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姑苏纪事:历代诗人吟咏苏州的诗篇浩如烟海,多不胜数……

 吴越尽说 2021-10-13


苏/州/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城/市

历代诗词咏街巷

这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城市,历代诗人吟咏苏州的诗篇浩如烟海,多得不可胜数,给后代留下了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在吟咏的诗篇中,其中不乏有吟咏街巷的,且有不少名篇,至今仍闪耀着亮丽的光彩。

吴趋坊

位于景德路黄鹂坊桥南堍北侧,南起景德路,北至西中市皋桥西堍。这是一条古老的街巷,是宋以前苏州六十古坊之一。吴趋坊的得名,源于古代的《吴趋曲》,吴兢《乐府古题要解》云:“旧说吴人以歌其地”。吴趋还是苏州的代称。早在1700年之前,晋代诗人陆机(公元26l—一303)写有《吴趋行》的诗篇。诗云:

吴趋自有始,请从阊门起。

阊门何峨峨,飞阁跨通波。


山泽多藏育,土风清且嘉。

泰伯导仁风,仲雍扬其波。

此后,咏吴趋,歌吴趋,从未间断。明代诗人高启《吴趋行》云:

吴中实豪都,胜丽古所名。

五湖汹巨泽,八门洞高城。


财赋甲南州,词华并西京。

兹邦信多美,粗举难备称。

清末诗人姚承绪,还写有一首《吴趋坊用陆士衡吴趋行韵》诗,佳句有:

巍巍金阊门,车马争奔趋。

土风纪其始,论古有缘起。


飞楼矗云上,画舰随流过。

地灵久钟秀,物产尤称嘉。

他同陆机一样,极力描写苏州的繁荣景象。

山塘街

位于阊门外渡僧桥北堍至虎丘山。唐代诗人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筑了一条长达七里的长堤,时称“白公堤”。白居易有诗纪其事云:

自开山寺路,水陆往来频。

银勒牵骄马,花船载丽人。

芰荷生欲遍,桃李种仍新。

好住湖堤上,长留一道春。

山塘街的古建筑甚多,著名的有“玉涵堂”、“雕花楼”、“五人墓”、“李鸿章祠”等,有不少已列入文物保护单位。自唐以来,历代诗人游赏山塘街,留下了许多佳作,吟咏山塘街的风光。清乾隆皇帝有《山塘策马》诗云:

山塘策马揽山归,淡荡韶春鞭漫挥。

烘受朝晴花蕊绽,润含夜雨麦苗肥。

曰游曰豫所无逸,乐水乐山亦静机。

更喜吴民还易教,重来歌舞较前稀。

诗人赵翼写有《山塘绝句》云:

普惠祠基筑短墙,五人墓木独苍苍。

山塘满路皆脂粉,只少秋风侠骨香。

近代诗人金天翮,也写有《山塘》五律一首:

何处春光美,行行七里塘。

水凉浴凫伯,花暖醉蜂王。

画舫移歌扇,青山映宝坊。

贤愚同一迹,蹑屐为寻芳。

山塘街的几多风光,在诗中得到了充分反映。

百花洲

位于胥门内南侧。宋时,此处建有姑苏馆,专门招待外国使者和高官显宦。据史籍称:南宋淳熙年间(124l——l252),该处建有百花庵,规模宏大,有房房1999九间,每逢农历二月十二百花生日,必有庙会,热闹异常。历代诗人吟咏甚多。南宋诗人杨万里,曾任秘书监,奉命迎接金朝派来的使者,因公务关系,多次到过百花洲,写有《泊平江百花洲》诗:

中吴好处是苏州,却为王程得胜游。

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

岸旁杨柳多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

无怨孤舟无停处,此身自是一孤舟。

明代诗人唐伯虎到此游览,不胜感慨,题《百花洲》诗云:

昔传洲上百花开,吴王游乐乘春来。

落红乱点溪流碧,歌喉舞袖相徘徊。

王孙一去春无主,望帝春心归杜宇。

啼向空山不忍闻,凄凄芳草迷烟雨。

桃花坞

桃花坞大街和桃花坞下塘,在阊门内第一横河之南、北,其处统称“桃花坞”。唐代,这里广植桃树,连绵十余里,春风三月,花开如锦,是苏州人游春观景的好去处。历代文人题咏甚多,明代画家唐伯虎住在这里,也种植桃花,写《桃花坞》诗赞道:

花开烂漫满村坞,风烟酷似桃源古。

千林映日莺乱啼,万树围春燕双舞。

青山寥寂无烟埃,刘郎一去不复来。

此中应有避秦者,何须远去寻天台。

清末,诗人姚承绪到桃花坞去凭吊唐伯虎。他在诗中写道:“桃花坞,别墅苍凉吊伯虎……才大何须书画传,吟残不觉江山古。且莫哀,幸毋苦。君不见金阊亭外桃花红,片片飞英乱云舞。”某年春天,笔者也到桃花坞去寻踪,只见数株挑树,花开灼灼,春风依然,但房屋破旧不堪,并无游人,不觉有所感慨,即口吟一绝:

桃花坞里桃花开,云是唐寅手自栽。

花未忘情岁岁发,几多墨客赏花来。

在诗人的吟咏中,也有不只写一街一巷的,而有综合起来写的。如白居易的“半酣凭拦起四顾,七堰八门六十坊”“水道脉分棹鳞次,里阊棋布城册方”“黄鹂巷口莺欲语,乌鹊桥头冰未消”;张籍的“杨柳阊门路,悠悠水岸斜”;王安石的“朝游盘门东,暮出阊门西”;唐伯虎的“小巷十家三酒店,豪门五日一尝新”等,多得不胜枚举。


来源:《方志苏州》微信公众号
作者:潘君明 
2021年8月27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