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蒙骜 蒙武 年龄的问题

 新用户51182016 2021-10-10

最近看史记,发现蒙骜蒙武年龄的问题!

huqx11级分类:小说图书被浏览308次2013.05.02
检举
众所周知蒙武乃蒙骜之子
(昭襄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85年),蒙武伐齐。《史记 秦本纪》 据此按蒙武最小年龄20计算(总得及冠吧,毕竟是带兵而且是主将) 则武生于前305年 那么蒙骜大约生于前325年左右。
始皇即位(前246年) 蒙骜王龁麃公等为将军《史记 秦始皇本纪》 则此时蒙骜大约已经80高龄了 蒙武60岁左右 这都还能说得过去 但紧接着蒙骜接连出征。 晋阳反,(始皇)元年,将军蒙骜击定之。。。三年,蒙骜攻韩,取十三城。。。。十月进军骜攻魏氏。。。。五年 将军骜攻魏,定酸枣 燕 。。。。。七年。。。将军骜死《史记 秦始皇本纪》(约86岁)
(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王翦蒙武攻荆,破荆军。《史记 秦始皇本纪》(此时蒙武约82岁,
我总觉得这两父子的年龄可能有问题
也许 (昭襄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85年),蒙武伐齐。《史记 秦本纪》 为蒙骜更合适一些 毕竟80多岁的老头子 还年年东征西讨有点不太合适 那个时候又没飞机更没高铁 有马车还不带减震 路又不好 这么高龄骨头早也散架了吧 还打个什么仗啊
呵呵 自家之言 不知道有没有可以指正一下啊!

秦本纪》:“(昭襄王)二十二年 ,蒙武伐齐。河东为九县。”《六国年表·秦表》:“蒙武击齐。“《齐表》:“秦拔我列城九。”《田齐世家》记载类同。这是秦与齐单独交战的首次记载,而拔齐九城与“河东为九县”凑巧相同,可疑。据上年(秦昭襄王二十一年),“魏献安邑,秦出其人,募徙河东,赐爵,赦罪人迁之。”此九县便是魏之旧地,秦之新疆。齐与秦无接壤,秦击齐,从何发出,拔九城又不能有,不知何意 。另外,齐于此前方灭强宋,气焰正盛,何以一下子便不济如此。再考蒙武,《蒙恬列传》载,恬父名蒙武,为秦始皇将,与昭襄王年间的蒙此当不是一人,两者相距年代几达六十年,而蒙恬祖父蒙骜本为齐人。这不能不视为又一次巧合:祖上为齐人的秦将蒙武居然会有一个同名同姓的人于五十几年前伐齐。考之秦昭襄王二十二 年前后,主持征伐的秦将多为白起、司马错,蒙武仅一见。而五国伐齐就在昭襄王二十三年发生。如果秦出兵参加联合伐 ,蒙武理应是合适的领军人选,可秦国的统兵将领是尉斯离,令人费解。或许这里有一个错误。考之《秦本纪》,秦昭襄王二十二年及二十三年与楚、赵、魏、韩诸王均有会晤,应视之与伐齐有关,各世家都记载了这些会晤,唯《魏世家》记晤秦于破齐后。按《赵世家》载,惠文王十四年,即秦昭襄王二十二年,“乐毅将赵、秦、韩、魏、燕攻齐,取灵丘,与秦会中阳。十五年,燕昭王来见。赵与韩、魏、秦共击齐。齐王败走,燕独深入。”
据此,破齐战争跨度为两年,考虑到齐国强盛的实际情况,用两年时间将其击破,较之仅用一年时间更为合理。因此,前引《史记》“秦拔齐九城”诸记载,极可能是几国的联合战果,被误归于秦一国名下。
《史记》这一点确实是错了 兄台相当厉害
清代的梁玉绳有《史记志疑》 在第171页提到过这个问题 你可以看一下
清代人虽然埋头故纸堆 但是学问做的极好 这是不能否认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