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腰椎间盘突出与膨出,只需这样做,效果比手术都好

 治骨以来 2021-10-15

导读:腰椎间盘突出与膨出,只需这样做,效果比手术都好

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由于腰椎是人体的重要运动关节及负重关节,本病具有痛苦较大、容易反复发作等特点。既往多采用牵引、静养锻炼等方法治疗,但往往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该方法时间短,只能暂时消除部分痛感,但不能从根本上修复受损的关节韧带结构,一旦关节负重过大,极易出现反复膨出。

所以,家庭的日常坚持治疗显得非常重要。国内家庭长期坚持使用多采用药物导入热疗仪治疗椎间盘突出。机制有以下几点:首先,药物离子导入疗法又称为电泳疗法,是利用离子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使中药液中的药物离子在脉冲电的作用下,向关节较深处定向移动,从而在椎间盘损伤处形成较高的药物离子浓度,促使关节韧带结构从根本上开始修复;其二,药物离子导入疗法具有类似电针的作用,能够刺激局部阿是穴,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其三,药物离子导入疗法具有加热功能,配合中药药垫可以达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局部肌肉痉挛的作用,消除腰椎后部脊髓神经的挤压。由于药物离子导入疗法具有以上特点,故治疗腰椎膨出疗效满意。

腰椎间盘保健操

坐势:

①仰头同时双臂上举。上举时吸气,下落时呼气,重复8~12次。

②上体正直,两肩后耸,同时挺胸仰头,用力使两侧肩胛骨靠近,重复8~12次。

③双手叉腰,以腰为轴,向左、右转体,左右交替8~12次。

④双手扶膝,先伸直右腿,还原,再伸直左腿,还原。左右交替8~12次。

卧姿:

①仰卧,腿伸直,双手自然置于体侧,屈髋屈膝,同时踝关节极度背伸,然后向斜上方进行蹬踏,并使足尽量跖屈,左右交替,重复8~12次。

②仰卧,双手自然置于体侧,做直腿抬举动作,左右交替,重复8~12次。

③俯卧,两腿交替向后做过伸动作,重复8~12次;然后,两腿同时做过伸动作,重复8~12次。

④俯卧,两腿不动,上身躯体向后做背伸动作,重复8~12次,然后上身躯体与两腿同时做背伸动作,重复8~12次。

立姿:

①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臂后伸,双手在体后交叉握住,然后仰头挺胸,同时双手向下压,重复8~12次。

②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双手叉腰,然后向左、向右交替转体,重复8~12次。

③直立,双手叉腰,然后左、右腿交替上抬,原地踏步8~12次。

④两脚开立,与肩同宽,扭转上体,带动双臂左右摆动,全身放松。

检查

编辑 语音

体格检查

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临床症状或体征即可作出正确的诊断。主要的症状和体征是:

①腰痛合并“坐骨神经痛”放射至小腿或足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②在腰4-5或腰5骶1棘间韧带侧方有明显的压痛点,同时有至小腿或足部的放射性痛;

③小腿前外或后外侧皮肤感觉减退趾肌力减退,患侧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X线片可排除其它骨性病变。

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需拍腰骶椎的正侧位片,必要时加照左右斜位片,常有脊柱侧弯有时可见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唇状增生,X线征象虽不能作为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依据,但可借此排除一些疾患,如腰椎结核骨性关节炎骨折肿瘤和脊椎滑脱等。

2、CT的MRI检查:重症患者或不典型的病例在诊断有困难时,可考虑作脊髓碘油造影CT扫描和磁共振等特殊检查以明确诊断及突出部位。

上述检查无明显异常的患者并不能完全除外腰椎间盘突出发病机理。

成年人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纤维环中的纤维变粗,变脆以致最后断裂,使椎间盘失去原有的弹性,不能担负原来承担的压力。在过度劳损,体位骤变,猛力动作或暴力撞击下,纤维环即可向外膨出,从而髓核也可经过破裂的纤维环的裂隙向外突出,这就是所谓的椎间盘突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