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詹小哥

 祥宏讲夷坚 2021-10-14

宋代段子:又一例骗吃骗喝的鬼怪故事,想起来,这些“骗鬼”也很不容易,在冥冥中无人点化,凄凄惨惨,迷迷糊糊,随缘碰上点吃喝、纸钱,自己赶紧抓住。这真是可怜啊!

【原文】


抚州南门黄桓(叶本作“柏”)路居民詹六、詹七,以接鬻缣帛为生,其季曰小哥,尝赌博负钱,畏兄棰责,径窜逸他处,久而不反。母思之益切,而梦寐占卜皆不祥,直以为死矣。

会中元盂兰盆斋前一夕,詹氏罗纸钱以待享。(叶本多一“祀”字)薄暮,若有幽叹于外者,母曰:“小哥真亡矣,今来告我。”(叶本多一“乃”字)取一纫钱(上四字叶本作“一陌纸钱”)祝曰:“果为吾儿,能掣此钱出,则信可(叶本作“可信”)验,当求冥助于汝。”少焉,阴风肃肃,类人探而出之。母兄失声哭,亟呼僧诵经拔度,无复望其归。

后数月,忽从外来,伯兄曰:“鬼也!”取刀将逐之。仲遽抱止曰:“未可。”稍前谛视,问其死生,弟曰:“本惧杖而窜,故诣宜黄受佣,未尝死也。”乃知前事为鬼所诈云。

相关故事(点击直读)庐山僧鬼||段宰妾||张客浮沤||浦城道店蝇||翟八姐||江陵村侩||金客隔织||舒嫩四



【白话语音文字版】
抚州(江西)南门黄桓路的居民詹六、詹七,是以接卖缣帛为生的,他们还有个最小的弟弟叫“小哥”。有一回,小哥赌博欠了人家的钱,因为怕兄长责罚殴打,直接跑到别的地方去了,很长时间也没回家。母亲想念小哥益发迫切,做梦和占卜得到的都是不吉利的消息,心想小哥估计是死了。

正赶上中元节的盂兰盆斋,前一天晚上,詹家人摞好纸钱,那意思是供给小哥(的鬼魂)。傍晚时分,家人好像听到门外有人幽然叹息的声音,母亲说:“看来小哥是真死了,现在来告诉我了!”于是拿了一百纸钱,祷祝说:“如果你真是我的小哥,就能把这纸钱抽走,那我就相信你已经死了,我们会做些佛事救拔超度你。”过了一会,感觉周围阴风肃肃,好像有人伸出手,把这纸钱抽走了。见此情景,母亲和詹家兄弟失声痛哭,赶紧招呼僧人为小哥诵经超度,心里也不再想着小哥能活着回来了。

几个月后的一天,小哥忽然就从外面进来了,大哥詹六叫道:“你是鬼!”说话间,拿起刀就要把小哥赶跑。詹七马上抱住詹六,制止他说:“先不要冲动!”等稍微往前仔细看,詹家兄长问小哥到底是活人还是鬼魂?小哥说:“开始我是怕兄长拿棍子打我,我就跑了,所以去了宜黄县(抚州地区县名)给人家干活,根本也没死啊!”于是詹家知道了,之前是某鬼怪在骗他们家。

【祥宏点评】:缣帛,中国古代的书画也有写在缣帛上的,可把缣帛理解为高档的书画载体;中元盂兰盆斋,佛教活动,一般农历的七月十五,也叫中元节(或者“鬼节”),很多寺院举办“盂兰盆斋”(或称盂兰盆会),众僧举办大型法会超度亡人,其事来源于佛经的记载:目犍连尊者的母亲在地狱中受苦,佛祖指示要依靠众僧的力量才可以超拔救度其母。因为这天的特殊性,骗吃骗喝的“孤魂野鬼”也自然显得多些。这种骗人的鬼,《夷坚志》也讲了不少(《季元衡妾》);陌,通“百”;詹六、詹七这种生活,《夷坚志》多有讲到,城市中的小商铺有不少是靠承接大商家的货品,通过售卖过活(《布张家》);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鬼”来自心中全本夷坚志,点开免费听

(文说明:原文电子版文字来自“中华文库”-特别致谢!再经中华书局版《夷坚志》校订;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夷坚志》简介:

宋代大文人洪迈编撰的《夷坚志》是中国古代志怪笔记小说的顶峰。它卷轶浩繁,包罗万象,流传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700多个宋代事件,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伟大的宝库之一。

《夷坚志》的时空观深契佛法、修证地圆融道家,与宋代文化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相一致。表面看,是一本奇人、异事、神怪大全,本质上又是最真实细腻的宋代社会生活实录,极具文献价值。

宋代社会生活塑造了此后中国人的心灵格局,《夷坚志》仿若是中国人的心灵大海。人们平时沉浮其中,茫然不觉,一旦凝神静思就会发现:


天下没有新鲜事,一切尽在《夷坚志》

随手转发,积功累德

解读祥宏谈夷坚系列之2-《夷坚志》中的“鬼怪”)
参考音频来自“宋朝一小时”音频专辑@喜马拉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