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提醒!草莓扣膜前不防好白粉病,也许错过最佳防治时机!

 沐源农夫 2021-10-12
白粉病是草莓的重要病害之一,一旦发生就会对草莓的产量、品质产生很大影响,那么要如何防治白粉病的发生?地膜前就要做好防护措施了,否则后期可能产生巨大损失。

白粉病的发病原因


1、适宜的温度
草莓白粉病为低温高湿病害,发病适宜温度15℃~25℃,分生孢子发生和侵染适宜温度为20℃左右,高温或是低温都不利此病的发生,特别是温度低于5℃或超过35℃时,白粉病一般不会发生。
2、适宜湿度
空气湿度大,特别是相对湿度80%以上。十分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传播,定植后的秋季如果遇到连续阴、雨、雾、等少日照天气,温度低,相对湿度大时有利于孢子的不断产生,反复浸染发作,致使该病暴发成灾。
3、栽培管理不当
田间栽植密度过大,通风透光条件差,病害易发生;施肥不当,特别是偏施氮肥的田块引起草莓旺长,茎叶幼嫩,病害也易发生。

白粉病为何难防治?


1、草莓白粉病寄生能力强,菌丝体或分生孢子萌发以后不必借道伤口,可以直接通过气孔或直接侵入进寄主器官的表皮,而草莓叶片的气孔数量又是所有果类作物最多的。
2、白粉病病菌的分生孢子特别发达,侵染能力强。在温湿度和营养条件合适的时候,分生孢子和菌丝萌发形成芽管,很容易侵入进寄主表皮细胞;病原菌从萌发到侵入草莓苗只需要短短20~24小时。
图片
3、病菌生长适温和草莓生长发育适温基本重合,在条件适宜时病菌只需要7天时间又会产生新的分生孢子,从而对草莓进行反复侵染危害。
4、白粉病菌很易产生抗药性。很多药物防治效果不好。给防治带来一定难度。

育苗期预防措施



1、平衡施肥

偏施氮肥,草莓会生长旺盛,叶面大而嫩绿容易得白粉病。适量施氮肥、增加磷肥、钾肥的量,可减轻发病。

▼促进光合作用,提质增产
图片叶喷600-800倍图片

图片

2、重点雨后预防

雨后骤晴很容易发病和加重病情,因为白粉病高湿环境下容易大量繁殖。

在雨后要注意排水,对于防病有重要作用;雨后及时打药预防。

如果发现病株,零星的可摘除病叶,并将病株、病叶、病枝、病果等带出棚外烧毁或深埋。

图片

3、药剂注意安全性

首先从苗期开始,喷80%代森锰锌800倍液进行预防,7- 10天喷药一次,连喷3次,与四氟醚唑、乙嘧酚磺酸酯交替使用减轻抗性,病害严重时用露娜森防治。

▼预防广谱,健康守护者▼
图片叶喷400-600倍图片

戊唑醇、三唑类、苯醚甲环唑都是有压苗作用的,建议不要这时候用,对匍匐茎生长有影响。

▼德国进口,杀菌防病,促进钙的吸收▼
图片叶喷1500倍图片

▼超强保护+治疗,延长保鲜期▼

图片叶喷1500-2000倍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