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说阅读基础知识

 老刘tdrhg 2021-10-14

一、小说阅读常识:

1.含义: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环境的描写来反应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

按照体制可分为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

按照语言形式可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2.三要素

小说的三要素包括,人物情节环境

其中,人物包括主要人物次要人物 两种;情节一般分为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的小说(如《祝福》)还有 序幕尾声 ;环境包括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两种,主要是指人物活动的 时间地点季节气候景物社会背景地方风俗社会关系

开端:交代背景 铺垫下文

  故事情节的结构及其作用        发展:刻画人物  反映性格

  有的包括序幕、尾声        高潮:表现冲突  揭示主题

结尾:深化主题  引人思考

二、小说人物

1.小说中,对形象特点的分析和对性格特点的分析有什么不同?

答:形象特点不等于性格特点,形象特点=性格特点+身份地位+外在形象。如果分析性格特点,不需要写出人物的身份;如果分析形象特点,则必须结合其语言动作、穿戴打扮等,写出人物的身份、职业、地位,如农民、科学家、士兵、商人等。如果只要求概括,那就只概括要点,不必分析。                                     

2. 小说中人物形象的作用

类型

具体作用

主要

人物

人物本身:思考人物的典型性,对其他人物的正衬或反衬作用。

主题方面:思考人物反映的社会现实和寄托的感情、给人的启示等。

情节结构:若是线索人物、则是贯串全文的线索。

次要

人物

衬托主要人物:有正衬和反村两种,要指明是怎样衬托的。

主题方面:次要人物有鲜明的性格特点,与主要人物一起丰富、深化主题。

情节结构:或是线索人物,起贯串全文的作用;或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表达效果:如果从次要人物的视角叙事,那么次要人物是故事的见证者,使表达更为真实亲切等。

3.塑造人物的常见手法

(一)正面描写

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

1.肖像描写

肖像描写是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包括人物的容貌、神情、姿态、风度和服饰等。成功的肖像描写能使人物形神兼备。小说人物肖像描写有相对静止的整体显示,如同电影中的人物特写镜头一样.从正面刻画人物肖像,如《百合花》中对新媳妇的肖像描写:“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膨松松的刘海。穿的虽是粗布,倒都是新的。”

 2.语言描写

小说的语言描写包括对话和独白。个性化的对话,可以显示人物的不同性格。鲁迅笔下人物的语言,都极有性格特征,孔乙己的迂腐斯文,杨二嫂的尖刻利己,阿Q的精神胜利,无不给形绘色,跃然纸上。富有特征的内心独白,也是透视人物内心隐秘、展现人物性格特点的一种重要手段。如《守财奴》中葛朗台的一句独白"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它直接揭示了人物对金钱赤裸裸的占有欲。

3.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是指作家对人物富有性格特征的动作所作的生动、具体的描绘和刻画。人的行为动作是人物思想感情的外在显现,是人物性格的具体展露。如《林黛玉进贾府》中"便不上炕,只向东边椅子上坐了"就表现了林黛玉的小心谨慎。

 4.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可以使人物"深刻化",在人物描写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如《骆驼样子》;他把车拉出去,心中完全是块空白,不再想什么,只为肚子才出来受罪,肚子饱了就去睡,还用想什么呢,还用希望什么呢? 看着一条瘦得出了棱的狗在白薯挑子旁边等着吃点皮和须子,他明白了他自己就跟这条狗一样,天的动作只为检些白薯皮和须子吃,将就着活下去是一切,什么也无须乎想了.

5.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环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细微事实所作的具体、深人的描写,能更细腻地展示人物的某一特征。细节描写主要有场景细节描写,服饰细节描写、动作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语言细节等。

如《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对“读书”问题的两次不同的回答可表现出小心谨慎:

当贾母问黛玉念何书时,黛玉答:“只念了《四书》。”而当宝玉问她“可曾读书”时,她却问答:“不曾读。”

(二)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

主要手法为渲染、烘托、衬托等。其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借助次要人物陪衬烘托;(2)借助物象陪衬烘托;(3)借助环境陪衬烘托。

三、 情节

1.概括情节:

概括小说的情节应按照“何时何地何原因何人做何事 ”的格式进行,其中必须注意抓准题干要求中涉及的对象

2.情节作用:

(一)小说中,一般情节的作用

从情节本身的作用考虑。具体作用有:a.为下文情节做铺垫或埋下伏笔;b.照应前文或标题;c.设置悬念,引出下文情节;d.推动情节发展或转折,产生波澜,出人意料;e.是小说的线索,贯串全文。                                                                   

   从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考虑。答题术语:刻画了人物……的心理,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塑造了……的人物形象。                                                                                       

   从情节与环境的关系考虑。要考虑这一情节是否描写了自然环境或暗示了社会环境。常用答题术语:突出(烘托、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等。                                                      

   从情节与主题的关系考虑。要思考作者通过一定的情节究竟提出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有何意义,又是如何解决的,从而明确情节在揭示主题或深化主题方面的作用。答题术语:揭示(暗示、突出、深化)了……的主题。

   从情节给读者的感受角度考虑。小说的情节安排要考虑读者的审美感受,因此小说的情节往往生动曲折、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二)小说中,特殊情节的作用

(1)开头的类型及作用

类型

作用

1

一般开头

开门见山,点明题旨;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引出下文,为后面的情节做铺垫。

2

设疑(悬念)式开头

设置悬念,引出下文;引起读者的思考或阅读兴趣。

3

写景开头

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暗示人物命运。

(2) 结尾的类型及作用

类型

作用

1

出人意料的结尾

结构安排上,使平淡的情节陡生波澜,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表现手法上,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让人觉得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从表达主题看,它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2

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尾

主题上,能更好地深化主题;表现人物上,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表达效果上,令人伤感,引人思考。

3

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尾

主题上,喜剧性的结局凸显美好人性,符合大众对审美的追求,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表达效果上,喜剧性的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读者的情感体验上,喜剧性的结局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统一体,给人以愉悦之感。

4

戛然而止的结尾

留下空白,给读者无穷的回味余地。

3.叙述人称及作用

叙述人称

作用

1

第一人称

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2

第二人称

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情感交流。

3

第三人称

能比较直接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4.叙述方式及作用

叙述方式

作用

1

顺叙:按照时间(空间)的先后顺序来写。

作用: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2

倒叙:把某些发生在后面的情节或结局先行写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

作用: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3

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主线而插入另外一些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内容,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进行叙述。

作用: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也可与上下文形成对比或照应。

4

补叙:也叫追叙,在行文中用两三句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进行一些补充交代。

作用:使文章结构完整,行文跌宕起伏,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5

平叙:就是平行叙述即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又叫分叙。

作用:条理清晰,便于读者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5.情节安排技巧

手法

概念分析及作用阐释

悬念

指作者为了激活读者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在艺术处相建理上采取的一种积极手段。 通俗地说,它是指在小说的悬念叙述中先设置一个谜面,藏起谜底,在适当的时候再子以点破,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满足。悬念的主要作用是吸引读者,引人入胜。

抑扬

指对写作对象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然后陡然一转,出乎读者所料,从而使文势曲折多变,使文章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照应

又叫呼应,是篇章间的伏笔照应。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

伏笔

指作者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的提伏笔示或暗示。伏笔用得好,可使全文前后呼应,结构更严谨,情节发展更合理,前因后果更分明。

对比

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对比一起相互比较。对比的作用一般是显示矛盾、表现人物或突出主题。

衬托

指描绘某一事物来表现另一事物的艺术手法,它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衬托可以使文章更生动,人物、事物形象更突出,主题更鲜明。

铺垫

也称铺叙衬垫,它是为了衬托主要人物或事物而铺叙另外的人物或事物。运用铺垫写法是为了蓄积气势,突出文章主旨。

突转

在小说结尾部分,作者常常采用突转的方法形成情节的某种“巧合”,某种意料之外的反转,或者是形成人物性格的“ 急剧改变”。 这种突转常收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对表现小说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 环境

1.环境为人物活动和情节展开提供了时空位置,它服从于小说形象、情节和主题的需要,这是与散文的不同之处,故能体现小说的体裁特征。

2.小说中环境的作用

小说阅读基础知识

类型

答题角度

具体作用

自然

环境

对环境本身

点明时间、季节,表现地域风光和文化。交代什么背景,渲染什么气氛。奠定什么感情基调。

对情节

为下文什么情节做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暗示情节的发展。

对人物

突出人物怎样的处境,烘托人物怎样的心情。揭示人物怎样的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暗示人物怎样的命运。

对主题

表现怎样的主题。深化怎样的主题。

社会

环境

对环境本身

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对人物

交代人物什么身份表现人物什么性格。影响、决定人物什么性格。

对主题

揭示怎样的社会本质特征或主题。

 五、主题

小说阅读基础知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