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金浩||​​北关记忆

 颍州文学 2021-10-17


北关记忆
文/小草

小时候是在阜阳城老北关长大的,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深深地烙在儿时的记忆里。提起老北关,相信每一个对阜阳城过去有一定了解的人,都会在脑海中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市声喧嚷的解放北大街、屋宇尚存的颍川卫、依稀可见的古城墙,以及城隍庙、潘氏公馆、义仓旧址等等。在阜阳摄影爱好者老时的眼中,老北关的一切是需要用脚步来丈量、用记忆来丰富、用文字去描述、用老物件去求证的。这如同与一位年届耄耋的老人在交往,世俗、功利、物质、荣誉等都已经是过眼烟云,难忘的回忆就是对这位老者最大的尊重。

潘氏公馆与颍川卫同在一条街上,只是位置更加靠北,临近岳飞庙。从沿街一个开敞的巷口走进去,左手边一处青砖灰瓦的建筑只露出一个房顶,门前则是不同时期建设的平房和瓦房。这里曾经是民国时期地方名流潘慎五的家宅,历经百年风雨,至今依然保留着数十间房屋。
“潘慎五是河南人,小时候家里穷,跟着家人逃难,一路辗转流落到阜阳。”老时介绍说,潘慎五很有经商头脑,曾创办永兴公司,经营商品,开设钱庄,在皖北地区影响很大。在交通运输业尚不发达、物资紧缺的近代,潘慎五很有市场眼光,常与洋人、官府周旋,往来于豫皖江浙各地。他曾被推选为国大代表、皖省参议员、安徽工商联主席。
多年来,潘氏公馆一直是老北关保存较为完整的民国时期商人私邸,从沿街的青砖瓦房和北侧的一堵高墙就能看出房屋主人地位的显赫。这里屋宇众多,格局庞大,规制宏伟,不难想象当年富商大宅院的奢华大气。2013年,这里被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不可移动文物划定了10米以内保护区域。
“加上刘公祠、城隍庙,数量如此众多的文物保护单位密集于此,在皖北、全省乃至全国都是不多见的。”老时介绍说,北城小学是原北宋聚星书院所在地,该校东边有状元巷,是元朝状元李黼故里;建设街有北洋时期上将邓如琢公馆,深藏于居民聚集区,“养在深闺人未识”;当代,北关培养了中科院院士、长江特聘教授、著名化学家谢毅。另外,还有众多见于史志文献的名人史迹、民俗传说、建筑遗址、文化丘墟等等。

咚……咚……咚,从解放北大街转入郭家胡同,耳边传来阵阵拆墙的声音。放眼望去,胡同北侧,大片老屋已被拆除,少数几间还未拆的房子,矗立在建筑废墟中,很是惹眼。         此刻的胡同,很少有人经过,偶尔有一位骑三轮车收废品的老人穿梭其中,吆喝声也会回旋许久。   一位正在拆迁的师傅说,附近的居民差不多都搬完了。“这几天连清运垃圾的都很少来了。”     顺着师傅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不长的胡同里,几处垃圾池已堆满溢出来,蔓延到了路上,苍蝇在上面飞来飞去,似乎在宣告这是它们的“地盘”。   而胡同的南侧,却是一排完好的房子,楼房瓦屋交错排列。就这样,郭家胡同南北两侧,形成两道截然不同的风景。

 住在北关,可能是老时对脚下这片土地感情很深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他的脚下,每一抔尘土可能在二千多年前就被古人带入了这座老城。
老时的家在建设街与清颍路交口附近的云亭小区,这里是老北关目前面积最大的居民小区,居民大部分都是生于斯、长于斯的老阜阳人。在小区西北面大塘旁边,有一块新立的“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提醒人们这是一段古城墙遗址。“从这里往北走,运气好的话还能看见大块的青砖掩映在临河的一片片灌木丛中,绵延1000多米。”老时说,稍微留心一下,在菜地东侧的坡地上就能看到不同时期夯土堆积层,这就是以前的城墙根。
“现在看到的城墙根,或许是胡国迁都北城时留下的。”老时说,公元前495年,楚国灭掉了胡国,并把胡国的国都迁到了北城。明朝重修颍州城,城墙曾高达6米,后来规模延伸到大隅首。直到1939年,国民党驻军以躲避日军空袭为由下令拆除,城墙自那时就不复存在了。只有城墙根的夯土和依稀可见的青砖,留给后人怀古追思。 
北关承载着阜阳人太多的记忆,这里留下的是阜阳千年文脉的印记。未来城市建设要处理好传统与时代的关系,体现城市历史特色,为阜阳人留下记忆中的乡愁。如今,在老北关,郭家胡同、龙潭街等地正在拆迁,曾经的一切在渐渐消失。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是一番新景象,但那些关于老北关的记忆却永远不会消失。因为,这里承载着人们太多的不舍和依恋:旧时的老屋、儿时的回忆、昔日的街坊……
(注:本文图片由摄影爱好者老时提供)
 


作者简介:原名金浩,字宁静,号致远,笔名小草,主业从教,业余写作。在报刊杂志、网络平台发表散文、小说、诗歌、评论若干。

 

爆款热文

“洄溜古镇杯”乡愁主题散文大赛启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