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黄姚 早就有“北有平遥,南有黄姚,东有周庄,西有凤凰”一说。踏进黄姚镇正门,我们看到一座明代建筑的古戏台。据说这座亭阁式古戏台始建于明朝万历初年,以8根木柱为支撑,为简单的檐木石砖瓦结构,雕龙画凤、色彩绚丽、古朴典雅。戏台基部四周以长方形大石板围砌,十分牢固美观。戏台中央悬挂一块木质牌匾,上书三个行草大字“可以兴”。不知道怎么,这古旧的戏台让一句久违多年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宋词萦绕在我脑畔,挥之不去。它却偏又似一位洗尽铅华的绝代名伶,那般勾魂摄魄的风情,也是令人难以抵挡。在这方寸戏台,上演了多少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人世代谢故事。 穿正门而进,一条悠长的青石板路,圆润亲切的青石板路不断地在脚下延伸,经过步履千年的打磨,它早已泛出青光,平整而光滑。村民介绍说这条被誉为“岭南第一街”的青石板路,最早铺砌于清朝顺治年间,全长1.5公里余,由99999块青石镶嵌而成,形成8条街巷,自东而西,蜿蜒曲折。我们顺着青石板铺就的小径,逶迤前行,曲径通幽,一路都是这种窄窄旧旧的巷道,显示出让人恍若隔世的光影。黄姚古镇的房屋多为两层白墙黛瓦的砖瓦结构,虽没有都市大户人家那种恢宏气魄,但建筑精美,砖雕、石雕、木雕都有很高的工艺水平,古建筑的梁柱、斗拱、檩椽、墙面、天花都雕梁画栋,古香古色,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远处青山黛绿、翠竹掩映,好一幅田园牧歌般秀雅别致风景。千年的时光,为它洗涤出一份别样的古朴与淡泊。越过那庭院深深的月亮门,徜徉在阴冷清幽爬满青苔的古巷道,不由得让你时光倒流,浮想连篇。几乎每一条小巷,都有当地人摆摊卖豉,窄窄的巷道中至少有几十上百个小摊档。镇内的建筑按九宫八卦阵势布局,属岭南风格建筑,与周围环境形成一体,被称为“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艺术殿堂”,是一个天然的山水园林古镇。目前保留有较为完整的明清建筑,并以“梦境家园”的“小桂林”之称而享誉区内外。全镇八条街道,房屋多数保持明清风格,街道均用青石板砌成。人文景观还有韩愈、刘宗标墨迹,中共广西省工委旧址纪念馆、钱兴烈士塑像、何香凝、高士其、千家驹等文化名人寓所,以及许多诗联碑刻。千年古镇无双景,十里长街又一亭,用来概括形容黄姚古镇恰到好处。曲曲折折的小巷,宛如一条无限延长的丝带,不知将你引向何处,每一次的前行都是神秘的。两边的青石方砖、屋檐角下精美的砖雕,配上泛黄的羊皮纸灯笼;扇扇敞开的红木雕花窗棂、四四方方的窗框,两只还没有唤醒的石狮,极具古韵。石拱桥将一条条石板街连接起来,弯月似的桥拱下,鸭悠悠、水悠悠,谁家的主妇在桥边河埠捶衣洗菜。司马第府上一道道沉重的木门、一节节宽阔的石梯、一块块长满青台的浮雕、仿佛在象后人炫耀主人家曾经高不可攀的地位;见龙祠中的左右联,左联:坐久不知红日到,闲来偏笑白云忙;右联:画意诗情山色裹,天光云影水声中。非常传神的反映出了黄姚古镇风轻云淡的意境黄姚古镇如同一本千年的诗集,被遗忘在图书馆尘封的书架上;当人们不经意地走过,翻开这美丽的篇章,无不痴迷于她古朴而优雅的格调。它远离了外界的侵扰,所有凡尘俗世的喧嚣,都化作穿巷而过的一缕缕清风,守着一份世外桃源般的纯真与恬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