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生巴金读本》导读

 7ez45efr 2021-10-22

走进巴金,感受温暖

《小学生巴金读本》共有五个专辑。前两个专辑分别描述巴金纯真的童年时期和叛逆的青少年时期,通过巴金笔下对童年、对家乡的温馨质朴的回忆,以及伴随着文学创作生涯而拓展的对世界的观察、思考,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文学大师自然而然的成长旅程

第三个专辑集中收录了百岁老人巴金一生用文字描摹的中华民族的多种苦难:从旧式家庭的专制、底层生活的艰难,到抗战时期人民遭遇的战火伤害,再到“文革”时期知识分子、普通民众经历的摧残,从中我们不难理解巴金的一个突出的性格特质——有忧郁。

第四个专辑比较有趣,为了突出巴金与儿童的关系,编者特地在26卷中将巴金专门写给小读者的文字搜集到一起,发现,他不仅是众多学生读者中的知心朋友,晚年更是很多小孩子热爱的邻家老爷爷,他的那些叮咛语重心长,他对学校教育的反思总是站在孩子的立场。

第五辑是巴金的精美散文最为集中的地方,巴金如此热爱大自然,对日月星辰、风云雷电都有自己独到的观察与描写,其中很多文章都入选小学课本,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值得反复品读。希望通过阅读这些名篇,孩子们能更多了解巴金作为一个自然生命,对天地的认识,对人生的理解,从而发自内心地喜欢上巴金,并像巴金那样喜欢上用文字来表达对滋润、对生命的体验。

导读思路——读一读“编者的话”

《小学生巴金读本》每一编前面都有一个导语,帮助孩子对这一编形成整体的印象。以“第一编  童年的回忆”为例,编者以跟小朋友真切对话的口吻,以一串串问号,串起这一编11篇短文的故事情节,以勾起孩子一口气读完本编的心绪。当然对教师而言,这一段话,也可以用在指导孩子读完这一编文字、组织读书交流时,作为引导语:

除了每一编前面的导语,编者在每一篇单独的文章前面,均写作了“导读提示”,文末又设计了“读与思”。其中,“导读提示”承担着为小朋友提供阅读必需的背景信息、吸引读者注意力、引导自主阅读方向等作用,语文教师和家长也可以循着这些导读提示,帮助孩子扩展理解具体文本需要的更多资讯。

相比之下,每篇选文后的“读与思”,是考虑孩子能够通过自主阅读、自主完成的,因此难度并不高。但是,如果每一条都要求孩子独立去完成,一定又是很不容易的,因为“思考题”设计每每是开放性的,要么是引导孩子从问题出发,寻找更多的阅读资源,走向巴金的其他文本;要么是鼓励孩子去做一做,想一想,很多设计完全可以由老师和家长直接拿来,给孩子做延伸性的阅读交流活动。

阅读案例

执教教师:王乐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