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破”“立”之间,“双减”正加速重塑学习生活

 我的书海601 2021-10-14

民小编说

“双减”政策给学校和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作为教育主阵地的学校如何能更好地落实政策,促进学生发展,是摆在每一所学校面前的问题。我们对此不能等待,而是要积极理解政策,并在实践探索中落实政策。我们一起来看江苏省这所小学是如何做的。

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每一所学校,如何在“破”与“立”中真正落实国家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这一挑战需在共思中厘清,探寻破解之道。

理解

“双减”政策的30条意见聚焦了作业、课后服务、教学质量和校外培训等方面,必将带来学生学习生活以及教师校园生活的系统性变化,最为明显的就是“师生在校时间长了”“校内课程及资源要求更丰富了”。

于是,学校为难“实施五育并举的综合性课程资源从哪儿挖掘且保品质”,教师担忧“陪伴学生的时间增大,教研活动怎么办”,家长困惑“回家没有作业了,让孩子干什么”。准确把握改变背后的目标定位,是确保行动方向正确的前提。

(一)瘦形减量为表,提质增能为核

 “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等要求,直接以精准的“量”,鲜明传递“瘦形减量”中学业负担的底线。同时,“教师要指导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等责任主体的明确,让育人主体“各司其职”。“减量”的显性标准,是表征而非目的。对作业时长、作业时段的调控,实则是对育人更高质的期盼。

(二)作息重塑为表,健康生活为核

“有效实施各种课后育人活动”“课后服务一般由本校教师承担”“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 “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等关于课后服务的要求,意味着师生校园生活节律、内容以及由此延展的家庭生活的调整。

学生在校时间长了,课程选择多了,如果只是简单的叠加,一定会偏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初衷。这些安排的背后更重要的是遵循教育规律,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重要考量。

(三)集中管理为表,多元服务为核

“双减”政策发出了“学习的事情主要集中于学校内完成”的强烈信号。如果我们认同增值教育效能增的是素养、能力、创意,那么“克服机械”“杜绝重复性”是减负增效的关键。

“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绝不仅仅是纸笔类的基于学习目标综合考量,而是要囊括体验、操作、探究、实践、拓展等不同类型的作业任务,也是基于个体差异,设计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更是综合性项目化学习及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这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增值”保障。集中于学校的学习,是更多元、更全面、更专业的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实施。

探索

(一)作业变革为支点,课堂变革为关键

南师附小沿袭斯霞老师对于“轻负高效”的一贯追求,以作业改革为主要抓手,遵从“系统设计、专业引领、协同推进”的工作思路持之以恒地推进作业整体改革。通过协同严控时间,深化作业设计以及定期检查作业的方式提升作业质量,规范教师作业布置。

作业变革是学校改革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领域,但实现轻负高效的主战场仍在课堂。课堂的系统性变革是一场持续的、内生的、“静悄悄的革命”。基于前期的教学实践研究,我们提出“召唤生长”为特质的爱的课堂,为师生共同创造学习生活、共同维系和提升积极的教学关系,在尊重、赏识、支持的环境中进行教学活动。

1

从理解儿童出发,明晰儿童发展的特点与需要。小学阶段的儿童,身心快速发展,我们要理解其丰富的情感需要,强烈的朋辈交往需求以及对新知的好奇,呵护其自我生长的内在动因,在教师的引导与情感支持下蓬勃生长。

2

为支持儿童生长,建构教学策略与样态。用属于儿童的方式,建构富有召唤力的教学策略和样态。教师以“三小”学习方式(小研究学习、小伙伴学习、小游戏学习)为教学实践关键,尊重儿童的差异性,努力为每位学生创造发展的机会。

3

努力创设竞争与合作同在的赏识环境。积极培育会倾听、会思考、会表达、会合作的附小儿童,进而支持学生在研究中探索,促进其“可能性”的发展。课堂教学评价从“尊重、赏识、支持”三个方面设定标准,指向理解学生、因材施教、激发动力、鼓励多维互动、支持学力提升等,促进教师明晰建构召唤性课堂需努力的方向。

(二)评价机制为泵机,增值激励为旨归

评价即导向。着力生长、关注每一个人的当下生活和未来发展的评价,应是以诊断为基础、激励为方式、增值为目标的。评价的对象包括了教师与学生。

于学生而言,尊重其成长规律,以多种方式描摹儿童生长,鼓励儿童彰显生长的独特性。这需要我们:

1

创造润泽的评价环境。沿袭斯霞老师“轻负高效”的追求,警惕“筛选”和“甄别”,建立关注过程与增值的评价标准。从创造心灵联结的角度,建设润物无声、友好的教育评价生态。指向过程和行为的表征指标,让评价成为“与自己比”“每天进步一点点”的温和引导,营造让儿童安全感满满的评价环境。

2

开发多样的评价工具。课堂学习过程、项目化学习、寒暑假主题研究、访学营、阅读银行任务、运动睡眠等都设有线上平台,来记录儿童真实的生活“印迹”以及来自老师、家长、同学的交流与评价。同时充分考量校园生活场景特点,搭建“童心大剧场”留言板、“红豆荚”工作手册记录、 “小南狮美镜头”等线下评价渠道。

3

设计开放的多元评价。我们力图从评价主体到评价过程涵盖方方面面,从关键能力、学业水平、学习习惯、阅读与运动、生活习惯、时间管理等多方面构建指向儿童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让每一个儿童的不同闪光点被“看见”并获得激励成为可能。让评价成为家校共育的联结点,成为培养学生自主自律的着力点,成为促进综合素养提升的推动力。

于教师而言,尊重教师的专业性,肯定其在专业上的成长和在团队/共同体中的贡献,是教师评价促成长的重心。学校以“最美奋斗者”、著名教育家斯霞老师为楷模,将教师评价进行了本土化探索。

举办“斯霞年度人物”评选

除了市区“斯霞式教师”的评选,学校还从“师德高尚、榜样示范、业务精湛、业绩突出”四个方面举办“斯霞年度人物”的评选。截至2020年底,七届斯霞人物评选共计产生36位斯霞式教师。每一位“斯霞年度人物”候选人都是附小教师形象和价值追求的一面旗帜。

描摹教师形象

利用微校+平台的“师爱印迹”模块包括“心怀大爱”“精于日常”“醉心教育”“深耕课堂”四个板块,十二个项目。借助大数据平台,从教师的职业道德、知识素养、能力素养等方面让教师进行自我跟踪与评价,以年度报告的方式为每一位教师描摹现阶段的“长”与“短”,引导教师扬长避短。

开展“童心培育”智慧分享

每学期学校都以“童心培育”智慧分享的形式让大家在回顾工作的同时,撷取最具个性、最有成效的教育教学亮点,在全校大会上展示,专家现场点评,全体教师参与评价,评选出当期的“杏坛百花智慧奖”。这在满足教师“自我实现需要”的同时,催生彼此的学习启发和借鉴,从而更具生长力。

(三)价值认同为起点,协作运行为路径

“双减”政策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生活的主体——教师与家长明晰“双减”政策的价值定位和导向。我们聚焦“双减”政策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展开讨论,引导教师、家长从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规律、未来建设者核心素养要求的视角来理解这些具体要求背后的价值导向并明晰各自努力的方向。

我们相信:一旦家校双方都明确“双减”的诸多举措是为了让“学习更好回归校园”,是为了让儿童有更丰富、更真切的生活,那么各方必然能保持良好心态,着眼长远发展,与成长无益的压力和过重的负担也才能够真正减下来。

“双减”是“减负增效赋能”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新跨越。这对学校教育的专业性、教育资源的丰富性、学习生活的科学性都提出了新要求。

于教师而言,破学科壁垒,拓专业视野、增实践技能,是“五育”并举要求下每一个教师的新任务。这显然需要教师在团队中“协同互助共生长”。为此,我们建设了多个共同体。

图片

1.指向协同的共同体。着力组建级部自然共同体、学科自然共同体,以级部或学科形成研究主题,营造教师合作文化氛围,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榜样示范和引领作用,通过集体汇谈、研讨交流、实践改进、经验总结,为教师搭建相互切磋、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平台,以更高效的方式促进教师群体的专业成长。

2.指向阶段性成长的共同体。我们组建新教师入职团队,设定新教师培训课程。通过设置“附小史话”“德育管理和班主任工作”“教学组织和学科教学”“教师专业成长”等课程,帮助年轻教师入格,使之成为热爱生活、热爱教育、热爱儿童的附小教师。我们按职龄组建“附小未来1班”“附小未来2班”,以班级管理的形式,依据教师职业生涯中的共性问题和发展目标,确定相适应的培训任务,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让教师们在对比与借鉴中启发与促进。

3.指向创新的共同体。通过明确“全科阅读团队”“德育课程团队”等项目团队的研究目标和阶段任务,寻找团队差异性资源的最大化运用,发挥跨界组合效应,完成具有前瞻性、实验性、创生性的研究任务。

于学校,除了着力内部教育资源的整合、优化与提升,更要打开“围墙”,努力建设家校社合力的育人共同体。为此,我们以开发“让爱住我家”共育课程为切口,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家庭教育的主体作用、社会教育的参与作用,开发并实施面向全体家长的普适性课程和满足部分家庭教育的个性化家庭教育指导课程,努力打造支持学生成长的家校共育生态场。

同时,应课后服务活动及校本课程内容丰富性的进一步要求,挖掘高品质的校内外课程学习资源,努力构建立体多维的合作伙伴关系,探索学校、家庭、社区共育的新模式。

“双减”政策撬动教育体系和社会生态的高质量建设,以系统思维,“抓准牛鼻子”,实施综合全面的治理,定能让美好的理想成为现实。

(作者系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

图片

文章作者|余颖

微信编辑|宋佳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