于我这条小命,希望寄托在英王身上,侥幸得以免死,我愿承担全部罪责。”

说完,急忙赶去抢救民妇了,民妇果然被他救活了。

事后,范彬去拜见陈英王。陈英王责问他为啥才来?范彬就把事情的经过和自己的想法诉说一遍。

陈英王听后不但没有生气,反而高兴地说:“你真是一位贤良的医生啊!既有高明的医术,又有仁慈的爱心,能体贴我的黎民百姓,这正是我所希望的呀!”

范彬冒死救活了民妇,实在难能可贵!其高洁的医风,正体现了“医乃仁术”。《孟子·梁惠王上》说:“无伤也,是乃仁术也。”所以包括范彬在内的历代医家都以“医乃仁术”为行医宗旨、为医德的基本原则。唐代名医孙思邈还强调医生必须“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明代龚廷贤在《万病回春》中的“医家十要”篇中提出,“一存仁心,二通儒道,三通脉理,四识病原,……十勿重利”。

这一切都提醒医生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以人为本,要做到“仁”与“医”相结合,医患相互合作,才能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在范彬的心目中,生命没有高低贵贱;当时,作为一个医生他所要做的就是抢救生命,别无他虑。

而元末明初的名医刘勉曾任太医,在他一生的医疗实践中,也把“不分贵贱,一视同仁”作为自己的信条。他常说,“富者我不贪其财,贫者我不厌其求”。古代医家这种崇尚把患者当作亲人式的医患关系,体现了优良的医风,是十分可贵的。

古代这些医生们在医德上的卓越表现,值得今天的人们吸收借鉴。

总结起来,古代医德的优良传统,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济世救人、普同一等、仁爱为怀的事业准则;二是淡泊名利、廉洁正直、坐怀不乱的医德品质;三是精勤不倦、荟萃众长、不耻下问的治学态度;四是稳重端庄、温雅宽和的仪表风度;五是谦和谨慎、无自妄尊、互相砥砺的同道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