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波斯鬼怪(3)

 春城春短春芳 2021-10-12



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后,第11战术训练中队的所有飞行训练全部取消。当时,该中队的绝大多数F-4D战机只具备部分任务能力(PMC),仅有8架战机还具备完全任务能力,其中6架还要接受伊朗飞机工业公司(IACI)的大范围检修,并面临零配件缺乏问题。

仅存的这个F-4D战机部队中,有4架经过现代化改造后,可以携挂激光制导炸弹(LGB),而且导航和防御系统也得到了升级。另外,还有4架战机由伊朗飞机工业公司利用革命之前美国交付的配套元件,也进行了现代化改造。



    1980922日,伊拉克入侵伊朗,两伊战争爆发。战争爆发当日,伊拉克空军袭击了梅赫拉巴德。虽然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空军(IRIAF)当时有2架负责快速反应告警任务的全副武装F-4D战机,但是雷达站没能发出伊拉克战斗轰炸机来袭的警报。

    923日,梅赫拉巴德基地的F-4战机参加了伊朗空军组织的第一次反击任务。第11战术训练中队的7F-4D和第12战术战斗机中队的5F-4E战机,在波音707-3J9C空中加油机的保障下,攻击了巴格达附近的阿尔拉希德空军基地。总共有138F-5F-4战机参与了这次行动。阿尔拉希德空军基地在这次袭击行动中惨遭重创,直到19801129日才恢复使用。



在战争第3天,伊朗空军总部决定由第11战术训练中队负责打击伊拉克境内的战略性桥梁。当时,该部队的6架战机具有完全任务能力,可以发射激光制导炸弹。当天,该中队出动2F-4D战机攻击巴士拉省的塔奴米大桥。其中1架战机装有2GUB-10激光制导炸弹和2AIM-7E-2“麻雀”空空导弹,以及3个外部油箱,另一架“指引”战机则配备有2AIM-7“麻雀”空空导弹、3个油箱和4AIM-9J“响尾蛇”空空导弹。


2号僚机发射GBU-10激光制导炸弹后,“指引”战机需要在同一航道上保持激光束照射目标20秒之久。结果,这架F-4D“指引”战机被伊拉克防空导弹严重击伤,原计划紧急迫降,但最终因不能安全紧急着陆,飞行员选择在西拉斯基地附近弹出驾驶舱逃生。




926日,伊朗空军总部命令梅赫拉巴德基地参与另一场针对伊拉克沿海港口和码头的攻击行动,第11战术训练中队再次派出2架具备完全任务能力的战机挂载GBU-10激光制导炸弹攻击巴士拉省。这2架战机成功袭击了巴士拉港口,但在回程途中遭本国海军RIM-66“标准”舰空导弹击中,飞行员丧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