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野战将系列12:曾克林(下) 作者:桅杆 曾克林带领冀热辽军区16军分区部队,于1945年8月底率先进军东北,顺利完成了延安赋予的战略侦察任务,为我方经略东北提供了决策依据,为争夺东北抢占了先机,立下了头功。同时,他麾下的部队也得到快速发展。我军大规模进入东北后,曾克林也得到了重用。但到了后来,曾克林的职务越来越低,1955年只授少将,很多人对此难以理解。今天就来说说这件事。 【曾克林】 (一)新部队大批逃散 曾克林自8月率部进入东北后,部队“吹气球”般地扩大。到当年11月底,曾克林部从4000多人发展到7万多人,整个冀热辽军区挺进东北的部队“膨胀”到10万多人。但自11月16日山海关失守后,蒋军打进东北,并快速向锦州推进。当时的情况是:能打仗的老部队刚到东北,极度疲劳,装备和补给不足,无法打仗;新部队装备好,但成立不久,战斗意志不强。所以,林总审时度势,放弃了“在锦州以西打大仗”这一不切实际的想法,从锦州组织撤退,“准备放弃锦州以及以北二三百里,让敌拉长分散后,再选弱点突击”。 【改造部队】 就在组织锦州撤退过程中,曾克林及冀热辽军区进入东北后发展的新部队,大批逃亡或叛变投敌。到12月中旬,新部队逃亡或叛变达到三分之二,人数达到6万多人。为此,林总在12月13日给延安的电报中说:“在东北新成立的十多个旅,成分皆极坏,皆缺乏觉悟,土匪、宪兵、警察、伪军甚多,真正的工农成分亦被带坏。这些部队全无战斗力。”林总对这些部队的解决办法是混编,即新部队的最大编制为团,并配属到老部队的师(旅)中,以老带新,以稳定部队并提高其战斗力。 应当说,曾克林等冀热辽军区早期出关的干部,在部队发展方面是付出努力、作出贡献的。但由于主客观因素的综合作用,新部队成立不久就出现重大问题,与他们重发展、轻质量有一定的关系。 当时东北不缺武器,所以在招兵时来者不拒,以至于大批流氓、土匪、宪兵等混入队伍。但这个问题是在东北极度混乱的背景下产生的,并非哪一个人的责任。况且,即使大部分逃散或投敌,只留下三分之一,数量也相当可观。也就是说,短短几个月时间,部队由4000多人扩大到2万多人,且留下的都是骨干。 【东北民主联军资料照】 (二)曾克林受重用 所以,林总没有追究任何人的责任,而是努力寻求解决之道,对曾克林仍然是重用的。我们来看看曾克林的职务安排:出关时,曾克林是师(旅)级干部,与梁兴初(山东1师师长)相当,但梁兴初带的是主力部队,地位应高于曾克林。 1946年1月14日,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东北民主联军,同时对总部和二级军区机构进行调整,曾克林任南满军区副司令员。这是正军(纵队)级职务,而梁兴初仍是山东1师师长。当时陈光也只是东满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与曾克林平级。因此就资历而言,曾克林的职务安排已经相当高了。1946年11月16日,南满军区调整3纵班子,曾克林转任3纵司令员。而梁兴初在当年8月3日1纵成立时,才任1纵副司令员兼1师师长,比曾克林还低了半级。 由此可以看出,正是因为曾克林在进军东北中立下了头功,并且所率部队有了很大的发展,才会有上述职务安排的。并且担任当时5个主力纵队之一的3纵司令员,无疑是相当受重用的。 (三)职务曾经短暂下降 1947年9月25日,东总同意南满军区意见,调韩先楚任3纵司令员,曾克林调7纵任副司令员。应当说,3纵自成立以后,虽说是主力,但就没打过什么好仗,战绩平平,远不如同在南满的4纵。曾克林任3纵司令员10个月时间,情况也差不多。直到韩先楚任司令员后,3纵的战绩才开始上升,“旋风纵队”就是在韩先楚接手以后打出来的。此后,3纵打出过很多经典战例,如奔袭威远堡、锦州攻坚、解放海南岛、抗美援朝第一战等等。 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中曾说过,一支部队的战斗力,在于作风、战术和指挥三要素,三者缺一不可。3纵是东野最早成立的5个纵队之一,主要成分是来自关内的老部队,作风、战术都不差。但这两点,只是具备了打胜仗的基础条件,还需要很强的指挥能力。因此,3纵前两任司令员,从程世才到曾克林,都是四平八稳的将领,大兵团指挥能力稍弱。此后,曾克林一直担任7纵副司令员。1948年11月17日,根据全军统一编制及部队番号,四野7纵改编为44军,曾克林任副军长。 (四)开始技术兵种生涯 四野特种兵司令部成立后,1949年2月3日,曾克林由44军副军长调任我军第一个战车师师长,仍为副军级。当时战车师属于技术兵种,军中常规都要高配,所以这次曾克林不算降级。 1949年10月组建空军时,朱老总亲自找曾克林谈话,让他去空军工作,并参与了空军第一个航空混成旅的组建工作。之后,曾克林入空军航空学校学习飞行,毕业后调任海军航空兵部任副司令员(正军级),负责组建海军航空兵1师并兼师长。1979年,时年66岁的老将军担任海军航空兵司令员。所以,曾克林真正的降级,只有从3纵司令员到7纵副司令员这一次。 曾克林是我军开国将军中唯一的陆海空“三栖”将军,不仅指挥过陆军,还指挥过装甲兵、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等技术兵种。由此也可以看出,他有着特殊的才能。应当说,曾克林的带兵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学习能力以及独当一面的能力都很强,其短项是军事指挥比较平稳,尤其是大兵团指挥能力相对偏弱。他任东野3纵司令员10个月时间,没有打出什么好仗,原因即在于此。 韩信认为刘邦的领兵能力只能是10万。说的是每个人在某个方面的能力是有天花板的。比如指挥作战,曾克林指挥1个团或1个师可能得心应手,但指挥1个军(纵队)可能就比较吃力。而转到技术兵种,同样级别的单位,指挥规模要小得多。仅以人数为例:1个陆军师约有12000人,而1个航空兵师3个飞行团,加上所有地勤人员总共才2000人左右。所以,曾克林在海军航空兵工作30多年,也是非常出色的。 最后说一句:对于战将,并不能完全以军衔论英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