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首民谣

 悠悠往事书屋 2021-10-22

六十年前的那些事儿:(46)一首民谣

这些话不知道算不算民谣,权且叫它民谣吧!

那时在早晨上学的路上,经常看到路边的电线杆上有新贴的“民谣”。都是用毛笔写在红纸上的,内容都是一样的:天惶惶,地惶惶,我家有个夜哭郎。行路君子念三遍,一觉睡到大天亮。

因为前一天放学时还没有,便知道是夜里刚贴上的。看到上面的内容,知道是这家的孩子夜里啼哭不止,哭得家人束手无策,心烦意乱,家人实在没辙了,才用了这“偏方”。马路上行路的君子多的是,念了何止三遍。但次日仍有同样的纸和字迹出现在同一个地方,说明君子念过后,那夜哭郎并没有一觉睡到大天亮。

后来我学了医,做了小儿科医生,才想到那夜啼的孩子是因为缺钙,缺钙的孩子常常夜间哭闹不止。难怪君子念多少遍也无效。

老一代的愚昧,封建迷信,是经济落后,文化欠缺造成的。他们不知道不习惯有了病应该就医。即便知道也没钱。何况小孩“哭”在那时根本不算病,当时有句俗话说“没有哭死的孩子”。

现在的孩子,不用说哭一宿几宿,哭一个小时试试。不去医院,别人会说孩子的妈妈脑子有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