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狂放不羁的诗仙李白,他也有敬佩的偶像,是谁?肯定不是杜甫

 青山居士 2021-10-15

众所周知,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被誉为“诗仙”,他以独特瑰丽而丰富的想象力,灿烂星河的文笔,汪洋恣肆的情感,给世人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诗篇。

李白的一生放荡不羁,他恃才傲物,自比管仲、诸葛亮,政治理想抱负极大。可就是这么一个谁都不放在眼里人,也有自己的偶像。大概也就是俗话说的“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吧。谁能想得到不可一世的诗仙李白也有偶像?

诗仙李白

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建安文学时期的风流才子曹植。

话说,曹植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他是个才华横溢之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家谢灵运,李白,杜甫都是曹植的铁杆粉丝。心高气傲的东晋文人谢灵运曾经说过,如果天下的才共有十斗,那么曹植便独占八斗,我占一斗,天下人共分一斗。这便是成语“才高八斗”的来源。

而李白对曹植呢?可以说,曹植和李白是跨越时空的隔代知音。李白对曹植的崇拜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譬如两个人都写过《白马篇》,李白是直接受曹植的影响,描写了一位英雄豪杰。而且在李白的其他诗作中也不难发现直接引用曹植的诗句,或者与曹植有关的诗句都大量存在。

譬如,诗仙李白曾在他的《将进酒》里面写到:“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言下之意,他是非常仰慕曹植的才华,连喝个酒都想到了曹植的风流雅韵与潇洒不羁。

那么,风流才子曹植具体对中国文学有什么贡献呢?为啥值得诗仙李白敬佩呢?

影视剧曹植形象

先说说曹植在诗歌方面的贡献。曹植是曹操的儿子,他还有个兄弟曹丕,父子三人组成了“建安文学”的主力军。在他们的倡导下,三曹与建安七子主导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文人创作诗歌的高潮。

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吸收了《诗经》的写实主义特点,汲取了《楚辞》的浪漫主义养分,又在汉乐府民歌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建安风骨”,即诗风慷慨悲凉,豪迈刚健,积极奋发,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强烈情感。

曹植最典型的具有建安风骨的诗歌是《白马篇》,全文摘录如下: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这首诗感情高昂,激烈奔放,描写了一个为了保卫祖国英勇作战视死如归的少年英雄形象,言辞之下,其实就是表达曹植自己渴望建功立业嘛。

“建安文学”时期,曹植是重要的旗手,他以无与伦比的才华和曹操,曹丕一起引领了建安文学的发展。中国文学史上,将这一阶段看作是民歌向文人诗歌转型的重要时期。

尤其是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五言诗的发展,为后来的中国诗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无论是后世的李白、杜甫还是苏轼都受到了曹植的影响。曹植在诗歌创作方面是独树一帜的。

可能也正因为曹植的锋芒毕露,受到了兄弟曹丕的嫉妒。在曹操死后,曹丕便把屠刀架在了曹植的身上。曹植面对兄弟的残害写出了著名的《七步诗》,这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很有名的故事。

影视剧曹植形象

再说说曹植的辞赋。也许曹植天生就是个文学家,他天赋极高,传说他十岁就能背诵《诗经》《楚辞》、《论语》等作品,写起诗歌文章来也是提笔而就。他极受曹操的喜爱,曹操甚至一度想把他当成接班人。

可惜,曹植太过放荡,任性而为,饮酒无度,最终失去曹操的宠爱。在命理学上,此人应当是伤官旺可能还见了官,伤官主才艺输出,不服管教嘛,遇上了管教的就容易出事。(懂命理的就懂,不懂的就略过~~~)

最有名的是他写的《洛神赋》,曹植以清新典雅,极具内蕴而富有浪漫主义的的文笔描写了洛水中一位女神宓妃,表现了自己对女神的超级爱慕。很明显,曹植的这篇文章受到了《楚辞》的浪漫主义影响。

作者以浪漫主义的手法,通过梦幻的境界,描写了人神之间的真挚爱情,但终因“人神殊道”无从结合而惆怅分离。《洛神赋》可以说是曹植精心编织的一个缠绵悱恻的美梦,也是曹植那一个才华横溢,狂放不羁的一个侧影的展现。

其实曹植还是在发泄心中的牢骚,他是一个强烈渴望建功立业的人,但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总是骨感的。曹丕以及曹叡,接连两任魏国皇帝都不把他放在眼里,对于曹植的积极主动请缨置之不理,曹植焉能放得下心中的郁闷?

尽管如此,客观地说,曹植搞政治不行,但是写作还是一流的,他的辞赋赋继承了两汉以来抒情小赋的传统,又吸收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为辞赋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洛神赋》是曹植辞赋中杰出代表作。

只可惜时不待我,徒唤奈何?

那时的曹植还是放不下执着,在写完《洛神赋》后又写了《赠白马王彪》的著名诗篇,这一篇诗歌哀婉凄惨,伤痛无比,明显反映了曹植内心深处的痛苦。

他本无意与曹丕争权夺利,但是奈何生在了王侯将相家,最终沦为了政治牺牲品。政治就是这么无情。传说,曹丕将曹植赶到封地后,曹植最后就在自己的封地郁闷而死,到死都没有受到重用。

总体来说,曹植在文学上的主要贡献一是是引领“建安文学”的发展,开启文人诗歌创作的高潮。二是推进辞赋表达真情实感的发展,赋予辞赋真切的灵魂,开辟了辞赋的新境界。三是曹植独特的风流潇洒,高贵典雅的精神气质成为后世仰慕的典范。可以说曹植的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经典,影响后世深远。

这就难怪诗仙李白对曹植顶礼膜拜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