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洞仙歌·香么㱔谒安根墓

 鹤青白裔 2021-10-22
早年间,到米甸曾听人说起清同治年间香么㱔彝人安大老爷安根的事迹,并言尚有墓碑在。检阅《云南县志》确有其人,但述之甚略!仅寥寥数语,遂撩起我的兴趣有一探究竟的冲动。某日邀米甸周宗善为向导骑摩托车向香么㱔进发。


穿过彝族村寨自羌朗,通老者之丫口的坡非常的陡,女式摩托轰鸣着似乎不堪承载两人的重量,加大油门仍如老牛般喘息着前行,无奈觑一稍缓林间平地略为小憩。一首七律在手机上打了出来:

深山探秘
林间隐现弯弯路,天上飘飞淡淡云。
单骑双人坡路陡,深山百壑究故源。
随摄镜头无雅意,有情松径日光闲。
清风绕冢数前事,香么所箐觅湮贤。


越过老寨子丫口又是一路下陡坡,盘旋而下的长坡犹如蜷伏的长蛇蜿蜒直至谷底,同骑周宗善说,坡陡弯急背荫湿滑的地段,从前客运班车都要将客人下车,走至坡顶才能上车继续前行,地势险恶可见一斑。坡脚即是原州办香么煤矿,现已归个体老板经营。

径直到村干部安吕平家打听,安不在家,其家人指点,安根墓地就在对面山腰!旋即上至山腰,一排墓碑展现在眼前。山势上锐下隆,山腰忽涌起,平缓拱穴,风水学曰:“金线吊胡芦”格局是哉,是块风水宝地。

一排墓碑,最高大的即是安根墓,是一座组合碑,通高 170厘米,宽90厘米,由半圆形碑帽、双柱、基座、碑心组成,除基座与碑心是大理础石外,其它都是本地沙质石料。基座的雕刻,中间为一袅袅冒烟的玉香炉,左一广口罐中插玉如意,右一窄口瓶中插令箭数枝,外两边左右花瓶各插一束鲜花,整幅画俨然呈一桌案形状。石刻虽是平雕,却线条流畅技艺精湛,画面栩栩如生。观其它墓碑均无,是武将才享有之殊荣。

碑文正文为:钦加副将衔署理腾越镇左营都司安公印根字石臣大人之墓 

左为:光绪十四年岁次戊子季春上浣吉旦 (儿孙名略)

右为:壬午年岁进士吏部候选儒学副堂愚弟吴崇礼顿首拜题

碑柱对联:

英豪莫叹捐躯苦,

诰命颂来亦华荣。

匾额:

金玉满堂

安根,字石臣,祥云县米甸香么人,约生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咸同年间清廷腐败内忧外患,民不聊生,百姓纷纷揭竿而起。安根(石臣)被征从军,隶属腾越总兵帐下。时回、彝义军四起,奉命征讨,随左营都司战于禄丰、白盐州、宾川、三姚,以勇猛著称,每战必有斩获。因战功卓著擢升为腾越兵道左营都司职领副将衔。壬申同治11年(1872年)杜文秀势穷仅退守大理孤城。奉云贵总督岑毓英将令随杨玉科围攻大理城,杨玉科令安根率兵扎营城东,是夜义军出城偷袭巷战,安根身先士卒率众反击,不幸被流矢射中以身殉国,时年仅36岁,时隔16年后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其子安文荣奉钦命袭副将都司职,方月余旋卒。同年父、子碑同立于安氏祖茔山。

当晚开篇的一阕词在胸中酝酿而成。

洞仙歌·谒安根墓

乘兴、闲泛摩托,邀友双乘随路。迎面荷花香,清涧映绿树。绿甸平畹,轻风摇稻,阡陌纵横,彝人镇,老寨口,隐隐山村迷雾。

遥望、一箐三村风景,炊烟环树。清流汩汩绕村,草地坪绿小犊撒处。老翁独倚壑松,安根陵墓何处?鞭虚指!山腰雾。副将卧残阳,丰碑蚀蠹。一时名动。无语对、碧云足驻。最难禁,旦溪远,随流思绪。


文字:杨运

图片:小杨


【关于新白文】详情点击下方文字

祥云白族及新白文略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