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见字知意的苔藓植物——湿地与湿地藓 /刘胜祥/湖北苔藓植物故事44/2021-10-18

 资源与环境保护 2021-10-18
         狭义湿地(wetland) 是指地表过湿或经常积水,生长湿地生物的地区。湿地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径流,改善水质,调节小气候,以及提供食物及工业原料,提供旅游资源等多种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有兴趣者请观看2019年中国苔藓植物年会组织的黑龙江省齐齐哈尔扎龙湿地考察视频——近距离观察丹顶鹤之旅。

      《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1971年2月2日订于拉姆萨尔, 中国于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尽管在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开展了全国范围内沼泽和泥炭资源的综合考察,先后对三江平原、大小兴安岭、长白山、若尔盖高原、青藏高原、新疆、长江中下游、横断山以及沿海地区的沼泽进行了综合考察。在此之前,国民很少有人了解湿地的概念。 但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苔藓植物中出现了“湿地”的内容。 

扎龙湿地


      湿地藓属(Hyophila Brid.) 属名由Hyo(水湿)+philos(喜爱)组成。陈邦杰先生把它翻译成“湿地藓属”。高谦先生在大萼苔科一文中出现了湿地苔属植物 (Hygrobiella)。郑万钧先生于1961年《 中国树木学》中对松科植物Pinus elliottii 翻译成“湿地松”。 地球之肾的巨大作用影响了植物学家对湿地的喜爱,以致于一些植物的名称都带上了湿地的色彩!如湿地蓼(Polygonum paralimicola)、湿地蒿(Artemisia tournefortiana)、湿地繁缕(Stellaria uda)、湿地风毛菊(Saussurea umbrosa)、湿地银莲花(Anemone rupestris)等等物种。
      湖北湿地藓属植物有2种,卷叶湿地藓(管开云先生曾在神农架采集到卷叶湿地藓植物,管开云80-2641(HKAS)《中国苔藓志》第二卷166页。)和四川湿地藓。

卷叶湿地藓( 赵东平博士鉴定,陈怡冰拍摄)

四川湿地藓赵东平博士鉴定,张文瑄拍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