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各方面工作都朝着制度化方向推进。 比如,在1955年的时候,经过多方审核与评定,便举行了首次授衔仪式,授衔自然有着一定的标准,需要综合考虑授衔人在各个时期所立下的战功。 简单来说,在红军时期担任过师长级别的人物,后来才有机会被授予大将军衔;若是在抗日战争年间,那么至少也得担任正团级的干部,这样才有机会。 这其中,就包含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物,他叫刘子奇,作为升迁最慢的红军师长,他20年间一级未升,大授衔时难倒罗荣桓。 战功赫赫,担任师长一职多年刘子奇于1900年出生于一户贫苦的农民家庭,早早便投身于革命之中。 从1930年开始,他便担任了自卫军浏阳赤卫军第二师的师长,还参加了攻打长沙的战斗,紧跟红一方面军的步伐。 不过从那个时候起,他感觉到自己能力不足,便主动要求去学校学习理论知识。 从随营学校毕业以后,刘子奇的革命道路走得也比较通顺,学成后便一路高升至湘赣军区第二分区的司令员。 第二年,他开始担任湘赣军区第三师的师长。 从这个时候来看,刘子奇的职务还是相当高的,很多现在耳熟能详的开国将帅名单中,在1930年前后,距离师长的位置还非常遥远。 不过,当时的刘子奇根本没有想到那么久远的事情,他每一步要做的,就是完成好自己手头的工作,其他的事情根本也不重要。 结果,1933年出任湘赣军区第三师师长的刘子奇,在第二年又担任起了十八师五十三团团长的职务。 他本人对于职务的相关事情并没有太大兴趣,只想通过不断学习来提升自己的指挥水平,不然,他当初也不会主动去学习,出来后又从团长一路干到师长。 在红军时期,刘子奇参加了多次反“围剿”作战,并且还率部创建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为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参加了两万五千里长征。 1936年,他开始担任红六军团第五十一团的团长,结果在同年7月又担任了第十八师的副师长,随后又担任了代理师长,并最终率部来到甘肃会师。 到这里,这份履历已经堪称传奇了。 刘子奇经历了几起几落,到头来还是一位师长,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刘子奇自己总是主动在战争中不断学习,把机会让给更多有能力的人。 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刘子奇便去担任了八路军一二零师三五九旅的参谋长,这段履历也不难理解,在国共结束了内战共同抗日以后,所有军官的职务基本上都下调了一级。 这个旅所有人都不该陌生,他们就是赫赫有名南泥湾的开垦者,也受到了毛主席的多次点名表扬。 三五九旅的旅长,正是大名鼎鼎的王震,他在新中国的第一次授衔仪式上,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而当时的三五九旅下面有几个团,比如刘转连、文年生和彭绍辉,在后来也是两个中将外加一个上将的阵容。 在这段时期,刘子奇的职务比他们俩都要高,在抗日期间,他也参与了多次反“扫荡”战争,为保证革命根据地的安全立下赫赫战功。 到了1940年,他再次凭借自己优异的表现升任为冀中军区第四分区的副司令员的职务。 此时的刘子奇,还想要继续深造,于是在1942年,他便进去了中共中央党校一部继续学习,学成归来后,组织让他一晋察冀代表团的成员出席中共七大。 在七大后,他担任了晋绥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和地委委员的职务。 有一种说法是,真正让刘子奇和其他开国上将、中将甩开距离的,便是解放战争期间。 在抗战胜利以后,刘子奇便跟随部队开赴东北作战,那会东北是重要的工业产地,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毛主席早就预料到了国民党必然会在东北地区做很多动作,于是命人先行做打算。 刘子奇从1945年9月开始担任哈尔滨保安司令,后来还担任了东北人民自治军松江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的职务。 第二年2月,他开始出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七师第二十旅旅长的职务,在任职期间,他率部参加了多场重要战役,也立下了不小的战功。 在解放战争的末期,他又重新回到了师长的位置上,担任了四野第一六五师的师长。 从土地革命时期的师长,到解放战争打完还是师长,这种情况确实不太多见,不过,刘子奇的每一次升降都有当时特定的原因,不过,结局依旧摆在这里。 如果认为刘子奇的战争生涯就这么结束了,那就错了。 这位久经战场的老将,在1951年6月成功担任了湖南军区的参谋长,刘子奇升官从来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走上来的。 1952年7月,他开始担任广东省军区副司令员,这也是他在军事生涯中最高的职务。 评定难道罗荣桓,最终仍是将军军衔评定是有一个大概的标准,脱离这些标准的话,通常都是一些在某些战役中立下大功的人,比如在中原突围中使部队转危为安的皮定钧,就被破格晋升为中将军衔。 真的要按照资历走,那么刘子奇至少都是中将军衔,可按照当时的职务,被授予少将都有点勉为其难的感觉。 当时罗荣桓主要负责这方面的工作,经过慎重衡量,组织最终决定授予他少将军衔的职务。 可能也是没有很大的军功,最终影响了他的升迁。 所以尽管经历了几次职务调动,但是多年来一直盘旋在团长和师长之间,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动。 罗荣桓在给他定为少将军衔的时候,也犯了愁,他当时很多部下都是新中国的少将、中将,有的还担任了上将的军衔,这恐怕有点说不过去。 而且,他还是一位老同志了,从底层一路摸爬滚打上来,非常不容易,如果定得太低,会不会让他有意见。 保险起见,罗荣桓还是决定亲自去找他谈一谈。 在见到刘子奇以后,罗荣桓跟他说了事情的原委,也说明了组织在评定军衔方面的难处,组织上也希望征求一下他的意见。 刘子奇当场就表了态:“无论什么样的军衔,我都能接受。” 也正是因为这样,在1955年,刘子奇成功被授予了少将军衔。 纵观他这一生,起步也算是相当的高,可是在后来的军旅生涯当中,也有更多人比他更加出类拔萃,反而将他显得有些平平无奇。 只能说,那个时代实在是人才辈出,乱世出英雄,正好是那个特殊年代的写照。 他的履历在众多上将、中将之间,也不差但也不出彩,前面还有很多名将在“排队”,排着排着,似乎就没了刘子奇的位置。 可刘子奇这么多年来似乎一直没有变过,这也是他的独特风格。 无论打了什么样的仗,回来以后从来不炫耀,也更不会去邀功请赏,他只是一直在默默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从来不在意官职的高低。 如果他在意着军衔高低的话,当年他就不会主动前去学习,放弃了师长的职务,再从团长开始做起了。 这件让罗荣桓头疼的事情,最终也被刘子奇的爽快轻松化解,他对于很多将军来说都是革命前辈,这也为评定军衔时的其他人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从某种角度来考虑,作为一名前辈,刘子奇的境界似乎比普通人要更为高远,从走上这条道路开始,他就很清楚自己在追求什么,不在乎功名利禄,也不在乎自己的生死,他希望的是更多像他一样的贫民百姓能够生活在一个太平的世界当中。 正是因为无数像刘子奇这样的老前辈,新中国在前进的路上也会越来越辉煌,他们正是那一堵堵坚实的城墙。 无论是元帅也好,是普通的士兵也罢,他们为了新中国付出了自己的一切,并没有因为军衔的高低而改变。 此外,刘子奇在被授予少将军衔的时候,还荣获了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以及一级解放勋章,能同时获得三枚勋章的将帅也并不多见。 在授予军衔这件事上,也有无数将军表现出了自己的豁达,按照他们的话来说:和牺牲的战友们比起来,自己已经非常幸运了。 而自身能力究竟如何,也不该从几枚勋章中全部体现,称号只是为了让一些不认识、不了解的人去更多地了解一个人,而称号也并不代表一位将军的全部实力。 比如,在长时间担任师长之后,刘子奇在东北迅速去维护哈尔滨的治安,这跟打仗又是两码事,可在这段时间里,刘子奇依旧能把组织交代的所有工作做好,并且上手迅速,这也从侧面代表着,正是因为长时间的磨练,才能让刘子奇在做任何工作的时候都能够迅速得心应手。 二十多年的师级干部,也让刘子奇在军史中成为了一个无比特殊的存在。 这位老师长在1963年退休后,依旧每天都会翻看报纸,关心着国家的各种大事,在退休后他也迅速回归的普通人的生活,直到1976年逝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