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国庆档电影大战,最大的赢家莫过于《长津湖》了,目前总票房已成功突破40亿,跻身中国影史前十。 而高票房背后,是中国人被唤醒的历史记忆和爱国热情。 不到三个小时的影片,让无数观众为志愿军抛头颅、洒热血的壮举留下了热泪,也被他们钢铁般坚强不屈的意志深深震颤。 有人说,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一场“立国之战”,打出的是中国人的尊严,打出的是我们未来百年的和平。 正因为有先烈们的牺牲,才有我们现在的山河无恙、安安心心度国庆。 《长津湖》也让国人深切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悲壮和惨烈。 我们的战士,在零下41度的极寒天气里,穿着极其单薄的衣服,整夜俯身坚守在冰雪覆盖的阵地上,一次又一次地击退敌人的疯狂进攻。直到黎明时分,战火才停歇…… 在美国老兵的口述中,我们得知了这样一个令人心碎的冲锋场面:“中国人一直在冲过来,不顾自身危险……第一批有武器,第二批不是每个都有,就捡起第一批的武器……第三批是政工人员,没有任何人退缩。” 在武器、装备、补给都如此短缺的情况下,我们的志愿军依然不顾生死、冲锋向前,凭借着血肉之躯和钢铁意志换回了来之不易的胜利与和平! 有人说,如此装备落后、缺衣少药,难道不是后援补给出了问题? 其实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国家都在想方设法地采购物资、配送补给。但是,由于以美国为首的各方势力对中国进行封锁,几乎所有国家都对中国关闭了关口,实行禁运。 很多物资采购好了,却没办法运进国内。 就在这万分焦急的时刻,一位爱国商人,挺身而出。 他带着自己的船队,冒着生命危险,没日没夜地为祖国运送物资,这个人就是红色商人——霍英东。 2006年10月, 84岁的霍英东病逝,他的葬礼按照国家领导人的规格举行。 各界政要名流等数十人扶棺,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都同时为他降半旗。 党称他为“最亲密的朋友。” 霍英东为何能享如此哀荣?因为,他救过我们的国! 大家缅怀的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商人,更是一位赤诚爱国的企业家。 霍英东并非天生富人,在同时代的香港富豪中,他甚至是最穷、最苦的那个。 1923年,霍英东出生在香港一个非常贫困的家庭,一家七口挤在一条2米长的小船中,风一吹,船跟要散架似的。 早上在船上拉货、吃饭,晚上挤在船舱里睡觉。生活的困苦,让霍英东从小对金钱充满了渴望。 12岁时,霍英东凭借自身努力考进了著名的香港皇仁书院,并学习了英文,这为他赚到人生第一桶金打下基础。 日本战败后,霍英东偶然看到一则拍卖通告,拍卖战时剩余物资。因为是英文,一般人看不懂,当时极具商业头脑的他,便找妹妹借了100元参与投标,准备赚取信息差。 这次倒卖,让他赚了2.2万。在月薪普遍不到100元的时代,简直可以说是一夜暴富。 之后,他便开起了船厂,事业也风生水起。 可就在苦尽甘来,事业稳固之时,他却选择了承受风险,助祖国于危难。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赶往朝鲜半岛进行支援。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无论任何时代,后方资源的供给对于战争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甚至直接决定胜负。 美国人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当得知中国出兵朝鲜时,他们操纵联合国对中国实行禁运政策,但凡是战场上用得着的东西,如药品、衣服、一些食品等等,都不许运往大陆。 此时,香港凭借优越的位置,成为了大陆向外支援物资的重要通道,但很多香港资本家都对给中共运送物资望而生畏. 然而,霍英东却临危受命,很快便和大陆建立了长期的贸易关系。 当时最差的是铁皮,霍英东和他的船队,历时两周,将上千吨铁皮,送到深圳口岸,解决燃眉之急。 当然,过程也是非常危险和艰辛的,为了摆脱监视,船队一天内要换三个地方,霍英东和他的工人们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 这样的“生意”还引来了想发国难财的人。 他们在江面上明争暗斗,捆麻袋沉江都是常有的事。 更恶劣的是,这些人运送的物资不仅价格昂贵,质量还很差。他们把棉花换成黑心棉,前线战士用了,伤情反而恶化。 霍英东不一样,虽然那时他才27岁,却很有家国情怀。他冒着生命危险、义无反顾送出的,都是物美价廉的好货。 即便如此,对于霍英东的壮举,也有人并不买账:“他为新中国运物资,真的是爱国使然?” 面对这种论调,霍英东只是很谦逊且诚恳地答到:“如果说当时我是为了支持抗美援朝、打破封锁禁运,那是骗人的,我没有那么高的认识。但说当时我一点认识、一点想法也没有,也不是事实。” 作为商人的霍英东,在面对别人质疑时,选择了独善其身。 而他口中“没有那么高的认识”的举动,却值得起我们万分地感激。 他冒死运送到前线的很多西药、纱布,直接挽救了朝鲜战场上大量志愿军战士的生命,也为抗美援朝战争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援。 如果这之前的行为,还不足以说明霍英东的爱国之心,那经商成功后的他,将大部分钱都花在了祖国的建设上的选择,则足以证明他的赤子之心。 朝鲜战争结束后,霍英东将目光转向了建国发展上,也因为有了爱国商人的声誉,大家都愿意和他做生意。 因此,霍英东的地产生意越做越大,甚至被称为香港的土地爷。 然而,财富的迅速积累和抗美援朝期间为国运送物资的背景,却让霍英东遭到了港英政府、英美财团等势力的嫉恨,他们联手将霍英东赶出了香港商界,并污蔑他为走私犯。 此后,长期遭到排挤和打压的霍英东便把目光投向了祖国大陆。 为了支持祖国的改革开放,霍英东投资修建了羊城八景之一的白天鹅宾馆。 而后,又陆续投资400多亿,开发家乡的番禺与南沙地区。 大家都说这不是在做生意,而是在浪费钱和精力,他却不顾反对,呕心沥血十多年,把当初人迹罕至、寸草不生的南沙岛建成了现在的南沙海滨新城。 除了对祖国发展建设的投资和扶持,霍英东还对中国体育做出了巨大贡献。 承认体育席位也是承认政权,为了这点,霍英东在各项国际体育赛事中奔走呼吁中国的合法席位。 中国在亚洲足球联合会的合法席位恢复,第十一届亚运会、2008年奥运会成功主办……这些,霍英东都功不可没。 他用自己的关系和声望为祖国奔走,又不遗余力地出资建设各项体育设施、体育馆。 北京奥运会的标志性建筑水立方,造价8亿,其中有2亿就是霍英东出的,全国各地凡是有霍英东名字的场馆、建筑也都是他的心血。 有人统计,霍英东在支持体育事业发展这数十年里,光慈善捐款就超过150亿元。 面对如此贡献,在接受采访时,他却谦逊地表示:其实微不足道,只是一份对祖国的心意。 正因为他的这份心意,才有了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霍英东一生,曾三次受邀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阅兵大典。有一次,记者问他当时的感想,只见,霍英东一句话未说,就已经泪流满面。 在他心中,自己已经和祖国的荣辱连成了一体,祖国的发展重于一切。 临终时,霍英东对身后事做了非常特别的安排: 长房的三个儿子都需要继承遗志,大儿子霍震霆继续发展他心心念念的体育事业,二儿子霍震寰接管家族生意,三儿子霍震宇则继续南沙开发计划。 除此之外,要求其它子女不得从商,希望他们成为律师、医生等专业人员。 如此安排,不但是不想让后代陷入财产争夺的风波,也是希望他的社会责任和爱国意志得以继承。 作为中国人,霍英东曾为祖国的抗美援朝战争尽力; 作为老板,霍英东说他从不负人,凡是合作过、帮助过他的人,都赚到钱; 作为经商天才,霍英东在每个行业都做到了出类拔萃,并创造了世人难以企及的财富; 作为爱国企业家,他又无私奉献,为祖国的繁荣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也因为如此,霍老临走前,才能留下那句最坦然的自我评价: 回首往事,我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如果人生的满分是100分,我要给自己打100多分。 霍英东值得起这样的满分人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