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板桥的一篇名作,俊雅超拔,一枝一叶总关情,不愧为清代的怪才

 12345csdms 2021-10-09

 今天

文学创作是一种高雅的活动,但也极其耗费体力。若是没日没夜地拼命工作,不仅劳神伤脑,而且会让灵感枯竭,甚至产生极度的疲劳和厌倦感。

同时在筋疲力尽的情况下进行创作活动,必然不可能精雕细刻,即使不是漏洞百出,也会留下很多缺陷,作品质量一定比不上慢工出细活。

图片

郑板桥是著名的清代才子,也是“扬州八怪”之一。他才气纵横,也清高孤傲,以他的能力完全可以富甲一方,甚至成为朝廷大员。可是这位才子不愿随波逐流,经常依靠卖画为生,看似风雅,只不过为了一家老小的生计。

不过毕竟他是一位雅士,如果一直这样心情压抑,必然也会影响他的艺术创作。所以有时他宁愿挨饿,也不愿太过勉强自己。遇到有人求画时,也要看才子的心情。下面介绍郑板桥的一篇名作,俊雅超拔,一枝一叶总关情,不愧为清代的怪才。

图片

《靳秋田索画》

清代:郑板桥

终日作字作画,不得休息,便要骂人;三日不动笔,又想一幅纸来,以舒其沉闷之气,此亦吾曹之贱相也。今日晨起无事,扫地焚香,烹茶洗砚,而故人之纸忽至。

欣然命笔,作数箭兰、数竿竹、数块石,颇有洒然清脱之趣。其得时得笔之候乎! 索我画偏不画,不索我画偏要画,极是不可解处,然解人于此但笑而听之。

图片

作者首先抒写感怀,开篇就想骂人,才子也不是钢筋铁骨,他和常人一样需要休息。可是如果一直闲散,他又觉得不自在,因为创作中可以舒解沉闷之气。作者还自嘲地说,自己真是一脸贱相。

等到作者休息了几天之后,心里又觉得痒痒的,似乎远离书房,就有些对不住那些一直陪伴左右的文房四宝。于是他“扫地焚香、烹茶洗砚”,又准备开始进行创作。

图片

而此时故人之纸忽至,仿佛早已静候多时,就等着大师闭关结束。作者没有推辞,并欣然命笔,还一口气画了箭兰、竹石,而且因为心情放松,自己也对作品颇感得意,很有“洒然清脱之趣”。

最后才子用“偏要画、偏不画”,表达了自己的“古怪”脾气,看似任性,其实正彰显出他的超凡脱俗。

图片

郑板桥还写过一首《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表达了他的不俗襟怀: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曾经担任山东潍县知县,在此期间他画过一幅《风竹图》,赠送给同年的父亲,并将这首诗题写在画上。诗人忙中偷闲,在衙斋里静卧休息,忽然觉得窗外好像有风雨之声。但仔细辨别,原来是清风拂过竹林幽篁,发出萧萧之声,却充满意趣。

作者又由此想到百姓的疾苦,心中立刻有所触动,似乎那些声音都是他们发出的怨愤之言。于是作者感慨地说,只要是民众疾苦,事无巨细,自己都会放在心上,就像画面中的一枝一叶,看似细节,却关乎全局。

图片

如果人们结合这首诗来分析上面的短文,更能感受到郑板桥心系百姓,不辞辛苦,即使节衣缩食,也要慷慨解囊。若是别人威逼利诱,纵然粉身碎骨,也绝不会卑躬屈膝。

郑板桥一生脱俗超拔,不仅艺术水平一流,而且其高洁品质更让后世敬仰。当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起这位出身寒微的才子,并如数家珍地欣赏他的诗画作品时,既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又深刻地感受到其作品的深刻内涵,着实令人敬佩不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