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说保定老行当——糖坊

 伟天英 2021-10-13

#2021头条带你看河北##2021我为河北文旅代言##河北文旅看图识景##2021就看国际庄#

在保定有些老行当都离不开红薯,烤红薯自不必说,粉条的制作离开红薯就不能成为老百姓能够普遍享用的美食,还有一个老行当虽然不是食品,但却是为食品的色香味服务的,它就是糖色。糖色不是食品,它是烹制菜肴的红色着色剂,烹制红烧鱼、酱鸡、鸭、卤酱肉,使用糖色后成菜红润明亮,香甜味美,肥而不腻,口感更佳。虽然它本身不是菜,但又是做菜不能没有的必备配料。在保定的乡镇曾经有着许多制作糖色的小作坊,人们给它叫糖坊。初次听来好像是生产糖的地方,其实它与人们平常所吃的糖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儿,在保定它不是制作糖的地方,而是制作糖色的小作坊。由于生产糖色占地空间小,用人很少,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产品畅销,原料好寻,所以保定好多县城附近都有生产糖色的糖坊。

中国人做饭讲究的是一个色香味俱佳,追求的是五官上的全面享受,所以,我们的祖先在菜的颜色上那是不惜花费力气的。由于有着这样的餐饮理念,才有了糖色这一种配料的问世。而现在,随着历史的推移,糖色的制造过程也越来越成熟,越来越美味了。做过饭的人都知道,在做一些红烧肉红烧排骨等一类菜肴的时候,做的好不好吃非常关键的一步就是糖色的制作了。好的糖色不仅是使菜的滋味更加的可口,而且可以让菜的颜色愈加的亮丽。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即便是在小小的吃上,我们的祖先都能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发明出像糖色这样的配料来搭配菜色,让菜肴更加的醇香,真是难能可贵。平时人们烹制红烧鱼、酱鸡、鸭、卤酱肉都要炒糖色。方法是:将炒锅擦干净烧热,倒入一定量的食油,等到油烧热以后,放入白糖50克,随即用菜勺不断搅动,这时随着油温的升高,糖开始熔化起泡,等到起出的泡由大变小,油面全部翻起,色泽由淡黄色变成枣红或深红时,立即倒入半锅开水,糖色就做成了。但这只能适用于一家一户的饮食,如果糖色需要量大,这种自给自足的办法显然就不行了,随着糖色用量的增加和普遍,专门做糖色的作坊就产生了。

糖色

文章图片1

保定老年间生产糖色的作坊很多,但糖坊规模都很小,一般都是一两间小房,所用的工具和物品也都是些家庭生活必备的东西,铁锅、水缸、铲子之类的简单工具和煤、柴等燃料。做糖色的原料更是普通、便宜,那就是红薯干或者是制作粉条剩下的粉渣。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红薯干一斤8分钱左右,粉渣每斤也不过二三分钱,一百多斤煤也就一元多钱,两个人就可以生产,每人每天的工钱也是几角钱,制作糖色的成本才几元钱,最多超不过十元钱。而当时一斤糖色六七角钱,生产一百斤糖色能卖六七十元钱,而且,生产糖色剩下的糖渣,由于经过了糖化过程,还是喂猪的很好的饲料。正是由于生产糖色具备这样多的优点,所以生产糖色的作坊也就很多,特别是生产队时代,为了提高收入,很多村子都办起了糖坊。

生产糖色需要的技术也很简单,也就是拌料、糖化、上色等几项技术。第一步拌料。就是把红薯干磨成的粉或是粉渣,配上适当的水,把料拌得干湿适中,这样在蒸料时就不会出现生熟不一、出糖不匀的现象。第二步是糖化。就是把拌好的红薯粉或粉渣,放到大缸里加热。这一步的关键是掌握好缸内温度要适度,淀粉酶要适量,做到这样淀糖才能很好的转化为糖,也才能在一定的材料中制作出更多的糖色。在有经验的糖色师傅手里,糖化的步骤掌握好,100斤红薯干就能出100斤糖色,而100斤粉渣在他们的手中也能生产出70斤糖色。第三步是上色。上色就是在糖水浓缩到一定程度时,在里边加放适量的开水,这一步不仅要掌握好适当的火候,还要用搅铲不断地用力搅动糖水,不然随着糖水浓度的增加,就会出现糊锅的现象,这不仅会影响糖色的质量和味道,甚至还会失败,浪费了人力物力。等到用铲子挑起糖水成片发亮时,说明糖色已经到了火候,这时就可以停止搅动,用湿煤封住炉火,糖色就可以出锅了。这个过程说起来简单,但它的难度在于火候的把握。原先农村没有温度计,那些做糖色的师傅也不用它,凭的就是自己的眼力和经验,这个能力那是非拜师学艺不可的。

文章图片2

糖色烹制的红烧肉

保定的老行当糖坊发展到现在,再也不是原先的小规模、小设备,已经发展成了具有现代化标志的工厂。他们已经摆脱了原先糖坊小作坊式的生产,糖色的生产已经进入现代化、机械化和标准化的时代,所生产的产品也不再是在附近的乡镇农村销售,而是走向了城市,走出了保定,甚至走出了国门。

(转自:保定文化旅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