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梅兰竹菊】竹篇

 张jian 2021-10-18

图片

图片

                                   墨竹
              秋日微雨渐微凉,楚道人间更欺阳
             红尘作伴坊相聚,月船江女奏《清商》
             本是凄凉属无觅,恶蛇冲京捣长安
             为报家国闯无尽,不灭恶俗不苟生

     古人画竹,置素壁,待竹影投其上,谓之“影竹”——即寻找一块洁白的墙壁,等待月光投下竹的影子,那壁上之影,正是中国艺术中墨竹的灵感来源。正因如此,竹与月,自古成为寓意风雅,彼此息息相关。在竹林赏月,有阮籍“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以此作为魏晋风流的写照;又有黄庭坚“竹贯四时清,月通云气明”,将竹与月的特质合一,使人感到超然清旷。

图片

    泰和元年(1201年)山東濟南歷城區港溝鎮金代墓出土壁畫,太湖石與墨竹。程式化程度很高,無論是對湖石審美形態的概括性,還是墨竹寫葉的个字、介字等抽象造型樣式的使用上,都顯得手法已非常圓熟和襲用上的按部就班。如果單獨出現,絕對會以為是在文人畫泛濫並深度影響民間美術後的明清時代作品。

图片

倪瓒  墨竹图页  佛利尔美术馆藏


图片

(传)苏轼  墨竹图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图片

(传)苏轼  墨竹图  耶鲁大学美术馆藏

图片

  墨竹图轴,明,夏昶

图片

图片

元代赵雍《墨竹图》,26.7×172.7cm,辽宁省博物馆藏。

图片

齐白石 墨竹图 

齐白石在《墨竹图》题画中说:“予就作画之淡墨水笔写名字,此前人多为之,非做作也。'题款墨色的变化,与画的意境有密切的关系。如画中春雨绵绵,一派弥茫的景象,画中物象均以淡墨画成,犹如蒙上一层薄薄的轻纱。为了与画中意境相统一,画家以稍有变化的淡墨题款,款书的墨色和画中物象的墨色浑然一体,便取得理想的艺术效果。题款墨色的变化,不仅与画的意境相关,同时与画中色彩也有相应的关系。意境淡泊,色彩清明,画家以淡墨题款;意境浑厚,墨色浓重,画家以焦墨题款,都收到了与画中意境和色彩相和谐的高度统一。更有一些特殊的画面,因画中墨色浓重,颜色过深而用墨色无法题款,画家便以鲜明的色彩代替墨色题款。

图片

图片

图片

明·朱端《月下墨竹图》绢本 墨笔 | 大英博物院藏

    东坡作墨竹,从地一直起至顶。米芾问何不逐节分,对曰:“竹生时,何尝逐节生!”世间万物之生长都是无声无息,唯有成长是生命唯一之见证。 ​期待茂林修竹,烹泉煮茗,挥毫竹林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与书友席地而坐写墨竹,斜阳犹见陶渊明。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