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里的很有意思,并不完全是褒义词,自然也不会完全是贬义词,就当是一半一半吧。按照序言里面的介绍,这套书是南京大学历史系中青年学者研究组花了十余年的时间,搜集各种官方和民间资料,以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和满清政府绿营,湘军,淮军以及洋枪队的军事斗争为主线,涵盖太平天国起义十五年历史的系统性巨作。在通读全书之后,我觉得在这一点上,作者的自述是没有任何夸大其词的。这套《太平天国战争史》一共四卷,共两百多万字,如果仅仅从数量角度而言,这是我看过所有和太平天国历史有关的书籍中,内容最为丰富的之一了,大概只有罗尔纲老先生的著作可以相提并论。对于这场波及中国十八省的农民起义,如果没有足够充分的史料作为保证,是很难提供一个全面且深入的视角进行解读。大概是因为本书自带学术论文的性质,编撰组选取的史料可以说是浩繁纷杂,洋洋洒洒,而且非常细心的一一列举在每一章节的后面,方便读者查询。如果你对于这段历史特别感兴趣,完全可以按图索骥,继续开展进一步深入的研究。而且算是一种个人偏见吧,对于历史类的书籍,如果看到附录里面列满了密密麻麻的参考书目,心里不自觉的就会对于这本书的好感多几分,可信度同样会多几分,而且依照过往的经验来说,确实从附录中挖到了不少宝藏。不过,我觉得你可能会和我有一样的同感,就是阅读的时候,心里感觉不会太愉快。更准确的说,是一种不吐不快,忍不住想和作者辩论一番的冲动。坦白地说,类似这种的感觉,并不是第一次在读书时遇到,但是如此强烈的反应,恐怕还要追溯到上一次读《荡寇志》的时候。那次还是小说,最多笑骂一句“胡扯”便放过了,《太平天国战争史》确实一本地地道道的史学巨作,而且看在四本砖头厚的大部头摆在眼前,想要驳倒它,并不是那么的容易。等到自己调匀呼吸,按下气血翻涌的五脏六腑,冷静下来问了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会这样?时间,考虑到本书的成书时间,相信年龄稍微大一点的读者不会对书中浓烈的意识形态倾向感到陌生。太平天国作为中国历史上所有没有取得最终成功的农民起义中最成功的一次,一直被冠以封建农民起义的巅峰。对于这样一座巅峰的解读,可以套用苏东坡先生的一句名言作为总结“横看成岭侧成峰”。我们可以看到不堪忍受的底层农民奋起反抗的斗争精神,也可以看到封建愚昧混合无限制暴力带来的恐怖杀戮;我们可以看到中兴名臣的悄然崛起,以及随后带来的洋务运动,我们同样可以看到清朝统治者自身的腐朽糜烂,以及上位者的残忍凶暴;我们可以看到国门大开,蜂拥而入的西化浪潮,不管是坚船利炮,还是耶稣基督,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待价而沽,火中取栗,毕竟清政府和太平天国都有洋枪队,而且双方的洋枪队还经常互换身份,有来有往。这就是历史的复杂性,从来没有单向道的历史,就和每一枚硬币都有两面一样的道理。文字,如果说意识形态尚属无法轻易抹去的时代特色,那么文字上的偏狭,毫无疑问就是写作能力的短板了。就算是一本学术著作,写得有趣与否同样是一种水平高下立现的标准。攻击性的言辞并不能让你的观点更加具有攻击威力,反倒是可能会让人觉得有点虚张声势,不过是个花架子而已。尤其当年发现作者在把道理讲不清楚的时候,只能通过堆砌宣传口号的方式来耍赖皮,未免有点荒唐可笑了。这是编纂此书的作者自身的问题,如果可以把他们叫做历史学家的话。历史是客观的,但是历史学家未必是客观的,而且可以肯定的说,绝大多数历史学家都是主观的。因为每个历史学家都有自己的性别,种族,宗教信仰,每个历史学家都有自己的历史,教育背景,成长经历,他经历过什么事,经历过什么人,每个历史学家都有自己的利益倾向,这种利益未必仅仅是金钱,可能是门派,可能是权力(话语权也是权力的一种),可能是带有强烈倾向性的目的,诸如此类,决定了历史学家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的。能,但是很少,就算是能,总是会带有各种各样,或多或少的偏差。如果你去过手术室,还记得里面的无影灯工作原理吗?每一盏灯在照亮一块儿区域的同时,必然会留下一片黑暗,那么就再增加一盏灯去照亮那片黑暗,以此类推,当你有了足够多的灯形成一个圆形灯环时,黑暗部分已经减少到足够小的程度了。虽然比不上完美的状态,不过已经比最开始一盏灯那种灯下黑好太多了,对不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