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慎吾讲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第十二

 北京润雨 2021-10-13

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第十二


172、饮之类别有四
【原文】
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173、四饮证辨
【原文】
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日: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
其形如肿,谓之支钦。
【讲义】
以饮病之情状,水流之部位而分四饮,曰痰饮,曰悬饮,曰溢饮,曰支饮。若以新久而分,皆留饮、伏饮之类。饮虽有四,独以痰饮名之者。盖水积阴为饮,饮凝阳为痰,分言有四,总为痰饮。痰饮者,津液病之总称,而又以肠间沥沥有声,为痰饮者。犹伤寒为外邪之统名,而又以麻黄汤证呼为伤寒之类,同一例也。

吾人体液循环,稍有障碍,停于局部,即病痰饮。若黏膜、浆膜之分泌亢进,吸收障碍,淋巴液还流障碍,瘀血等,皆是为饮。其病变多在消化、呼吸器等,部位多在胸腹四肢。体液停于脏腑间者,多属痰饮浸于组织中者,多为水气。痰饮者,以平人水谷之气,入胃变化,变化精微,以充肌肉则形盛,否则但化痰饮,水走肠间沥沥有声,其人则瘦。今之慢性胃扩张、慢性炎之有多量黏液者,因胃运动之衰弱,食水停滞不下达小肠,而营养障碍,即此病也。悬饮者,犹物悬挂。胁乃阴阳之道路,悬饮阻抑往来之气,咳则气吸引痛,即浆液性肋膜炎之类。若饮水流行,泛于四肢皮肤肌肉之间,即当汗出而散。设不汗出,凝逆经隧,身体疼重,而为溢饮。经谓溢饮者,暴渴多饮,而溢入肌皮肠胃之外是也。若溢出于胃,从下注上,贮于胸膈之间,壅遏肺气,上逆而内则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外应皮毛,肺气壅而不行,则如肿,故为支饮。
按:溢饮当有四肢水肿,支饮之水,当在胃中。


174、水在心
【原文】
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
【讲义】
坚,实也。筑,悸动也。凡胃中有水者,恒因水势荡漾而心下悸且实,因之横膈膜不能下移动而短气,胃中不能再容水,故不欲饮。汤本氏以此属苓桂术甘汤证。


175、水在肺
【原文】
水在肺,吐涎沫,欲饮水。
【讲义】

连绵不断为涎,轻浮而白为沫。本证即咳而吐涎也,吐多则津液干,故欲饮水。



176.水在脾
【原文】
水在脾,少气身重。
【讲义】

脾主肌肉,且恶湿。濡滞则身重,运转不灵,中气不足而少气。盖因水之新陈代谢发生障碍,肌肉停水多故也。



177.水在肝
【原文】
水在肝,胁下支满,嚏而痛。
【讲义】

胁下为肝之部位,故胁下支满曰水在肝,即今之湿性胸膜炎,牵引作痛也。


178、水在肾
【原文】
水在肾,心下悸。

【讲义】

古人谓,肾气凌心,故筑然而悸也。
按:四饮之水,或流肠间,或流胁下,或归四肢,或在胸膈,当不能尽水之为病,故又设五脏之水以详之。以五脏言病,似与经例不符耳。


179.心下留饮
【原文】
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
【讲义】
留饮即痰饮之留而不去者,非四饮之外,别有留饮、伏饮也。背寒冷如掌大者,饮留之处,阳气所不人也。心下留饮,即胃停水。


180.留饮证
【原文】
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咳嗽则辄已。
【讲义】
“辄已”二字,《脉经》《千金方》皆作“转甚”。缺盆,锁骨上窝肺尖部分,饮留胁下而痛上引缺盆则咳,咳则痛引胁下而转甚,此属悬饮。


181.留饮脉证
【原文】
中有留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脉沉者,有留钦。
【讲义】
胸中属上焦,今为留饮阻碍,气为之短,津不上达,则口渴。饮者湿之类也,流于关节则四肢历节痛。经曰:脉得诸沉者,当责有水,脉不浮,非外之邪也。
水饮之病,有恶水不欲饮者,因胃中水满之故。有渴者,因水不吸收,二者皆以去水为治。



182.伏饮证


【原文】
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剧,必有伏饮。
【讲义】

伏饮即痰饮之伏而不觉者,发则始见身热、背痛、腰疼,有似外感,而兼见喘满咳唾,则《类证活人书》所谓痰之为病,能令人憎寒发热,状类伤寒者也。目泣自出,振振身润动,饮发而上逼液道,外攻隧道。本节当属支饮之类,真武汤证也。


183.饮之脉证
【原文】
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脉双弦者,寒也,皆大下后善虚;脉偏弦者,饮也。
【讲义】

饮水多二句,言饮之新成。食少饮多四句,言饮之渐积。一手见两弦脉,当以正气虚寒论治,弦则为减是也。设一手独弦,明病气偏着,偏着者为实邪,则又当以攻邪论治。咳逆短气是支饮所有,悸是痰饮支饮所俱。《伤寒论》太阳中篇云:“发汗后,饮水多必喘”,又“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夫饮水暴喘为暂时现象,然使胃本无病,则饮后水自下降,不致停蓄。唯胃运动衰弱者,水与胃原有之黏液相和,致胃中停水多而悸,阻碍横膈膜之推动则短气。《医宗金鉴》“喜虚”作“里虚”为是。



184.肺饮脉证
【原文】
肺饮不弦,但苦喘短气。
【讲义】

肺饮,饮之在肺中者。五脏独有肺饮,以其虚而能受也,径言咳脉多弦。今肺饮但喘而短气,义在脉不弦亦属肺饮,非谓肺饮脉必不弦也。


185.支饮脉证
【原文】
支饮亦喘而不能卧,加短气,其脉平也。
【讲义】
尤氏谓支饮上附于肺,即同肺饮,故亦喘而短气,其脉亦平而不必弦。以上节所谓不必见弦,然必不弦。夫咳为肺病,水即是饮,而其脉弦。今云肺饮不弦,支饮脉平,盖胃中有水,亦属咳家,非尽关肺也。属关膈也。



186.痰饮治法
【原文】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讲义】

痰饮皆因机能不振,故当以温药恢复其机能,如小半夏汤、苓桂术甘草汤之类是也。



187、痰饮之苓桂术甘汤证
【原文】
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讲义】

心下,属胃之部位。痰饮,蓄水也。胃有蓄水,气上冲而作胸胁支满,目眩,故用桂枝、甘草化气,白术健脾,茯苓消饮下行,即温药行之之义。



188、苓桂术甘汤肾气丸两方证
【原文】
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讲义】

短气有微饮,即183节微者短气之义。水停心下皆见短气,治水必当利小便。尤氏云:气为饮抑则短,欲引其气,必除其饮。苓桂术甘培胃气以行水,施于胃阳不足之人,症见胸胁逆满。肾气丸治肾虚不能收摄水,施于肾阳不足之人,症见脐下不仁。一病二方,因证而施,而利小便以行水,其法一也。



189.留饮之甘遂半夏汤证
【原文】
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主之
【讲义】

脉伏是水邪压迫,气血不通。欲自利,利反快者,盖水流湿而就下。以下为暂泄其势,故暂安适也。若心下原有坚满,下利后坚满稍弛,但不久仍见坚满,此为留饮不能遽去之候,故用本方以下心下之坚满。汤本氏谓,此证为肝脏左叶肿大,连及心下也,为腹水之一种,因肝脏硬变而起者也。

【方剂】
甘遂半夏汤
甘遂大者三枚,半夏十二枚(以水一升,煮取半升,去滓),芍药五枚,甘草如指大一枚(炙)。
上四味,以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滓,以蜜半升,和药汁煎取八合,顿服之。
按:《千金》甘遂半夏同煎,芍药甘草同煮,复以蜜和二药,汁再煎。又本方剂量皆以枚称,似皆以指大为准。考《医心方》引《小品方》云:人参一枚,以重二分为准,即十二铢。按本方为留饮主方,用于支饮及脚气等气喘者,有缓和之妙。本方不加蜜则无效。


190.水饮脉象之一
【原文】
脉浮而细滑,伤钦。
【讲义】
凡饮病得脉浮而细滑者,为痰饮初病,水邪未深之诊也。饮脉当沉,今脉浮者,水在肺也。伤饮者,外饮之所骤伤,而非停积之水也。


191.水饮脉象之二
【原文】
脉弦数,有寒饮,冬夏难治
【讲义】
尤氏云:脉弦数而有寒饮,则病脉相左。冬则时寒助饮,欲以热攻,则脉数必甚。夏则时热助脉,欲以寒治,则寒饮为碍,故曰难治。
以上二节,以脉测病,疑非经文。


192.悬饮之十枣汤证
【原文】
脉沉而弦者,悬饮内痛。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
【讲义】
脉沉主病在里。脉弦为痛、为饮、为寒、为癖。悬饮结积,在内作痛,故脉见沉弦。尤氏云:脉沉弦,饮气内聚也。饮内聚而气击之则痛。陆氏引经云: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又咳烦,胸中痛。《伤寒论》云: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盖浆液性肋膜炎之类。徐氏云:甘遂性苦寒,能泻经隧水湿,而性更迅速直达。大戟性苦辛寒,能泄脏腑之水湿,而为控涎之主。芫花性苦温,能破水饮窠囊,故曰破癖须用芫花。合大枣用者,大戟得枣,即不损脾也。悬饮原为骤得之证,故攻之不嫌峻而
骤。若稍缓而为水气喘息浮肿,则以本方为丸。


193.溢饮之治法
【原文】
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讲义】
溢饮者,水已流行归四肢,以不汗而致身体疼重。盖表为寒气所侵而疼,肌着湿气而重,以其病属表,夹热者宜大青龙汤。倘咳多而寒伏,则以小青龙汤为当,即今之风水水肿病也。喻氏谓大青龙升天而行云雨,小青龙鼓波而奔沧海,治饮以小青龙为第一义也。


194.支饮之木防己汤证
【原文】
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
【讲义】
支饮上为喘满,下为痞坚,则不特碍其肺,抑且滞其胃矣。面色黧黑者,肾不行水,胃中成聚,营卫不行也。脉浮紧为外寒,沉紧为里实里实可下,而饮气之实,非常法可下。痰饮可吐,而饮在心下,非吐可去,故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也。木防己与桂枝,一苦一辛,并能行水气而散结气。而痞坚之处,必有伏阳,吐下之余,定无完气,故以石膏治热,人参健脾。外虽痞坚,而中无结聚,即水去气行而愈。实者中有实物,气暂行而复聚,故三日复发也。后方去石膏加芒硝者,以其既散复聚,则有坚物,用硝以软坚也。加茯苓者,引饮下行也。
二方皆以利小便去水,后方治急性肾脏炎之尿闭证,失治则常引起全身水肿、胸水及肋膜炎。水在肋膜腔内,非吐下之可愈。
【方剂】
木防己汤
木防己三两,石膏如鸡子大三枚(《千金》作十二枚),桂枝二两,人参四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

木防己、桂枝各二两,人参四两,芒硝三合,茯苓四两。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再微煎,分温再服,微利则愈
按:前方治膈间支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膈间水气,非石膏则不能坠下。越婢加半夏汤、厚朴麻黄汤、小青龙加石膏汤皆此义也。桂枝、人参助胃之阳气,去心下痞坚;防己利水。汤本氏用之治浮肿性脚气及心脏瓣膜病代偿机能障碍性水肿,得捷效。本方重在肿,青龙则有痛有热,后方则病退而复发,加芒硝、茯苓破坚决水。去石膏者,喘满已缓,烦渴必无。


195.支饮之泽泻汤证
【原文】
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讲义】
冒是头昏,神不清晰。眩是头眩。此病水在胃,病源在肾,而症见于脑,与苓桂术甘之头眩相同。无胸胁逆满,故不用桂枝。本方以泽泻为主,故知以利小便为治也。
【方剂】
泽泻汤
泽泻五两,白术二两。
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按:白术甘苦以补脾,则痰不生。泽泻甘咸以入肾,则饮不作。小剂以治支饮之轻者。


196.支饮之厚朴大黄汤证

【原文】
支饮胸满者,厚朴大黄汤主之。
【讲义】
《医宗金鉴》以胸字当是腹字。本方与小承气汤剂量相同,主治则有不同。支饮有在肺、在膈、在腹之异。支饮宜用木防己汤、葶苈大枣汤及本方。水饮在胃,多属胃炎,胃炎可下。自其外证言之,因腹及胸故曰胸满。自其病原言之,则日支饮。上节利小便,本节利大便,病属阳实,皆可下也。
【方剂】
厚朴大黄汤
厚朴一尺,大黄六两,枳实四枚。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腹证奇览》云:胸满而心下有支饮,结实而大便硬,或秘闭,时时心下痛,或吐水者,为厚朴大黄汤证。枳实治胸胁间痰饮结实,厚朴开痞满,和之以大黄,利便涤肠。《名医别录》:凡方云桂一尺者,半两为正(去皮),甘草一尺者,二两为正,今以甘草之重推之,厚朴一尺当重四五两。



197.支饮之葶苈大枣泻肺汤证
【原文】

支饮不得息,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讲义】
《医宗金鉴》云:喘咳不得卧,短气不得息,皆水在肺之急证也。故以本方直泻肺水。支饮留结,气塞胸中,故不得息。以其气壅则液聚,液聚则热结,故与肺痈同治。本证系痰涎壅塞于支气管中



198.支饮之小半夏汤证

【原文】
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
【讲义】
此治支饮上溢而呕之方也。凡外邪上逆作呕,必伤津液而渴,故曰呕家本渴,渴则证明病已从呕去,谓之欲解。若心下有支饮,停蓄胸膈制燥,故呕而不渴,则当治饮。虽然本方为镇呕之祖方,非专为逐饮也。
【方剂】
小半夏汤
半夏一升,生姜半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千金方》以本方治心腹虚冷,游痰气上,胸胁满,不下食,呕逆,胸中冷者。《外台秘要》脚气入心,闷绝欲死,本方极效。《圣惠方》治噎膈,胸咽不利,痰逆食少。杨氏治眉棱骨痛不可忍者,此痰厥也。《保赤全书》治痘疮噎气者。


199.痰饮之己椒苈黄丸证

【原文】

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己椒苈黄丸主之。

【讲义】
痰饮留中则腹满,水谷入胃,但为痰饮,不为津液,故口舌干燥。愈饮只助其下趋之势,使腹益满而口燥不除。
肝脏硬化末期常为腹水而腹肿。本证腹满,或因肝肿。本方治腹水将成。
【方剂】
己椒苈黄丸
防己、椒目、葶苈(熬)大黄各一两。
上四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一九,日三服,稍增,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半两。

防己、椒目、葶苈俱逐里水。椒目尤专主腹中之水。



200.半夏加茯苓汤证
【原文】
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讲义】
饮逆于胃则呕吐,滞于气则心下痞,凌于心则悸,蔽于阳则眩。半夏、生姜止呕降逆,加茯苓止悸去水,半夏、生姜味辛,能散膈间痰饮。呕逆眩者,亦上焦阳虚不能升发,属小半夏汤证,加茯苓以镇悸行水,水去则心下痞自除,故此病是因胃水,非泻心汤证之气痞也。
方剂
小半夏加茯苓汤
半夏一升,生姜半斤,茯苓三两。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本方治过服凉药,致伤中呕吐不食,恶阻不受药者。服本方若仍不受,可用伏龙肝一钱置器中,用水二盏搅之,后静使澄,用此水煎本方用于诸呕吐证,无不奇效。



201.五苓散证
【原文】
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讲义】
实质肾炎为肾脏胀大,本证则属肾间质性肾炎、肾脏萎缩,属慢性证,发生极缓,西医谓不治证。其证为烦渴,小便频数,呕吐,头痛不眠等神经症状。其人全身起贫血,羸瘦极速,此因尿中漏出蛋白质直接使营养减少,且尿毒的瘀滞,间接使营养大起障碍,有时因水肿掩其瘦状。慢性肾脏炎、胸腹腔渗漏液独多,致脐下悸。尿毒瘀于血中,专作用于神经中枢及消化器,故症见吐涎沫,癫眩,头痛,失眠或嗜卧。急性者则昏倒瘓疯,癫痫昏睡,濒于死亡。

本方加葱,可治淋证,加附子,可治翻胃吐食。又本方可治偏疝,或神位性泌尿障碍,一时的蛋白尿、糖尿及心脏性喘息。又小儿上吐下泻,本方加生姜为丸酌服。

【附方】
《外台》茯苓饮
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
茯苓、人参、白术各三两,枳实二两,橘皮二两半,生姜四两。
上六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分温三服。如人行八九里进之。
本方治脚气冲心,合吴茱萸汤有神验。服后呕止食入,小便快利。又胃反吞酸,心下痞或心胸痛者则加半夏。治百日咳有殊效。



202.十枣汤证之一
【原文】
咳家,其脉弦为有水,十枣汤主之。
【讲义】
咳家,指饮在内之咳,水饮在中,逆气上冲而作。非外感之脉浮,虚劳之脉数,故曰脉弦。脉弦为水,咳而脉弦,知为水饮,十枣汤逐水从大小便去。以下九节,题曰咳嗽,有别于肺痿、肺痈、肺胀及外感之突然起病者。



203.十枣汤证之二
【原文】

夫有支饮家,咳烦,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或一岁,宜十枣汤。

【讲义】
本方证为“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又曰“悬饮内病”“咳家有水”“咳烦胸中痛”,合而考之,或属浆液性肋膜炎,虽有咳嗽,其病不在肺,故不列肺痿肺痈篇内。此病若浆液渗出过多,则肺被压迫,不但干咳引痛,且发强度之肺循环障碍,心脏亦为之变其位置,是为阴证。心肺被压迫,有卒死者,不卒死,有延至百日或一岁死者,宜十枣汤治之。


204.支饮脉象
【原文】
久咳数岁,其脉弱者,可治;实大数者死。其脉虚者必苦冒,其人本有支饮在胸中故也,治属饮家。
【讲义】
卒病脉弱者,难治,久病脉反盛者,多不治。非唯饮家,凡病皆然久咳数岁,是非虚劳咳嗽,乃肺胃素不足,气滞不利,津化为饮,上溢胸中空窍之处,即支饮、伏饮之类。内而伏饮,外而风寒,内外合邪,
其病乃发。然久咳必邪正两衰,其脉故弱。脉证相应为可治,实大数者,乃邪热盛而阴血亏,甚则阴气亡,故主死也。脉虚乃上焦宗气不布,痰饮上溢,气逆而冒,因其人本有支饮,故当治饮,不可补虚。


205、小青龙汤证
【原文】
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

【讲义】

倚息,尤氏谓倚几而息,能俯不能仰,此亦支饮之证。其人上焦素有停饮,为时气所触而发。本方双解表里之法也。


206.苓桂五味甘草汤证
【原文】
青龙汤下己,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子甘草汤,治其气冲。
【讲义】
下已,服毕也。多唾,是青龙汤之功效已见,饮去之征。犹今之患支饮者,及其欲愈,必吐稠痰。口燥,亦饮去之征,与渴同样。续后三节,俱举药验。本节服青龙汤已,咳止息平,义寓其中。余证皆外邪解而里饮未除。寸沉,主支饮欲去不能,尺微,是正阳虚于下,故手足亦为之厥逆。阳为饮遏,与瓜蒂散之厥其情相似。气从少腹上冲胸咽,下焦之水上逆也。手足痹者,血虚故也。其气上逆,面翕热如醉之候,复下流阴股者,胃中有热,被饮迫动,或升或降。小便难者,膀胱不输也。时复冒者,卫气扰动支饮。本证三焦俱有水,加以血虚胃热,尤重在气冲。用本方抑逆散饮,兼利于肺,较苓桂术甘汤证有上下之殊。以下共六节,皆仲师设法御变。支饮咳嗽,最为难治。若能灵活运用,随证转方,则妙义无穷,自能应付裕如矣。
【方剂】
桂芩五味甘草汤
茯芩四两,桂枝四两(去皮),甘草(炙)三两,五味子半升。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本方主治心下悸,咳而上冲急迫者,或手足冷,晌惕者。小青龙汤主治内饮外邪触发之咳喘。本方以次五方,无发热、恶风、头痛、干呕等证,但主内饮咳嗽,郁冒冲逆,发浮肿者。若有稠胶痰涎,血丝腐臭,蒸热口燥等证,则非五方所主。


207.苓甘五味姜辛汤证
【原文】
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千姜、细辛以治其咳满。
【讲义】
桂枝主治上冲。冲气即低,乃桂枝之功已著,故去之。今反更咳胸满,是肺中寒饮续出。干姜、细辛协五味为治饮咳之圣药,功能消饮驱寒,故用止咳泄满。茯苓甘草安胃,导之使从下出也
【方剂】
甘五味姜辛汤
茯苓四两,甘草、干姜、细辛各三两,五味子半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208.苓甘五味姜辛夏汤证
【原文】
咳满即止,而更复渴,冲气复发者,以细辛、干姜为热药也。服之当遂渴,而渴反止者,为支饮也。支饮者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复内半夏,以去其水。
【讲义】
此支饮内蓄而复发也。咳满即止,是姜辛之功著,然药势燥胃,法当有渴。此时若冲气而渴,自当治其冲气。今冒呕不渴,是属支饮,则内半夏以去其水。
若无痰饮,服热药当渴。今不渴,知为水饮。水阻胸中阳气,气上逆而冒,冒家气逆,饮亦随之逆而呕。内半夏者,消其水则原因除。
【方剂】
苓甘五味姜辛夏汤
茯苓四两,甘草、细辛、干姜各二两(《千金》《外台》均作三两为是),五味子、半夏各半升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209、苓甘五味姜辛夏仁汤证
【原文】
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者,加杏仁主之。其证应内麻黄,以其人遂痹,故不内之。若逆而内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
【讲义】
水去,故呕止,是半夏之功著矣。然心下之水虽去,而内水外溢以作肿,故犹导前法。表水非麻黄不能除,杏仁与麻黄功用稍似,其性有紧慢之别。以其人血虚,故易之以杏仁。
杏仁与麻黄同治喘,胸满用杏仁,身疼用麻黄逐表水,杏仁合麻黄,逐里水合茯苓、葶苈或巴豆。咳而形肿,或因肺循环淤血。杏仁发汗之虽微,疏肺之力甚大,气不喘则肿自消。
【方剂〕
苓甘五味姜辛夏仁汤
茯苓四两,甘草三两,五味子半升,干姜三两,细辛三两,半夏半升,杏仁半升(去皮尖)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按:本方用于老人慢性支气管炎,兼发肺气肿者,得伟效。


210.苓甘五味姜辛夏仁黄汤证
【原文】
若面热如醉,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加大黄以利之。
【讲义】
胃热上蒸,故面热如醉。此与卫气上逆、面翕然如醉者不同。卫气上逆,病属下焦,证见阴中之阳,故以酸温止之。胃热上冲,此属中焦,故以苦寒下之。虽有姜辛之热,因证承前而来,蓄饮未尽散,寒热并用,各自为功而无妨。干姜与参、术并用,作用在肠,与辛味为伍,作用在肺。大黄则作用在肠,使蠕动加速,引起肠部充血,则面部充血可平所谓诱导法也。
【方剂】
芩甘五味姜辛夏仁黄汤
茯苓四两,甘草三两,五味子半升,干姜三两,细辛三两,半夏半升,杏仁半升,大黄三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按:支饮有时气触动者,有血虚胃热、下焦水逆者,有逆气平而肺饮复动者,有中焦饮遏者,有水气外溢者,更有兼虚夹热,于法可谓备矣。


211、小半夏加茯苓汤证
【原文】
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讲义】
先渴后呕,本无呕病,因渴饮水,水多不下而反上逆也,故曰此属饮家。始渴终饮,但当治饮,不必治其渴也。本方以治呕为主,渴多者可加石膏,呕吐甚者加橘皮,以伏龙肝汁煎服。



【习题】
1.何谓四饮?并各述其见证。
2.支饮用八味丸、木防己汤、木防已加茯苓芒硝汤、泽泄汤、厚朴大黄汤、葶苈大枣泻肺汤、小半夏汤及小半夏加茯苓汤,留饮用甘遂半夏汤,溢饮用大小青龙汤,悬饮用十枣汤,痰饮用己椒苈黄丸。以上各方之主证及药物为何?
3、小青龙治咳逆倚息不得卧,详述其后之五变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