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对大唐来讲,是一记结结实实的腰斩。 安禄山造反前,唐朝是巅峰的开元盛世;造反后,唐朝就陷在藩镇割据、宦官干政、外敌入侵的泥潭中无法自拔,皇帝被各种挤兑,当的那叫一个憋屈。 按理说,像安史之乱这样大规模、持续七八年的动乱,一般都是出现在王朝末世,怎么偏偏唐朝不按常理出牌,在最富得流油的时候爆发了呢? 很多人将安史之乱的根源,归结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理由是安禄山、史思明都不是汉人。 不仅领头将领不是汉人,就连安禄山造反的资本——平卢、范阳、河东三镇15万军队中,也夹杂着一小半的胡人士兵。 这么一支半纯胡人军队,怪不得忠诚度成问题,要造反。 不过,咱们再把视线往西北方向看。 河西节度使哥舒翰,突骑施人;长期在西域与吐蕃、大食厮杀拉锯的高仙芝,高句丽人;与郭子兴齐名,扑灭安史叛军的李光弼,契丹人。 他们都不是汉人。 自李世民开始,唐朝就有“胡汉爱之如一”的定调,而且李世民除了是汉人的皇帝外,还是突厥、西域等少数民族的“天可汗”,各民族间的认同感和向心力,很强。 由此可见,唐朝在民族政策的基调上就是:平等。所以到唐玄宗时代,胡人加入唐军,甚至独自担当领军大将的情况,已经是很普遍的情形。 这也是安史之乱爆发后,没有出现五胡乱华时,胡人政权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原因。高仙芝、哥舒翰、李光弼,都没觉得自己是高句丽人、突骑施人、契丹人,要么站队唐朝,要么站队叛军,没想过搞自己的部落。 即便是胡人安禄山,也认同自己是唐人,他造反夺的也是唐朝的整块江山。 况且,安史叛军中,汉人占的比重大体也是对半开,如果这部分人不跟着起哄,安禄山也始终是没办法掀起巨浪来的。即便勉强举兵,动静也不足以撼动整个唐朝。 所以,汉人还是胡人的问题,顶多只是安史之乱的表象。 真正给安禄山造反行动搭台的,还是唐朝愈演愈烈的内部矛盾。 像李唐这样的大一统王朝,运行来运行去,主要问题往往出在一个字上,那就是——钱! 而这个钱,很多时候又常常体现在军费上。 立国初期,唐廷实行的是北魏时期延续下来的府兵制。这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军制,有点类似后来满清“出则为兵,入则为民”的八旗军,士兵平时耕种,战时响应唐廷号召参与作战。 咱们小时候语文课本上读《木兰辞》:“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可见,就连作战用的马匹、兵器都是府兵自备的。 这样一来,除了战争期间需要的军粮供应,唐廷几乎没有任何其它的开支,军费方面也就基本没啥压力了。 那唐廷开支的部分,从哪里来呢? 羊毛还是出在府兵制上。 府兵的基础,是唐廷按人头给男丁分配土地。这户人家男的耕田交朝廷的田租,每年还得担负规定天数的杂役。女的也没闲置,男耕女织嘛,女人们织的布,也得按规定交给朝廷一部分。还有人头税,也是一个铜板也不能少。 这就是唐朝税收来源的“租庸调制”。 但府兵制的运行,有两个前提:一是土地足够多,二是战争支出控制在一定规模内。 土地足够多好理解,因为和平年代的人口,是逐代增加的。初唐时,经过隋末乱世人口的大量减少,朝廷手中的土地是很宽裕的,每个男丁都能分到足够的土地。接着就是安居乐业,晚上嘿咻嘿咻造孩子。 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土地的增量又跟不上,这就导致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无地人群。再加上唐朝中期土地兼并的愈演愈烈,失地农民的问题越加突出。 这部分人,盛唐的富足,与他们是不相干的,该穷的还是穷。 这就给了安禄山招兵买马的兵源,只要安禄山给他们吃的,他们就跟着安禄山吃粮当兵,继而扯旗造反,继而杀人放火。 种地的人没了,府兵又从哪里来呢? 李隆基说好办,那就让没地的人当兵去,朝廷给你们发工资。 于是,继府兵制的瓦解和没落,募兵制开始成为唐军的主要来源,吃粮当差成为一门正儿八经的职业,开始出现一辈子靠当兵领工资养家的职业军人。 咱们都知道,募兵对兵源的素质是高标准、严要求的。由此,除了汉人里头的精壮男儿外,大量天生就骁勇善战、骑马射箭技艺娴熟的胡人,也加入了这个玩命,但有工资拿的行当。 安禄山就是趁着这股风,进入到的唐军队伍,开始了他摸打滚爬的上升之路。 话说回来,相比于府兵制,也有募兵制也有它的好处。 就拿战争强度来说,府兵制就很难开展持久性、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打一场仗,要么控制在几个月内,要么从不同的地方抽调府兵进行轮换。 为啥?府兵的另一重身份,是农民,农民就得春耕夏耘秋收,种庄稼的季节都派去打仗了,你让农民吃什么、穿什么、拿什么交唐廷的税! 招募来的职业军人就不一样了,他们能脱离劳动生产,长期驻扎在边境与对手周旋,一年、两年、三年,都不成问题。 吐蕃,在西北与唐朝拉锯了100多年。跟唐军争夺中亚控制权的阿拉伯人,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分出的胜负。还有唐廷指望安禄山防守正面的契丹,就更是一场持久战了。 这样长期对峙,募兵制建立起来的职业军人很合适。 唐朝中期,出现了许多边塞诗人,描绘的大多是些“春风不度玉门关”之类的边关戍守生活,也从侧面反映了这时期战争的特点,时间长,对峙久,搞得士兵们特别想家。 点完募兵的好处,咱们来说说募兵带给唐廷的压力,还是前文说的那个字——钱! 相比于府兵,招募来的职业兵,不仅要唐廷管饭、发工资,而且还要配备马匹、兵器、铠甲、衣物,一条龙都得管到底。 巨额的军费开支,全压在了唐廷的财政上! 一开始,为了防备节度使在地方扎下地盘,李隆基经常进行频繁的边镇将领更换,虽然不免会降低唐军的战斗力,但大体能起到减少士兵只认节度使当大哥的情形。 后来李隆基又玩起了黑猫白猫的游戏,看安禄山对付契丹挺有一套,就让他长期担任东北战线的统帅,还一同授予了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 而且,除了军权,李隆基还下放了地方的财政、人事等权力给节度使,以缓解唐廷养兵的财政压力。 此举,在提高唐军战斗力的同时,也使得节度使在地方集军、政、财三大权于一身,时间一长,就形成了盘踞一方的土皇帝。 其带来的恶果,就像清末北洋新军出操喊的口号一样:“吃袁大人的饭!穿袁大人的衣!!听袁大人的话!!!”北洋军是强大了,但辛亥革命一爆发,就不听清廷指挥,反过来逼溥仪退位了。 安禄山掌握三镇15万军队的套路,也跟袁世凯差不多。 对三镇的大头兵来说,自己吃的喝的养家糊口的军饷,都是安禄山给的。而且自己的升迁、发财,起决定权的,也是安禄山的一句话,要你当军官就当军官,要你当小卒子就当小卒子。 此外,安禄山选择造反的时间也挺准。 当时,唐廷的关中、中原军队,在宰相杨国忠的瞎指挥下,在与吐蕃争夺南诏的战斗中屡次失败,耗损了大部分牵制边镇的军队不说,还日渐激化了唐廷内部的矛盾。 安禄山的智囊团,就充分利用了这两点。 军事上,趁虚而入,从范阳到洛阳快速突击,如入无人之境。直到兵临潼关城下,才碰上哥舒翰的河西军,挡了一下。 政治上,安禄山也挺有套路,扯起了“清君侧”的幌子,将矛盾指向杨国忠。所以后来的马嵬驿兵变,杀死杨国忠,也有不给叛军留下口舌的考虑成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