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变味”的楷书,却能全国书法展获奖?小趣味终非大道

 龙岩半主 2021-10-20

宽博大气的颜体楷书,对后世的影响恐怕不小于二王,先不说一些忠实于颜体风貌的钱沣、华世奎、谭延闿等人,就是苏轼、黄庭坚等以行书、草书见长者,也都受颜真卿影响甚大。颜真卿对书法史的贡献,不仅仅是留下了丰赡的书法范本,更在于开创了典雅厚重的书风。

当代也有大批书法家学习颜真卿楷书,但以展览为主体的当代书坛又似乎不喜欢老老实实的颜真卿楷书,所以我们在全国大型书法展览上看到的颜体风格楷书,大多都经过作者的“再加工”。

黄文泉

湖北荆州的青年书法家黄文泉,就是一位常常在全国展获奖、入展的作者,而且他书法是以颜真卿为基本面貌的。在全国首届楹联书法展上,黄文泉的一件楷书长联获得最高奖,这是一件有数十个字的对联,搭眼一看便能看到字中带有浓浓的颜楷意味。

黄文泉书法

黄文泉的颜体楷书书写性较强,筋骨脉络处流畅通顺,这和我们平常见到的碑刻、拓片上那种石刻的效果有着极大的不同。唐代碑刻虽说十分讲究精准,但用刀毕竟不同于用笔,转折、起收笔处多过于方峻尖锐。能够透过刀锋看出笔锋,黄文泉在碑帖向书写转化上走出了比较扎实的第一步。

颜真卿的楷书端庄儒雅、不苟言笑,给人一种威严之感。黄文泉笔下的楷书,少了严肃,多了活泼。他通过改变颜体楷书书写节奏的方式,加入一些行书的笔意,笔速明显是偏向快捷的。于是,原本深沉安静的颜体楷书,便成了如今的欢快跳跃。

黄文泉书法

此外,在保持基本的颜体楷书用笔特点的基调之下,黄文泉对颜楷的字形也做了一些调整,比如字形由方正变成稍长,收笔由含蓄变得轻佻。这也让颜体楷书不再那么不近人间烟火,而是生动活泼,甚至有些“流里流气”的戏谑味道。

黄文泉笔下的颜体楷书,当然是带有创作意识的改变,它更注重书写的流畅性、节奏性、艺术性,所以他才能一次次在全国大展获奖、入展。但这样的写法也有着明显的不足:

黄文泉书法

首先,格调不够高古。

颜体楷书美就美在那种伟岸、崇高的大丈夫气息,但黄文泉对颜体楷书的改造更像是耍的小聪明,虽然能够写出一时的新鲜感,却充斥着小家子气。

而且,这种创作方式,是对颜体楷书低层次的改造,再想创变的可能性几乎很小。苏轼等学颜真卿,取的是颜体的气象,而不是纠缠于笔画,这与黄文泉的创作思路有着霄壤之别。

黄文泉书法

其次,技法单一、缺乏变化。

黄文泉笔下的楷书,一些类似钩、捺等笔画的写法,以及一些转折的动作,已经形成了一种惯性,如此便成了一种习气。这些写法及动作几乎出现于每个字里,我们看一个单字或许感觉不到单一,但如果是一整幅作品呢?笔画的单调就很突出了。

黄文泉书法

再次,形体拘谨。

宽博是颜体楷书一个比较突出的特征,这主要是通过颜体楷书开张的轮廓达成的。而黄文泉的颜体楷书,字的外轮廓都是内收的,再加上字形拉长,更突出了字的消瘦之感。笔画与笔画之间是紧张的,字的外形又是收紧的,宽博之气也就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寒酸之气。

总而言之,黄文泉的颜体楷书有些看点,但也有明显的弊病。通过阅读他的书法,更让我们感觉到书法要追求内涵、气质,切勿仅仅着眼于小情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