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云原创】虚心

 新用户54392mCV 2021-10-15

一、

最近有朋友把我删除拉黑。

此君热心政治,认为“政治十分肮脏,但是如果我们不关心,它将会更肮脏”。

他朋友圈发了一条,大意是民众们若不再觉醒,必定再次受尽凌辱。

我说请不要直接发一个论断,好好写论据。

答曰懒得写,我回曰那我懒得看。

哥们马上删除了我。

有点沮丧,后来反思,发现我们交流出现的最大问题是:缺乏虚心。

二、

一直以来,虚心与谦虚是近义词。但就使用频率来说,虚心远远不如谦虚。

多嚼几次,发现了两者的明显区别。

“谦”是向外着力的,如“谦谦君子”“谦恭有礼”“谦躬下士”,双向交流生成,外在力量在起作用。画面感强,读多了,甚至觉得闹腾。

“虚”呢?着力在内,在心里,是独处时候的静虚,是清空,是充盈的无。

好的交流,虚心远比谦虚重要。

虚心的关键是虚,与人交流,不预设前提,不预设自己的观点,甚至先摒弃之前的经验。

当然,这很难,我们无时不活在过去里,执念自己已有的经验经历,甚至有意无意由此产生优越感;又无时不活在将来里,妄念不断,贪念膨胀,多白日飞升的痴人梦,少诘问自己的清醒剂。

一有执念妄念,时时处处都挂着一个大写的“我”字,“我”曾怎样,“我”要怎样,对应的就是对方“应该”怎样,对方“必须”怎样。

这就是预设前提和观点,不能省察的时候,我们误会这是“自我”和“真我”。

清醒的人,能活在当下,拎清自己的斤两,交流的时候,不过度介入别人的思维王国,不妄图将自己的思想中心化。

交流的首要状态是:“我”“是”怎样,对方“是”怎样。

两人交流,等于两个圆相交,产生的交集部分,就像公用的晒场。

你不由分说将自己的花生豆子都倒到里面去,不让人家的水稻小麦铺开,这交流就是你的思维思想包办了。

这种交流的实质,是某种思想的一言堂,无效。

三、

回到删除事件。

哥们的文字,刺激强度非常大,在斯人看来大约是金刚怒目式的“沉疴猛药”,要振聋发聩。

可是,真正菩萨心肠,是不会诅咒众生的。毒誓诅咒,又哪有慈悲?

退一步来说,发心确实为了民众好。可是,丢论断,不肯说论据,强硬塞一个结论,对方如不接受,就是不好。

说懒得写,言下之意是对方应该懂得这么浅显的道理或者论据,又或者是对方这么蠢笨,不配得到自己的论据。

亲,你预设了太多的前提。要知道所有预设的前提,在交流中都起绊脚石作用,堵塞通道。

当然,我的表现也不佳,请人好好写论据固然没错,对方搬石头说“懒得写”的时候,我也回之以石头,这样通道就更堵了。话赶话没好话,对方气冲脑门之下,搬来更大的石头,堵死了事。

现在回看事件,有点乐不可支:两个蠢萌的家伙,互相丢石头好玩吗?

四、

虚心是全然的接纳。每一次交流,都是一次新的“从零开始”。放下经验放下预设,让他是他,你是你。

虚心在交流中的表现形式常常是“倾听”“聆听”,它们也常常被放在“人生必读……”“四十岁前必须认清……”的文章里,让人警觉,当然也会被人归到“鸡汤”里——当他们遭受的打击还不够的时候。

它还有另外的俏皮话:“我们花了一年的时间学习说话,却用了六十年学习闭嘴。”人到六十,像稻米灌满了浆,越饱满,越知不足,故而低头向大地。人愈多知,亦愈多自知,自知不足,知己身海粟而已,岂敢自我膨胀到充塞一海之能乎?岂敢包办代替人家的思想和思维哉?

渐渐闭嘴,渐渐把晒场还给别人,看看大家都晒些什么,又丰富又有趣。

五、

当然,真正做到虚心很难,因为人很容易自我膨胀,连“心”都找不着了,更不用说时时清空它。

又当然,还是有人能做到的。

有朋友移居加拿大多年,经商而富,每被问及成功路径,第一句都是“我的成功只是偶然”,然后告诉大家他恰好遇到了怎样的几次机遇,自己只是很幸运地被那些机遇选中了,其实换了谁在这样的情形下都会成功的,并不是我某某有什么过人之处。

他的言辞恳切又平实,你跟他交谈,会觉得有无数条继续行进的路径,每一条路径,都走得很舒服。

虚心的人,在交流的时候绝不争抢思想的地盘,反而会不断地扩大那个“场”,容纳对方,甚至滋养对方成长。

他们格局很大,看到很远很远,看到自己在广袤的原野只是一个小小的点,四时之风都在恰好时间吹起,它被高高举起了,就是世人眼中的成功。

不比自己狺狺不休,非当思想的中心要轻松太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