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小明 编辑排版:驽马 崔贯利 小明语录: 如果你把其中任何一个维度的东西,拿出来认为这就是人类的全部,那就犯了极端化思维的错误。 上文中我们了解了一个人心理强大的表现,本文继续分析宗教和艺术中,战胜恐惧的方法。 01.神话故事中国古代所说的,比如道教修仙,其实他修的是一个人的人格里面在潜意识状态下的一种强大。就好比说你冥想的时候,你的灵魂实际上就是在梦里面的自己,是梦里面的潜意识的那个我。 冥想是不是也是个想象? 那么在这里面你会遇到恐惧,所以你看有些人说练气功会有个阶段,这个阶段就是当你冥想到某个阶段的时候,你会看见,有很多很多恐惧东西都围着你。 这就说明你的那些被诱发的,藏在潜意识深处的很多恐惧被你激活了。 这个时候你的人格强不强大?人格若强大,你就能够战胜它。 借着这个故事,我们再来看中国的很多神话故事。 荣格就专门研究中国的神话故事。他也研究了很多其他国家的神话故事,他发现神话故事里面蕴含的,就是这个民族的一些原型。 你也可以认为神话故事实际上是一个民族,他自己整个民族应对自己恐惧的一些方式。所以神话故事是很有价值的。 它为什么叫做一种集体潜意识呢? 就是集体的去应对自己恐惧的一种神话,所以神话,梦境,记忆,想象,它实际上是一件事情。包括大家做的沙盘,绘画,它都是一件事情,它都代表着人处于潜意识状态下我们所产生出来的一些象征。 02.强大的人格人的自控力一般是我们前额叶,这是我们意识的功能。 但是一个人在睡觉、做梦、想象的时候,它是一个潜意识的功能。 潜意识功能居然都可以拥有这种前额叶这样的控制力,或者说让像自己的人格能够强大到战胜自己心里面的各种各样的一种潜意识压抑的恐惧,这就说明这个人的人格修炼的程度已经非凡了。 小明语录: 当前中国心理学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割裂了心理学本身这种多元维度模型的完整性。 所以中国古代也好,印度古代也好,其实都是在修我们精神世界里面,在潜意识状态下,或者说在梦境里面我们的恐惧。 只有在这个情况下战胜了恐惧,我们才是真正的人格的强大。 还有大家都知道的《波若波罗蜜多心经》,这个经里面有一段话,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经里面所反映出的,关于潜意识的梦境和人格的强大。 在这个经里面有一句话叫做“观自在菩萨行至波若波罗蜜多深处”。 这句话实际上就可以理解为进入到一种,就是想象和幻觉和潜意识梦境的状态中,对吧? 到了这个深处看到什么呢?五蕴皆空。 03.没有恐怖就是到了这种时候,把世界看破、看空,看透,人在这种状态下,而且是没有恐怖的。 大家想想,我们很多人,其实白天有很多焦虑,我们焦虑来源我们对自己的能力,能否战胜我们的,就是现实中的困难的一种焦虑。 焦虑实际上也可以认为是一种恐怖、恐惧,恐惧,害怕自己担任不了,害怕自己没有这样的胜任能力,实际上都是我们的一种恐惧。 但是如果一个人在潜意识状态下,都能够战胜所有的恐惧,那么他在真正的现实生活中,他当然也是没有恐惧的,当然他就解决了自己的心理问题。 所以说你可以认为宗教实际上就是用来解决自己心理问题的,艺术也是用来解决自己心理问题的。 道理很简单,就是它们都使用了想象的方法,而且他们都是评估一个人战胜恐惧的能力。就是在想象水平中你多大程度上战胜了恐惧,在梦境中你多大程度战胜了你的恐惧,这才能反映出人格是否真正地修炼到家。 ![]() 小明语录: 评估一个人心理学是否真学懂了?标准只有一个,就是看他是否有心理学的多元思维、多维度角度分析人的视角。 (未完待续) 原创公众号:心伙伴(ID:xhbea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