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影片中出现的动作演员,最早是出现在舞台上,是武生这个行当。 随着这个行当进入到影片和随着影片的发展后,在舞台上表演的那些武生渐渐演变成了动作演员,这些动作演员就被称为“龙虎武师。” “龙虎武师”一词出自于戏班。 媒体人魏君子拍摄的一部影片叫《龙虎武师》,这四个字由刘德华所写,这部纪录片详细记录了香港动作影片和动作演员的发展和历史。 通过香港动作片闻名于世的有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甄子丹,而有名的功夫片就更多了,猛龙过江、少林寺、红蕃区、黄飞鸿,功夫等等。 做功夫演员难不难?累不累?容不容易?答案只有一个:是。 最初这些参加演出的动作演员都被称为“龙虎武师。” 提到香港电影,一定要提到邵氏影业,因为香港的功夫影片是从这里开始的。 邵氏影业全盛的时候,十四个摄影棚同时拍片。邵氏一共拍了一千多部影片,曾被称为“东方好莱坞”,当时参加动作片拍摄的动作演员,被称为“武师”,然后被叫为“武替”。 华语知名导演吴思远谈起那个时候拍动作电影,仿佛有一个模式似的,一定需要有一段武打镜头,就好像印度电影里一定要有歌舞一般。 出演过《功夫》中的包租婆元秋,当时一天要做三个替身,这已足够说明当时香港动作片对武替的需求量是很大的。 香港北海街19号曾经是武师参加拍戏集中的地方。武师拍戏有讲究,除了能打,还得要不害怕,因为后来的动作片有了更高的要求。 //// /// // 李小龙来到香港之前,武打片是舞台化的。李小龙来了之后就要求参加拍摄的武师要达到他指定的动作。 从这个时候开始就要求武师出拳后被打后是什么反应,拍摄时还得一边看镜头,一边配合拍摄节奏。 李小龙来了香港以后,功夫片慢慢变得更好看了。 李小龙参加出演的《唐山大兄》这部功夫片一经上映,引起了香江轰动,这种情况连当初连拍摄的嘉禾电影公司都没有想到。 李小龙的功夫片一炮而红,从此,李小龙往功夫巨星的道路上行走,而香港功夫片也开始了一个新的起点。 李小龙的功夫片是相当成功的,他为传播中国文化和功夫起了重要的作用,就连“功夫”这个词也被收录于英文词典。 正当李小龙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他却意外离世,他的离世让香港功夫影片走向了低谷。 曾经功夫片的流行,让参加拍摄的武师们收入非常高,然而李小龙的离世,功夫影片触底,让很多武师不得不从事其他的事情,有的甚至为了生活去卖血。 动作片的低潮差不多持续了五年,直到后来洪金宝、刘家良拍出了好的功夫片,这些武师们才有机会参加拍戏,他们的生活才慢慢有了好转。 刘家良是真功夫拍得好,一套动作下来,他可以设计六七十招。因为他讲究真打,所以影片里打斗的镜头都是真实的,和现场录像有得一拼。 洪金宝在做导演之前,也是武师,他曾经和成龙一起合拍过不少影片,他们都来自于洪家班。 有人开玩笑说当洪金宝和成龙两个人在的时候,洪金宝是大哥,成龙是二哥,如果洪金宝不在的话,成龙就是大哥。 成龙有部有名的影片叫做A计划,其中有一幕是成龙从钟楼坠下来,现场要求实拍,就是真实地拍,没有什么特技之说。 拍这个镜头没有谁有经验啊,剧组就找来一个和成龙体重差不多的一位武师火星先拍,如果他跳了没死,成龙再跳。 这些出现在电影中的镜头都是这样来的。 还有一部也是成龙出演的影片《警察故事》,其中有一幕是高速行驶的巴士车突然停下,然后从车窗里飞出三个人,这个镜头全部是实拍,那些摔下来的全部都是武打替身演员。 如果换作现在,剧组会采取更安全的方法,但是电影拍摄的时候正是香港功夫片最好的时候,讲究真实的效果。这些武打替身演员就这样拼了命去做这件事情。 //// /// // 洪家班有一位武师叫做元武,有一场戏需要他从很高的地方摔下掉到溜冰场上。元武说如果不是这部影片是有他的师兄洪金宝投资,他是不会做这个动作的。 元武做了很多防护,当他背朝下摔到溜冰场上的时候,他整个人都晕了。当时一旁观看的国外特技人说,这种动作你们也敢拍?可是当年那帮傻傻的香港武打替身演员就这样去做了。 为什么《龙虎武师》这部影片打动人?因为真实,也因为在那些留下名或没有留下名的他们身上看到了那种真性情和为了做成一件事情,哪怕危险,也要去做的勇敢。 为什么香港的功夫片能够走向全世界?靠的这种拼命三郎的精神。 这些普通的香港武师难不难,难!他们怕不怕,怕!可为什么还是冲上前?因为他们是既然答应了,就要做到!因为他们“热血热胜红日光,胆似铁打骨似精钢,胸襟百千丈眼光万里长,誓奋发自强做好汉。” 这些香港功夫演员都是出身于不太富有的家庭,没有读过多少书,可是他们知道要想让生活过得更好,就需要认真去做事认真去完成动作。他们和所有的职场人一样,最初的梦想都是让生活变得更好。 60-80年代,香港电影有世界上最好的创意,功夫片也是有竞争有进步,然后一步步向前,最终让香港电影与电影人闻名世界。 曾经香港有看午夜场的习惯,一家拍出了好的动作,另一家就想要拍出比他更好的动作。就是这样想做得更好的想法,让香港功夫片走向了更高处。 //// /// // 曾经为了满足于影片中几分钟的武打动作,香港武师们都已经训练成了拿到什么就打什么,一直要打到导演喊卡。 香港功夫影片的成绩是拼出来的,是打出来的。 作为武打替身演员,他们也许一辈子都不会在银幕上露脸,可是他们不在乎,他们想的是:“这个电影是我的,这个镜头是我的。” 这些普通、平凡的人呐,就是这样的纯朴。 魏君子曾想拍一下这些香港武师晚年的生活,可是他们都拒绝了,他们的回答是:“不许英雄见白头。”他们有着他们的骄傲。 一位名叫陈竹音的年轻替身演员说过的这段话可能就是这些无名武师的心里话:“如果有一两个作品是可以在心里留恋的话,我觉得做这一行,它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一辈子难忘的经验。“ 有很多无名武师们并不为世人所知,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因为影片记得他们,时光记得他们。 这是一群勇敢和优秀的人,他们付出了很多,是他们的努力创造了一个奇迹的功夫时代,他们是永远值得尊重的电影人。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