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关法 这里介绍的是入选“治行”的桐庐知县:马象麟、薛景莹、陈苌、张坦熊、唐渐、吴宪青、孙岩、王锡桐、何维仁、周云章、沈懋嘉、杨褒彝。 马象麟,字清藜,三水(今属广东)人。进士出身。清康熙九年(1670)任桐庐县知县。马象麟上任时,正碰上清政府调查户口编订册籍事项。他谨慎小心,一切以便民为上。康熙十年(1671)五月至八月,桐庐曾旱无滴雨;即使有禾苗没有枯死的,又虫灾大发,始则食叶,继则食穗,穗尽食茎,茎尽啮根,颗粒无收。对此,马象麟忧心如焚,不但普遍免除了受灾百姓的租税,对受害严重的还给予了救济。康熙十一年(1672),康熙帝下诏天下各县纂修县志。次年,以马象麟为主修、柴文卿为纂修的康熙《桐庐县志》修成(不知何故,此版县志竟然不传)。康熙十三年(1674),马象麟任满离开桐庐。民国志收有他写的《重修志序》、《县志后序》、《严先生论》、《狱中题匾》、《斗亭赋》五篇文章及七律《游桐君山》。 薛景莹,江宁(今属江苏南京),原籍四川。康熙三十年(1691)以国子监生员的身份任桐庐县知县。他在任时,做了两件事情:一、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建桐江书院,使桐庐在官立学校以外,又为青年学子提供了一处新的求学场所。道光元年(1821)桐江书院改名为朝阳书院。咸丰末年书院毁于兵。光绪九年(1883)沈懋嘉重修了该书院。光绪三十一年(1905)书院改为桐庐县官学堂,后几经改名,民国五年改为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至民国十四年(1925),桐庐有县立高等小学校4所、区立高等小学校121所。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则是规模最大的一所学校,而这所学校的创始人就是薛景莹。二、曾在县域设常平仓,丰籴歉粜,使百姓遇到丰年不因谷贱而受损,遇到荒年也能买到平价的粮食。两件事,都是大有益于桐庐百姓的事。难怪他离开桐庐后,桐庐百姓强烈请求有关当局将他列入名宦祠予以祭祀。 陈苌,字玉文,号雪川,吴江(今属江苏)。进士出身。康熙四十年(1701)任桐庐县知县。有清以来,桐庐一向靠屯长运送饷米。陈苌到桐庐后,深感这样做实在劳民伤财,就呈请上司,改用一条鞭的征集饷粮方法,极大地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在任时,他仁威并用,治事颇为得法。又兴办义学,又对薛景莹所建的桐江书院进行了重修。为桐庐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后因忧离去。民国志收有他写的《桐江竹枝词》二十首。 张坦熊,字男祥,汉阳(今湖北武汉)人。举人出身。康熙五十九年(1720)任桐庐县知县。他在任时,曾革除多种陋规,并免征门摊钞税。又平定了各种匪患,百姓因此得以安宁。康熙六十年(1721)五月至七月,桐庐遭受特大旱灾,庄稼全部枯死。张坦熊呈请上司,免除了十分之三的地丁;又捐出自己的俸薪赈济百姓,使“全活者无数。”另外,张坦熊办案能力也非常强,曾多次昭雪冤假错案。民国志卷十四“杂志”就录有他二则破案的故事。雍正五年(1727),升玉环同知。后官至云南按察使。 唐渐,字大川,玉田(今属河北)人。雍正七年 (1729)以国子监生员的身份试任桐庐县知县,九年(1731)实授。唐渐在任时,清丈屯田,请免坍荒,清查顺庄,都经理得非常有法度。又设义学,让没有钱上学的人有机会上学;置义冢,使那些无主的尸体能入土为安;打击积枭,使百姓能过上安宁的日子。雍正十一年(1733),调任钱塘知县。民国志收有他为水滨乡乳泉村(今江南镇徐家山自然村)人徐亮士所立乳泉碑写的《乳泉碑记》。 吴宪青,字紫林,侯官(今属福建福州)人。进士出身。乾隆十四年(1749)任桐庐县知县。他在任时,又教又养,宽猛相济,颇有一番作为。在任时,曾重修桐江书院,又每月到学校亲自为学生上课。乾隆十六年(1751),桐庐遭受大旱,大小麦颗粒无收,有生民以食草根度日。吴宪青为赈济灾荒作了诸多努力,又发动士民捐献白银八千余两给受灾百姓。民国志收有他写的《清厘严祠山田碑记》和七绝《题桐君祠》二首。 孙岩,字云本,苏州(今属江苏)人。嘉庆二十四年(1819)以名进士的身份被任命为桐庐县知县。孙岩擅长书法,工诗古文;为人聪明机敏,又风流倜傥。善于问狱断案。特别对教育事业非常关心,他经常到书院督促学生学习,又捐出自己的俸薪给书院充当膏火费(津贴费);还经常到各地选拔优秀学生到书院深造。此外,他每逢初一、十五还请书院院长为学生讲课。有时,还要去翻阅学生的试卷,发现有不妥当的地方,亲自为学生点评。为此,当时的读书人都非常感激他。道光初年,调任兰溪知县。民国志收有他写的五绝《桐江留别》四首,其中第一首是这样写的:“我爱桐江好,桐江风俗醇。波光还似昔,山气总如春。殷实骄矜泯,周亲任恤匀。饥年仍饱食,即此葛羲民。”热情讴歌了桐庐人民朴实的民风。 王锡桐,字煦甫,福建人。举人出身。同治五年(1866)十月任桐庐县知县。自咸丰十年(1860)至同治二年(1863),桐庐因太平军之乱,北乡户口耗十之八九,南乡户口耗十之五六,百姓死亡不知其数,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尤其是同治二年,“遭兵燹后饥疫频仍,草根、树皮采摘具尽。哀鸿遍野,饿殍载途,乡民有溺其子女,以免争食者;亦有割取死人肉,以图一饱者。”形势非常严重。王锡桐到任后,采取宽简的与民休息的方计政策,使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复苏。同时,他对民间犯罪行为,坚持不用刑罚,而以说理教育的方法来解决。这样,不但胥吏们无法从中玩弄跪计鱼肉百姓,社会也逐步走上了正道。王锡桐也因此受到人们的赞颂。 何维仁,字牧云,江苏丹阳人。同治六年(1867)十一月任桐庐县知县。自太平天国乱后,虽经王锡桐的精心治理,但由于所遭破坏过于严重,加上王锡桐在桐庐毕竟只有一年时间,所以,当时的桐庐还处在百废待举的时期。何维仁到任以后,带头捐款,先是修建衙署,继又重建大成殿、棂星门、文昌阁、省牲所及名宦、乡贤二祠。每一项工程,他总是亲自督促工匠,限日完工。又在各乡设立清厘局,亲莅督率。此外,他在处理各类刑事案件时,除命案盗案以外,一般案件都以罚款了事,用罚得的钱兴建各项工程。所以,他在任六年,虽屡兴土木,除了少部分靠捐款以外,大多都取于罚款。既为地方办了诸多的好事实事,又没有对百姓造成过多的骚扰,何维仁不愧为一位能干的好知县。何维仁著有《愚民草》诗一卷。其中有一首《詠樵》诗这样写道:“芟草芟蔓草,伐木伐散枝。莫误斧柯用,深山几度思。”从中可以想见他治理政事的良苦用心。同治十三年(1874),何维仁调任钱塘知县。 周云章,字松仙,四川新都人。出身拔贡。光绪二年(1876)十一月任桐庐县知县。周云章聪明机敏,善于书画,更善于断案。他处理每一件案件都非常及时,从来没有拖着不办或办不了的案件。断狱时,他能下笔立就,当堂将判词写妥并交付当事人。旧时,地方政府有一套催交租税的严厉措施,非要逼迫纳税人在规定期限内交纳不可。如果过期还不能交纳,就以杖责、监禁等方式继续追逼(俗称“追比”)。周云章任知县时,从不用追比的方式强迫纳税人纳税。但是,民间却没有人不及时纳税的。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周云章的工作能力是非常强的。光绪三年(1877)底,周云章调离桐庐。 沈懋嘉,字庚明,江苏武进人。举人出身。光绪九年(1883)十二月任桐庐县知县。沈懋嘉为人至诚无华,对民众的痛苦顾念而怜悯,具有儒家的学道爱人之风。自太平军乱后,王锡桐、何维仁、萧文斌等人任知县时,极大部分精力都化在了政事的治理和经济的恢复上,而无暇顾及教育事业。沈懋嘉一到任,便会见士人,设立月课;亲自校阅学生的试卷,发现成绩优秀者,就拿出自己的俸薪给予奖励;发现有疵谬者,就当即给以指正;又向学生示以作文之法。由于他的大力提倡,一时间,社会上的好学之风为之大振。不久,他又规划重修咸丰末年被太平军毁坏的朝阳书院(原桐江书院),并聘请坊郭一位叫王燕毅的绅士专司其责。工程进行到一半,沈懋嘉奉命他调。王燕毅秉其成规,选材督工,不取报酬,历三年风雨寒暑而不懈,终于圆满地完成了这项工程。光绪十三年(1887)三月,沈懋嘉重新担任桐庐县知县,他到书院视察,看到已经竣工并已投入使用的朝阳书院的土木非常坚固,规模非常宏敞,听到书院中学生们的读书声洋洋盈耳,感到有说不出的高兴。沈懋嘉因为为桐庐百姓做了诸多的好事,自然赢得了桐庐人民的好口碑,大家都称颂他有“三能”:能恤民,能造士,能知人。 杨褒彝,字佩瑗,江苏阳湖(今江苏武进)人。光绪十二年(1886)三月任桐庐县知县。杨褒彝为人勤慎廉明,清超不俗。桐庐自清厘田赋后,历任知县对开垦多年的荒地所收的赋税都纳入地方收入而没有上报。杨褒彝到任后,将这部分赋税全部上交国家,使桐庐上交国家的额赋为之大增。当时,重修朝阳书院的工程刚进行到一半,而原来筹集的工程款已经没有了。杨褒彝一方面勉励王燕毅要自始至终把这项工程搞好,另一方面又带头捐出自己的俸薪给予资助。同时,又亲自出面募集巨款,终于在此年年底圆满地完成了这项工程。随后,他亲自为书院制定章程并指导书院的招生工作,又亲自聘请老师教授学生。为了鼓励学生更好地学习,他还写了一则《四时读书乐》的箴言,让人镌刻在书院里,借此对学生进行劝勉。此外,杨褒彝还擅长书法,其字体清刚秀拔浑然有力。公务之余,他曾游览过桐庐的诸多名胜。所到之处,时有题辞。由于历史的原因,他的墨迹现在已难寻觅。不过,钟山乡中一村还有一座由他改名并题写的“慈祥岭”石碑。此碑虽经近一百三十年之风雨(曾遭人为破坏,幸正面还完好如初),至今还屹立在公路旁边。如今,她已成了钟山乡为数不多的文物之一。杨褒彝在桐庐任职虽然只有一年时间,却给桐庐人民留下了“政简刑清之乐”的美名。 程赞清,字辅堂,江苏宜兴人。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七年(1901)二月任桐庐县知县。此年从五月初七日开始,桐庐接连下了三天三夜的大雨,山洪暴发,江水泛滥,十余天不退。县城近江一带,房屋冲毁淹没不计其数,县衙内也水深数尺。城中居民多避入城隍庙内。程赞清不但组织人员进行抢救,还穿着短褐,光着双脚,亲自驾着小船,往来逡巡。遇到有人呼救,他就将他们救入船中并将他们送到城隍庙内救济以米面。一连十余天,天天如此,“全活者甚众”。被救的百姓没有不感激这位知县的。 |
|
来自: 兔子v5aesmlfzd > 《报刊文章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