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骨質疏鬆

 健康快活人 2021-10-09

  骨質疏鬆症就是骨頭變脆弱,變成很容易折斷。初期並無特別症狀,患者通常於骨折後才知道已患上此病症。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標準,骨質疏鬆是一種漸進及系統性病變,其特徵為骨質密度低及骨骼組織變稀疏, 從而引致骨骼變脆和增加骨折的機會。

 

An error occurred. Please try again later

骨質疏鬆在初期並無特別徵狀,患者通常於骨折後才知道患上了此病症。骨折的後果嚴重,會引起痛楚、駝背、變矮,不能行動,少數病者會因脊椎折裂而引致腰背痛,甚至可以引致死亡。有百分之十至二十的髖骨骨折者在首年死去,而接近百分之七十永遠失去獨立生活的能力。香港約有一半65歲以上的婦女患有骨質疏鬆症,其中約有一半更年期後的婦女患有骨質疏鬆症。因骨質疏鬆而引致的髖骨骨折個案,在過去20年增加近七成,由2000年的3,678宗上升至2020年的大約6,300宗,鑑於香港的老年人口每年以約4.3%的速度快速增長,及至2029年,髖骨骨折個案將增至每年9167宗。

 

較容易患上骨質疏鬆症群體

先天因素

· 遺傳基因

· 近親家屬曾患骨質疏鬆性骨折

· 體格瘦小,身高體重指標 BMI 低於18.5 (亞洲人適用)

· 亞裔人及白種人

· 女性

後天因素

· 年老

· 身體虛弱(要靠扶手才可以站立起來)

· 在四十歲以後曾經骨折

· 女性:於四十五歲前出現更年期或曾接受過卵巢切除手術(除了懷孕、更年期或切除子宮後,曾停經超過1年)

· 男性:荷爾蒙過低(低睾丸素)

· 長期鈣質攝取不足或接觸不夠陽光

· 厭食症病患者

· 酗酒及吸煙

· 缺乏活動(不作步行和每天站立時間少於四小時)

· 因患哮喘、關節炎、或其他疾病而服用高劑量或長期服用類固醇

· 患甲狀腺病、副甲狀腺病或服用過量甲狀腺賀爾蒙

· 腦退化

 

骨質疏鬆的徵狀

 

  骨質疏鬆是無聲無色的病,病人一般沒有任何症狀。患者通常到發生骨折後,才知道自己患上此病。骨質流失量要達到百分之二十至五十,才能在X光片上看到。骨質疏鬆症患者常見的骨折部位,一般於手腕骨及前臂骨折,脊椎的骨間小樑折斷,椎體出現塌陷,髖部、股骨或股骨頸骨折等。

 

(資料來源: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骨質疏鬆預防及治療中心、香港骨質疏鬆基金會、香港骨質疏鬆學會文獻)

 

骨質疏鬆對生活影響

 

  雖然骨質疏鬆症在初期並無特別徵狀,但患者日常會感到周身疼痛,其特點是全身性疼痛,無固定壓痛點,表現多為鈍痛。骨痛最常見部位有腰背部、髖部及四肢,以腰背痛多見,並沿脊柱向兩側擴散;久坐、久站疼痛加重。骨質疏鬆性疼痛日間輕,夜間重。

 

  如前述,骨質疏鬆除了會有腰背酸痛、腿腳抽筋、以致骨折風險之外。嚴重時,一個噴嚏就能發生壓縮性骨折,多發性壓縮性骨折更是影響心肺功能,導致腹部臟器功能異常。 

 

西醫治療方向

 

  現時西醫仍未有可根治骨質疏鬆方法,治療方案仍集中在藥物控制骨質流失惡化和調整生活習慣入手。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目前只核准多種藥物用以預防或治療骨質疏鬆,這些藥物可減低或停止骨質流失,增加骨質密度,及減低骨折的機會。常用藥物一般分為抗骨流失藥物及促骨生成藥物兩種,包括:雙磷酸鹽類、仿保骨素、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荷爾蒙補充治療、副甲狀腺素等。

 

  日常生活則要注意平衡飲食,保障攝取足夠的營養如鈣質、維他命D、礦物質等。改掉不良習慣如吸煙、酗酒等。恆常運動對骨骼健康尤為重要,對骨骼最有益處的運動便是負重運動,如行路、跳舞、跑步、上落樓梯、太極、八段錦及遠足。

 

中醫食療調節身體機能

 

  中醫學中沒有骨質疏鬆的概念,把骨質疏鬆症歸屬骨痿、骨枯、骨痹等範疇;中醫治療骨質疏鬆症主要以中醫養生概念來調整生活方式,配合非藥物治療,如食療,導引,推拿,針灸和物理治療;而藥物治療方面,包括中藥外用和內服,以補腎益氣、健脾補血、強筋壯骨為先。

 

中醫骨痹證狀

 

  痹證是指因風寒濕或風濕熱之邪侵襲人體肌表、經絡,使氣血凝滯、閉阻不暢,導致肢體、關節疼痛,重著,酸楚麻木,屈伸不利,或關節腫大甚至僵直畸形,肌肉萎縮為主要表現 的一類氣血凝滯、閉阻不暢的病證。現代醫學中的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骨關節炎、痛風、強直性脊柱炎、坐骨神經痛、腰肌勞損等疾病。骨質疏鬆症皆可參考下面作辨證食療。

 

食療原則

 

  依據中醫藥食同源觀點,食療與藥膳兼具滋補作用,達到補腎養肝、強筋壯骨、健脾益胃的效益。痹證初期宜採用祛風、散寒、除濕、清熱等治法,並結合疏通經絡。痹證日久不癒,反復發作,需扶正祛邪,在祛邪的同時,結合補益氣血,滋養肝腎。痹證之風、寒、濕、熱、虛證候不是固定不變的,可以相互轉化,互相影響,故食療當隨證施膳,不可拘泥於一方。

 

選配食療參考

桑葚枸杞飯

桑葚、枸杞各15克,粳米100克,白糖20克。取桑葚、枸杞、粳米淘洗乾淨,放入鍋中,加水適量並加入白糖,文火煎煮燜成米飯。分早、晚2次服食。功效滋陰補腎壯骨。

 

核桃補腎粥

原料:核桃仁、粳米各30克,蓮子,山藥,黑、眉豆各15克,巴戟天 10克,鎖陽6克。將上述用料洗淨,黑眉豆可先行泡軟,蓮子去芯,核桃仁搗碎,巴戟天與鎖陽用紗布包裹,同入深鍋中,加水煮至米爛粥成,撈出巴戟天、鎖陽藥包即成。用法調味鹹甜不拘,酌量服食。功效補腎壯陽、健脾益氣。

 

杜仲山藥粥

鮮山藥50克,杜仲、續斷各10克,糯米50克。先煎續斷、杜仲,去渣取汁,後入糯米及搗碎的山藥,共煮為粥。功效溫補脾腎、強壯筋骨。

 

芪蒸鵪鶉 《食療本草》

鵪鶉2只,黃芪、生薑、蔥各10克,清湯 100mL,胡椒粉、食鹽各適量。將鵪鶉去毛、內臟和爪,洗淨,入沸水中氽1分鐘撈出待用。黃芪切薄片和生薑片、蔥一起裝入鵪鶉腹內,放入蒸碗,注入清湯,用濕綿紙封口,上籠蒸約 30 分鐘,出籠揭去綿紙,出原汁,加食鹽、胡椒粉等調好味,再將鵪鶉扣入碗內,灌入原汁即成。飲湯,食肉,隔日1次。功效益氣健脾。適用於脾虛氣弱所致的消瘦無力,泄瀉,營養不良等。也適於老年人、產婦及體弱者食用。鵪鶉能補五臟,益中續氣,實筋骨,耐寒暑,消結熱。黃芪健脾益氣,利水消腫,斂汗固脫。兩者並用,加強健脾益氣、增力耐勞的作用。

 

肉桂肥鴿 《中國傳統性醫學》

肉桂3克,肥鴿1只。將鴿子去毛及內臟。與肉桂一起加入清水,置大湯碗內,加蓋,隔水燉熟,去肉桂滓。飲湯,食鴿肉,隔日1次。功效補益肝腎,強筋壯骨。應用於肝腎不足證。適用於腦力勞動者肝腎不足所致的少氣乏力等症。本方所主為肝腎不足而致的體力衰減,治宜補肝腎、強筋骨。古書記載,鴿肉能消解藥力,故生病治療用藥期間不宜服食。不宜與豬肉 同食。

 

木瓜生魚飲

薏苡仁、木瓜各50克,生魚 500克,鹽適量。將木瓜洗淨,生魚除去內臟 洗淨,薏苡仁洗淨,放入鍋內,加水適量,放入鹽。將鍋置武火上燒開,文火燉熬 1.5小時, 停火,稍冷,過濾。吃魚喝湯。清熱通絡,祛風除濕。紓緩關節疼痛,活動不便,局部灼熱紅腫,痛不可觸疼痛。

 

巴戟天續斷燉羊肉

(1人量)續斷 2克,羊肉 150克,巴戟天 5克,黨參 5克,生薑、食鹽適量,枸杞子 3克。先將羊肉切塊放入沸水中焯3-5 分鐘,放入燉盅加清水,再將藥材放入同燉1.5-2小時即可食用。功效補肝腎,祛風濕,強筋骨。主治跌打損傷,骨折後期的斷骨再生。

 

桑寄生杜仲燉烏雞

(1人量)烏雞 100克,杜仲 5克,乾品淮山 10克,白朮 3克,瘦肉 25克,桑寄生  5克。烏雞清洗後,去皮及脂肪,洗淨,斬件,飛水去血水;瘦肉洗淨,切小塊,與稍加浸泡的藥材、同放入燉盅內,加適量水,文火燉1.5 小時,加食鹽調味即可。烏雞補益肝腎,強筋骨。主治關節痛,腰膝酸軟。

 

羊肉木瓜湯

原料:羊肉100克,蘋果5克,豌豆300克,木瓜1000克,粳米500克。鹽、胡椒粉適量。將羊肉洗淨,切成六分見方的塊。粳米、蘋果、豌豆淘洗乾淨。然後木瓜取汁待用。然後羊肉、蘋果、豌豆、粳米、木瓜汁,清水適量放入鍋,用武火燒沸後,轉用文火燉,至豌豆熟爛,肉熟。放入適量鹽、胡椒粉調味飲用。木瓜有緩解骨質流失作用。

 

桑葚牛骨湯

桑葚25克,牛骨250~500克,薑、蔥適量。將桑葚洗淨,加酒、糖少許蒸制。另將牛骨置鍋中,水煮,開鍋後撇去浮沫,加薑、蔥再煮。見牛骨發白時,表明牛骨的鈣、磷、骨膠等已溶解到湯中。隨即撈出牛骨,加入已蒸制的桑葚,開鍋後調味後即可飲用。功效強筋壯骨。

 

黃豆豬骨湯

鮮豬骨250克、黃豆100克。黃豆提前用水泡6-8小時;將鮮豬骨洗淨,切段,焯水去沫;然後將豬骨放入砂鍋內,加生薑20克、黃酒200克,食鹽適量,加水1000毫升,經煮沸後,用文火煮至骨爛,放入黃豆繼續煮至豆爛,即可食用。

 

骨質疏鬆症患者日常應作息規律,動靜結合,根據自身情況進行太極、五禽戲、八段錦等健身活動,同時根據其寒、熱、虛、實的體質特點,食用適量適當的食物、藥茶,保持心情舒暢,使人體陰陽平衡,氣血通暢,達到防治和延緩骨質疏鬆症發生的目的。

 

本文部分圖片/影片/文字來自網絡,如涉及來源或版權問題,請聯絡本網。

本文所述各方劑旨在討論用,讀者不宜罔自配服,務必請教註冊中醫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