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君子汤演义 末流郎中 作为常用基础方的四君子汤,真解说,我还是觉得有压力。讲得不好,大伙饶恕则个。 四君子汤,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别名白术汤。原方为去芦人参、炙甘草、去皮茯苓、白术各等份。共为细末。每用二钱,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时,入盐少许,白汤点亦得。 此方治荣卫气虚,脏腑怯弱,心腹胀满,全不思食,肠鸣泄泻,呕哕吐逆,大宜服之。常服温和脾胃,进益饮食,辟寒邪瘴雾气。表面叫四君子汤,其实是个煮散法,用量较轻。所谓通口服,不拘时之谓。用盐和白汤点,为辅行之法,使利于转运发挥。 药为等分,其地位是公平的,别名白术汤是突出白术功能的一个说法,是强调中宫的意思。这个茯苓甘草,是健脾的,人参和白术则偏于补胃。因脾为生血之本,胃为化气之源,常规生理病理上,气血为营卫之源泉,所以它健脾胃补气血,充周和营卫。所以有《太平》里描述的诸般功用。妙又妙在人参是通补三焦的,它补三焦元气。但此方立意,在于脾胃,故轻量煮散,使盘旋中宫,益肺金,实营卫,助消化,安奠四方。其实这个人参的粉很厉害的,吞服几克,便胜汤剂一二十克,其力雄伟。有心人可试试。当遇到人参为散的方剂时,大家可细心留意,慎为审察。 由于药用规模增大,纯粹野生人参不多。临床种植参多见,而由于生长年头的原因,温润之性不如从前,是夹了点燥力的。这时候,炙甘草换生甘草,把燥力平一下,可能这个四君子更平和些。 古圣贤是示规矩,立法为津梁,具体运用,在个人神而明之。 古人用煮散法,今人多用汤。久泡快煮,稍加文火,取其清纯,勿夹浊气,则飘飘然之美,如果过于久煎,则为笨呆之药,大失其所有。 当然,党参也是可用的。六倍党参的力,大抵相当于普通人参,可供临床参考。 大家看,如果四君子汤里,我们用太子参,那么,小孩脾肺虚,应该是顺手的。在当代生活医疗环境中,有少数孩子被搞乱了,脾肺气阴两虚的不少,用太子参来补,它就不助邪,很通透。 如果一个人脾胃呆滞,虚而不欲食,方子里的白术如果改成苍术,则立时活泼。 若脾胃虚而稍挟湿毒,则用土茯苓代替茯苓,这样的四君子汤,则健胃解毒两能了。 如果把人参改成丹参呢?这个方能干啥? 如果体质不算弱,人参改苦参,茯苓改土茯苓,白术改苍术,这个方又能干什么呢? 如果用西洋参代替人参呢?它又适合于什么情况? 这样子一路思考下去,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钱乙在《小儿药证治诀》里,有个异功散,就是四君子汤加陈皮。功用描述大抵类于《太平》,加陈皮之意,在运化宽快脾胃,实在很妙。东垣补中益气汤里用陈皮,举而不呆,是真知陈皮,深谙气化。异功,功能特异,功劳突出,作为儿科鼻祖,钱乙当然深知陈皮和内达外之功,此方不但内调,尚有轻微御外之功。 再加半夏,就是四君子汤合入了二陈汤了。二陈是个庞大的家族,用法甚多(此处就不拓展了),二陈汤是化痰饮的。四君健脾益肺,二陈化痰饮,当然它的作用就出来了。 那么加木香砂仁呢?它还兼理滞气,所以,香砂六君汤或香砂六君丸,这个药很好,很妙。那么,如果这个方,加坤草、泽兰、白檀香,上扫尘氛,下洁幽冥,针对某种脾虚水肿是很有效果的。 如果四君子汤加广藿香和半夏呢?它真的是个金不换的方子。玄机在哪?望仁者见其仁,智者见其智。 那么,四君子汤,合四物汤,就是八珍汤,八珍汤加柴胡坤草能干什么?八珍加黄芪肉桂又能干什么呢? 变之,纵之,横之,探演方剂,其实是很有趣的。这个方法,似乎有利于药物和方剂的学习。 时近寅分,就此打住。此文成熟中医请忽略,对初学和爱好者,当有小益。 末流郎中 十月十八日凌晨 声明:本公众号所有调病方法、方子和观点仅供有缘者参考,如果调治过程中出现偏差,本公众号概不负责。 |
|